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
详细内容
篇一:《什么都信,源于什么都不信》
梦鸽上访折射出普遍畸形的社会心态
梦鸽去公安部上访了,有人说她不仅找错了对象,而且程序也出现了错误,是她的律师后援团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吗?连上访找谁都不知道?恐怕没这么简单!连我这个法律学科的门外汉都知道,上访有特定的程序,为什么她明知不可而为之呢?律师明知不对而不制止呢?这个事情上,至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社会上为数不少的人们的一种畸形的社会心态——除了信自己,谁都不信任。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既信上帝,也信真主,还信佛祖,你是不是会觉得他在开玩笑?如果信上帝,上帝自会保佑你,你就可以让真主和佛祖回家歇着啦。如果你说三者都信,实际上是因为你谁都不信。同样道理,如果你信法律,那么既然法院立案了,还没有审理,你就没有必要找公安部门了,乖乖等着判决就是了。上访,表面是相信上级部门,实际是谁也不相信,而是故意用抓人眼球的方式引起舆论的注意,给法官施加压力,以期法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
这种畸形的社会心态,病根子还在社会本身出了问题。因为法官嫖妓、警察摔孩子等等一系列的畸形社会现象,权威部门的公信力在一天天、一步步地消减,导致了人们不信法官、不信警察……什么都不信的畸形心态。正因为如此,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事情弄大,或者殚精竭虑、挖空心思搞一些抓人眼球的雷人举动,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然后推动事情的解决。是不是这样的理儿?
篇二:《信或不信作文》信或不信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
——题记
古传至今,有术为相术,相有手相。
传若能解开掌上纹理,便能知人命。
只是,你信命么?
她为自己造字,取其日月同辉之
意,展己光华:她令百花齐放,为这
寒冬飞雪之月,增其娇色。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她是大唐最高贵的牡丹,
她是历史中永不褪色的红颜。没有强
大的母家,没有相助的贵人。她的命
运在踏入这宫中的一刹那便仿佛早
已注定。可她是不信命的吧,若信了
这命,她大抵还会是只能以铜绿绘眉
的普通女人,亦或是在那庵中伴着青灯古卷默默老去的尼姑,又或者是那宫中枯骨中的一堆?命是什么,命不过是自己走出来的路罢了!她有自己,于是她便选择相信自己。阴谋也罢,阳谋也可,逆境中的一点点希望,看似险阻无路的未来,她终究是相信着自己,支持着自己。一步步走上那至尊之位。。
相信自己,武媚娘终在这历史上划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成就了武曌。
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天姥奇境,浩荡山河,一切皆在他的笔下飞扬。他是被月光染就的人,他
是被清风造就的仙。高洁傲岸,飘逸豪放。这样的他,也是不信命的人吧,不然怎么会在那样的时代里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可他终究是个活在俗世里的凡人,总要去面对现实,他会慨叹行路之难,他也会感叹高堂明镜的白发之悲,可他终究会豁达。因为相信,相信自己是那济沧海的云帆,是那天生有用的良材,是那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
相信自己,李白终在这世间修得他人无法比拟的气度,成就了诗仙。四面楚歌,在他的心里敲响了绝望的节拍。怀中的虞姬渐渐失去了温
软,四周的士兵还在奋力拼杀,却又一个又一个倒下。抓不住,他什么都抓不住。爱人的生命,将士的斧钺,还有那广阔的江山。不愿再过江东,他只言无颜再见父老。他对自己说,他对将士说,这是命,是天命注定。说到底,他只是没有办法再去相信自己。他不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够东山再起,便随了他所信的命在这乌江边谱下他人生最壮丽的诗篇。然后呢?然后在史书里,在后人的传唱里,他成了一个英雄,却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帝王。江水悠悠,不知他在自刎的那一瞬是否想起幼时的自己曾遥指始皇无畏道“吾必取而代之”。
曾几何时,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坐拥天下,可到了这乌江之畔,怎的就不信自己了呢?
相信自己,项羽在这世间赢得了英雄之名,然而因为不相信自己,项羽只得殒落在这江河边畔,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连自己都不信,而去信命,你又如何展现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自己,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掌上有纠缠的纹路,传言这便是命,请收拢你的手掌,把它们握在自己的手中。
信命耶?信己也。
篇三:《语文版初三(上)语文第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语文版初三语文(上)第二、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150分)
班级___号数___姓名_____成绩____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2分)
1、给下列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狡.xiá______jīn______持挑剔.()抹.()布涸.辙()喷tì______jǐ______梁光彩yiyi________滑jī_______打折()了腿阔chuò______干瘪()kuāngpiàn________.哽咽.
.______wūmiâ_________锲.()而不舍2、按括号中的表意要求,将“国、吃、在、中”四个字各组成一句话。(4分)A、___________(颂扬中国有悠久的美食文化)
B、___________(讽刺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危害)3、在“人生”、“青春”、“挫折”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外写一句话。(3分)
友情,它不是茶,愈冲愈淡;友情,它是酒,愈陈愈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学习到晚上10点半,感到有些疲劳,正好电视台转播乒乓球决赛的实况。他刚打开电视,妈妈就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还有闲心看电视!”小明回答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妈,你嚷什么,我休息一下不行吗?B.老是考试考试的,烦死人了。
C.妈,你别生气,我想借看电视轻松一下,行吗?D.学习要有张有弛,你懂不懂?
5、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3分)
A.我们黄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您小心点,不就不被划了吗?B.您看我们黄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C.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6、根据句意选择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黑刺莓刚一采摘下来_________可以食用,________把它放入馅饼中烘制_______会减少其中的维生素C;玉米刚采摘下来时全是糖,_________几个小时后________会转变成为淀粉,________煮过,_________没有任何营养。A.就如果就但是就除非否则就B.如果就但是就就除非否则就C.就但是就除非否则就如果就D.除非否则就就如果就但是就7、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6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万只手在大西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2)(3)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可改为:8、下面这幅题为“揠苗”的漫画讽刺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与探究(共58分)
(一)(13分)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
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本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中属于哪一部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3.“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5.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二)(13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揭示了()(3分)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低下,穿长衫说明他放不下儒生的臭架子。
C.孔乙己是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D.孔乙己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当时读书人都穿长衫。所以孔乙己也穿长衫。2.“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一句说明()(2分)
A.他学问渊博,一般人听不懂
B.他读的古书多,因为古书上写的都是“之乎者也”,因此他说话也“之乎者也”。{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
C.他思想性格迂腐,自视清高。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8分)①“身材高大”说明孔乙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说明孔乙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说明孔乙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穿的长衫“又脏又破”说明孔乙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自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自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明显,笼罩着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②中国人在。1.“这一点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中属于____________;文中的“中国人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2.文中划横线的内容,最初发表时为什么要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全文内容而言,以上语段属于论证方式中的_________部分。“然而„„”以下,则转入__________部分。(3分)
4.“中国人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当时形势来看,作者着意歌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要看“地底下”,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四)(16分)我国有句古语:“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是说飞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它那顽强的韧劲,硬是把平地冲成了碧绿的深潭。在学习上也是这样。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中必然要遇到“陡峭的山峰”。我们有些青年认识不到这一点,思想上没有吃苦的准备,固而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易犯冷热病。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吃成一个“胖子”;情绪低落时,心灰意懒,难得看上几页书。这样
的学习,势必会“虎头蛇尾”,事倍功半。学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毛泽东同志年轻时曾经写过这么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如一日曝十日寒”在我国历史上几学有所长的人,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因为他们常年累月地不断积累、更新、扩展,才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冲出了知识的“深潭”。
1.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画线的一句中的“这样”二字,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A.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B.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C.学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
D.在我国历史上,凡学有所成的人,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4.本文的论证方法(2分)()
A.引证法B.例证法C.比喻论证法D.对比论证法5.“毛泽东同志年轻时曾写过这么一副对联”,这句话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6.用自己话解释这幅对联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下面是歌曲《真心英雄》的歌词。通过这首歌,你懂得了怎样的人生道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忘掉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
感动,让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初三语文(上)第二、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略
2、吃在中国、在吃中国3、略4、C5、B6、B
7、(1)删去“使”。(2)“开创”改为“开发”或“建设”。(3)“变成绿洲”或“盛开绚丽的花朵”等。)8、略9、高潮10、B11、略12、D13、C14、B15、C16、略
17、既不信自己,也不信国联,只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敌论据、制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舆论的人和国民党官僚及“社会名流”们{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
18、(1)加粗字内容抨击的是反动当局的政客,反动文人。(2)内容揭穿了求神拜佛者自欺欺人的实质。19、驳论立论
20、中国的脊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勇士他们被摧残,被抹杀,在黑暗中只能进行“地下”斗争,当局不承认他们“合法”
21.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2.指代:我们有些青年认识不到这一点,思想上没有吃苦准备,因而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易犯冷热病。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吃成一个“胖子”;情绪低落时,心灰意懒,难得看上几页书23.C24.ABC
25.毛泽东同志写对联
26.学习上最可贵的在于有恒心。如果做到这一点,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呢?最有害的,是犯冷热病,不能坚持到底。
篇四:《既不要相信自己的话,也不要相信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行动和别人的行动——托尔斯泰》既不要相信自己的话,也不要相信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行动和别人的行动——托尔斯泰
许多所谓的成就都指的是个人的表现,而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个人的成就之中,有没有别人的牺牲。
个人的价值要靠别人客观的肯定。如果你从来也不为别人设想别人又为什么要来肯定你的价值呢?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性格不同,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不会相同。用自己本色和真实的感情来创造前程,这就是每个人的成功的道路。
要衡量一个人是否可靠,不是看他眼前职位高低,收入多少,而要看他是否随时在进修。一离开学校就停止了进修的人,不会有光明的将来。
学习是快乐的来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将来有没有成就,单以目前的生活来说,学习也一定使你觉得满足。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
一旦你勤于工作与学习,你的日子自然就充满了活力与对前途的展望。
肯学习就有进步;有进步,生活就不会沉闷呆滞。使你的日子有源头活水,经常保持清新,生活步调自会经快。
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
小路——进退有度、善避者先
有人说:人生如战场,狭路相逢勇者胜
有人说:人生如棋局,善阵者不战
有人说:人生如行路,善避者先
善战者,杀一万自损三千;善阵者,高深莫测,有不近人情之嫌;善避者,知已知彼;能进能退。不挡强者之情,不碍仁者之行,势孤则独守一隅,势强则当仁不让,行动流水自得然。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方则方,遇圆则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就快乐
挑战你的头脑,挑战你记忆,挑战你的潜力,挑战你的极限赠人以车,不如赠人以言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古人曾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孙子兵法》大约于春秋时期由齐国人孙武编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伟下来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它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军事理论家的影响非常的深远。
《孙子兵法》以它寻战争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对战略战术所作
的精辟诊断,不仅受到中国军事家的推崇而且得到了国外军事家们的极高评价。
《孙子兵法》一、始计篇二、作战篇三、谋攻篇四、军形篇
五、兵势篇六、虚实篇八、九变篇九、行军篇十、地形篇十一、九地篇十二、火攻篇十三、用间篇
笑口常开春常在茅塞顿开、思如泉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篇五:《试题》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下)语文周练(五)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和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晦暗镂空(lòu)尴尬手不释卷(shì)....
B.慰藉拮据(jié)狡黠重峦叠嶂(zhàng)....
C.测隐冗杂(róng)陶冶叱咤风云(chà)....
D.蓦然愧怍(zuò)丘壑拈轻怕重(niān)....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人是很容易麻木的。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旦我们对它们习以为常时,它们就不再“存在”了。
(2)远眺雪山,让人心胸豁朗。大地的精华、天空的灵性,都在它们晶莹的银光之中。
(3)未来,你的心中会充满小小的喜悦,涓流般缓缓过你的心田,冲淡所有不堪的回忆。
A.奇怪汇聚流B.新奇汇聚淌
C.奇怪凝聚流D.新奇凝聚淌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初步统计,武汉市主城区有一半以上的山体遭到破坏或山体景观受到影响。
B.随着春节临近,武汉警方启动“防火墙”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今年首次禁鞭集中宣传、清查。
C.邵逸夫先生慈悲为怀,在内地持续捐资办学,以“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遍布全国。{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
D.嫦娥三号任务圆满完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
4.将“总之,没有食品添加剂就做不成这样可口的蛋糕”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您买得一块蛋糕品尝时,总会感觉它松软细腻,有甜甜的奶香味,但您是否知道蛋糕为何可口呢?(B)其实蛋糕的滋味都来自食品添加剂:其松软,是膨松剂的功劳;其细腻,是蛋糕油的作用;其奶香,是奶精的味道;想要甜味与果香,就得加入甜味剂与香精等等。(C)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防腐剂,还有多少东西能在货架上保存?没有添加剂,货架上的饼干、方便面肯定没有了;如果不准添加色素,那么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是暗淡的,糖果肯定也不是现在的颜色。(D)所以,食品添加剂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要GDP,还是要命
张襦心
2013年1月19日,身在北京的张震与几位朋友兴冲冲地去滑雪,回来之后就感觉头疼,恶心,反胃。他百思不得其解:‚我穿得非常暖和,帽子、围巾、手套都戴着,应该不会着凉。‛直到朋友一语惊醒梦中人:‚你可能中了‘霾毒’!‛
何为霾?
现代意义上的霾并非天灾,纯属现代工业之祸,其本质为‚细粒子污染‛。2013年1月12日的超级雾霾并不仅仅笼罩在北京。在中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点PM2.5检测数据超过每立方米300微克,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级别。
此外,根据环保部门2010年发布的信息,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均在1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2倍到4倍。
一种名为N95型的专业防护口罩开始脱销,这种口罩曾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声名大噪。
1月13日14时,人们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中小学及幼儿园减少或停止体育课、课间操及户外活动,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公务车带头停驶……就在那场‚顶级污染‛中,呼吸道疾病患者骤增,而在争抢‚防毒面具‛的背后,还隐含着人们对肺癌的恐惧。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PM2.5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言:‚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就能被吸入到气管和支气管,但是5微米以下的,可以进入肺泡。PM2.5被吸入体内后,首先对肺部有影响,刺激气管收缩,使人感觉短期的气短,呼吸困难;被吸收入血液后可以对全身有影响。PM2.5吸附了致癌物,则具有致癌性;吸附了重金属,就可能使人重金属中毒;吸附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就对人的生殖系统有危险。同时,PM2.5吸入肺泡后,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其他器官都会有影响。‛广东省气象局前首席专家吴兑通过统计发现,灰霾天气与肺癌的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不过吴兑也谨慎指出,目前发现PM2.5浓度增加与肺癌死亡率上升有滞后关联,但是否能画上等号,还需更流行病学专家、病理学专家和生物化学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是什么原因让霾毒横行,如此之广,历时如此之长?
韩晓平认为,罪魁祸首是煤。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2011年,整个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净增3亿吨,2012年又增加了3亿吨,这样下去,根本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要GDP不要命。所谓‘黄金10年’,其实是‘霾毒10年’。‛
除了发展经济,冬季的用煤大宗还有取暖。
他给出的解决困境之道,是用天然气替代煤炭,这是减少颗粒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选择,但我国的现状是天然气根本挑不起大梁,在能源使用上,天然气所占比例只有5%。
2
此外,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放。据韩晓平所言,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0万辆,在这么大的量面前,油品再好都无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韩晓平认为,要把PM2.5指数治理到欧美标准可能需要20年,如果只是要比现在有明显改善,若方法得当,两三年之内就可以见效。比如燃煤热电厂改燃气热电厂,取缔污染严重的大企业,查看环评,谁批的谁负责;与山西、天津等地联合治理等等。
(摘自《新民周刊》2013年第4期,有删节)
5.文章围绕“霾毒”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霾毒横行很广。
B.霾毒危害极大。
C.“煤”是形成霾毒的主要原因
D.霾毒的成因及解决的办法。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意义上的霾不是天灾,就是“细粒子污染”。
B.灰霾天气与肺癌的死亡率有显著关系,PM2.5浓度增加与肺癌的死亡率有很大的关联。
C.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就能被吸入到气管和支气管,5微米以卞的,可以进入肺泡。
D.治理PM2.5指数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预计需要二十年。
7.下面事例在文本中不能找到依据的一项是()..
A.一位母亲在徽博上抱怨:“上药店买口罩,结果前前后后进来的都是奔着同一个目标去的。‘就这种一次性的啊?有没有咱北京产的口罩啊?’‘没了,阿姨,就这款了,连这款都是刚进货的,昨天一天卖了200多个呢!’”
B.选择距离你家3公里的某一建筑物作为定位点,每天出门看看它在不在你的视线内。如果天气正常却看不见那栋建筑,就说明是灰霾天气,然后决定戴不戴口罩。
C.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在北大校园里设置了数个观测点,发现当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学院心血管急诊患者数量也会有所增加。
D.2006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中非高层论坛,当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一半禁开,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表明,从卫星图片上来看,中非论坛那几天,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明显降低。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①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
②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③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
④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
⑤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
⑥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
3
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后汉书〃董宣传》,有删节。)
注释: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的姐姐,下文“主”即同。②骖乘:陪乘。骖: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③箠:(chuí)鞭打。④中兴:重新兴复汉朝。⑤黄门:太监。⑥文叔:光武帝字。⑦强项:硬脖子。⑦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及:等到.
B.愿乞一言而死愿:希望.
C.宣不从从:跟从.
D.宣悉以班诸吏悉:全部,都.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宣悉以班诸吏.
A.将以攻宋B.以伤先帝之明..
C.不以阻隘也D.不敢出一言以复..
10.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藏在主人家中;董宣不畏权贵,抓住机会惩治了这个恶人。
B.湖阳公主回宫后将董宣杀死奴仆的经过告诉汉光武帝,光武帝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