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
详细内容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我们都需要这样励志青春的文字或文章鼓励自己,那么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你那么美为什么只想着取悦他人
作者:JoyLiu
我是一对美女帅哥生出来的孩子。我妈妈告诉我,她当年走在路上,回头率都是120%的(多出来那20%是因为别人都赶紧叫旁边的人:看,美女!)爸爸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是全系第二帅的,因为当年第一帅的那位长得像周润发,而那个时候发哥版的“上海滩”又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所以他只能屈居“第二帅”。
所以我爸妈在生我之前,对我的长相就已经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别人也会告诉他们说:“哇,你们都长这么好看,生出来的孩子得多漂亮呀!”可现实总是残忍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基因的遗传还有隐性基因以及隔代遗传这样的事情……跟我双眼皮大眼睛的父母不同,我生下来就是单眼皮,而且小时候眼角上翘的跟小狐狸一样;嘴巴遗传了妈妈“性感”的厚嘴唇,但可怕的是也遗传了爷爷的大嘴,所以如果我画“烈焰红唇”的妆容,那就变成了“血盆大口”……
我记得原来我和妈妈去医院,经过整容科的门口,我妈妈会非常严肃的对我说:“女儿,你去整个容吧!”我顿时就有种万劫不复的感觉:“妈,我在你眼里有那么丑吗?”我妈妈会一脸无辜的告诉我说:“整容怎么了,你看人家明星一个个的都那么漂亮,不还是整容吗?我只是想让你变得更好。”那个时候我太小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是现在,我会镇定的告诉我妈:“我现在的样子就很好,所有整容的人,本质上都是不自我接纳。不能接纳我的长相是你的问题,你尝试着去学会接纳我的长相吧,当然不接纳也没关系,因为我自己接纳了就够了。”
但其实这种对我外貌的怀疑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高中的时候我们只有周日去上学时可以不穿校服(没错,我们周日也是要上学的……),但我周日也穿着校服,因为我觉得反正长得不好看,还臭美什么,就穿着校服破罐子破摔好了。到读大三时我才开始渐渐开始“爱美”起来,到现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也被很多人说有时尚眼光。只是我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对衣服的喜爱,更多的来源于对自己外貌的不自信。换句话说,我需要美丽来给予自己自信。因为对自己外形总是觉得不足够,所以需要不断用衣服来填补这样的不足。
但可怕的是,这种内心的不足其实是衣服无法给予的,因为总有更好看的衣服,让你觉得现在穿的还不够漂亮;你的衣柜里总还少那么一件衣服,让你更美丽动人。后来我开始戴隐形眼镜,虽然它有时候还是会给我疲惫和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戴眼镜“很丑”;我开始在脸上有痘痘的时候出门必须擦BB霜,因为我容忍不了自己脸上有“瑕疵”;
我开始每年去做一次头发,甚至是一年两三次,虽然我知道烫发和染发去头发和自己的伤害都是很大的;我开始穿上高跟鞋,虽然有时穿上它们一天回到家,让我有种想要剁掉双脚的感觉;我开始敷面膜,开始护肤,开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然后觉得这里或者那里还不够好……
用一句话说: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很“努力”地去“变好”。
1.我开始接纳,现在的自己
这一切都一直延续到2年前。2年前我终于在自己的所有经历中想明白一件事情:我不需要去取悦任何人。但这件事情知易行难:我真的很害怕,害怕如果我穿着宽松并且很土的休闲装,带着眼镜,让我爱因斯坦般的头发肆意在风中飘荡时,自己感受到的那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如果这样的我不被人喜欢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样的我不被我喜欢的人喜欢怎么办?
直到后来我发现原来爱我的人在我最糟粕最难看的时候也同样爱我,而不喜欢的我人貌似在我变得很美的时候也没有因此而更喜欢我。更关键的是,我开始学着接纳自己的一切,这当中也包括我的长相。我终于看到一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当我非常自信的呈现自己时,我的长相反倒被很多人说大方漂亮或者有个性。
当我能够轻松地自嘲着自己的“血盆大口”,甚至在其中找到了“性感”的力量时,它就不再让我烦恼;当我看着自己的丹凤眼,看着它们无数次对着我露出真挚的笑容时,也会觉得它们很迷人。当然我脑海中还会时不时的冒出对自己外貌哪里不满意的念头,但我通常会觉知到它们,然后默默在心中对自己说:是的,你这里不好看,但我仍然爱你。
美国心理学教授KristinNeff在她提出的自我同情理论(self-passiontheory)中曾经介绍过这样一种做自我同情冥想(self-passionmeditation)的方式,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祝福我安全(MayIbesafe)祝福我内心平静(MayIbepeaceful)祝福我对自己友善(MayIbekindtomyself)祝福我完全接纳此刻的自己(MayIaeptmyselfasIamrightnow)
后来RonaldD.Siegel教授在他的书“Themindfulnesssolution”中还把这个练习进一步深化了一下:我知道有时候我并不安全,或者并不感到安全,但我祝福自己能够安全;我知道我内心有时会波澜起伏、波涛汹涌,但我全心全意地祝福自己内心平静;我知道我有时候对自己不好,甚至有些残忍,但我希望对自己友善;我知道有时候我会自我批判或者否认,但我祝福自己完全地接纳自己,至少在此时此刻。
这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在坚持的一个冥想练习。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我可以接纳很多原来我接纳不了的部分了。更有趣的是,在我可以更好地自我接纳之后,别人身上很多原来我无法接纳的东西,也逐渐可以被我接纳和理解了。
2.你面前的我,是最真实的
现在除了比较正式的场合,我不再擦BB霜,因为我知道我不需“完美”的皮肤让自己更有价值;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去做过一次头发,也很少用吹风机,我接纳它最自然的模样,哪怕它有时候有点张牙舞爪;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没有穿过高跟鞋,我尊重自己双脚的感受,并且感激它们让我充满活力的奔跑,因为我已经不需要让自己“高挑挺拔”来感受到美丽;
我同样运动,但会让自己享受其中,而不是为了变瘦;我还是会买自己很喜欢的衣服,但它不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而是因为穿上它让我有种幸福的感觉;我不再因为要见自己喜欢的人穿什么衣服而烦恼,因为我知道真正让我美丽的地方,任何一件衣服都无法表达……
当然我并不是在鼓吹姑娘们都变得不注意形象、邋里邋遢。只是我们对外在美丽的追求是灵活而自由的。当我们不去可以取悦任何人时,当我们不需要那么努力的让别人夸奖自己美丽时,我们可以安心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美。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仍旧可以穿上高跟鞋,化着妆,穿上自己最喜欢的那件裙子,让这座城市因为今天的我们而更美丽一点。
但我们不会感到“不得不化妆”或者“不得不穿高跟鞋”,因为穿着平底鞋、散着头发、素颜、戴着眼镜或者满脸雀斑的我们,在自己心里,同样是很自然地就很可爱。当我们可以非常自然并且自信地在别人面前展现最真实的自己时,那就是我们最美的时候。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芒,是任何痘痘、祛斑、眼袋、皱纹或者白发,甚至是残疾都无法遮掩的。
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北京美国中心参加一个残疾人的活动,当晚做演讲的是一个残疾的美国姑娘,她几乎没有办法像正常人一样讲话,她极为认真的说着每一句话并且尽可能的表达清楚。因为从在出生的过程中脑部受损,她只能坐在轮椅上并且整个身体也看起来有些不协调。
但就是这样一个姑娘,这样一个从任何角度看都算不上“漂亮”的姑娘,因为她在美国参与和领导的残疾人人权运动,因为她为了同样是残疾人的双胞胎妹妹争取平等权益所做的努力,因为她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想要帮助中国残疾人的热情,因为她字字句句真挚的表达和她无比认真的表达,让当天晚上的我觉得异常美丽动人。
她坐在轮椅上,仿佛身后闪着光,明艳夺目。
3.姑娘们,你们真的不必这么拼
我想把ColbieCaillat的这首Try和这个超级强大的MV送给你:Youdon’thavetotrysohard你不要如此取悦别人,Youdon’thavetogiveitalltheway你不需要一直奉献,Youjusthavetogetup,getup,getup你只要站起来面对自己,Youdon’thavetochangeasinglething你不需要改变任何一件事情。
姑娘们,明天、或者就现在。脱下不合脚的高跟鞋,换上舒适的衣服鞋子,用一颗爱自己的心,去拥抱最真实的自己吧。
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不自在就不会结婚
文/方洛洛
海叔做广告策划营销,年轻时,他蛮拼的,混过或大或小的广告公司。34岁那年,他和交往多年,即将结婚的女友分手了,因为对方劈腿。一年后,他和朋友合开了广告公司。不知道这算不算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非要在某个年龄结婚,那是逼死自己的节奏
藏传佛教有一种艺术叫坛城沙画。喇嘛们会用彩色的细沙花费数日甚至数月精心绘制沙画。可画完之后,沙画就被倒入河水中流走了。很多人会觉得花费这么多功夫最后却付之东流,有什么意义呢?但对这些喇嘛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体验的过程。对我来说,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你最终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体验过程,恋爱是,结婚也是。
要给这些体验前面加一个时间点,比如说我要在30岁以前结婚,或者40岁结婚,那思路就错了。时间点并不是体验的标准,顺气自然去体验就好了,比如我谈恋爱,谈到一定段,想要结婚,那就去体验婚姻。不是说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就必须要干什么事情,那是逼自己,也毫无意义。
如果我不想结婚,皇帝老子逼我也没用
父母逼婚这件事对我来说还好。我的抗压能力还是可以的,但父母的意见确实曾给我带来很大的负面情绪,但就算我会考虑他们的感受,也不代表我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对父母来说,他们在乎的是一个结果:你结婚了,有小孩了,但我要的是一个过程,我不会为了父母所要的结果,失去这个过程。那太痛苦了!就像父母希望我穿一双鞋子,可这双鞋子到底舒服还是不舒服,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能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穿一双不合脚的鞋。
几年前,父母安排我相亲,我真的是很反感。我根本不屑相亲,从小到大我都不缺女人缘,哪怕到现在,如果我愿意的话,交个女朋友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从我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觉得我是找不到女朋友的,他们觉得我太内向,很少说话,也不主动,实际上这只是我性格的一个方面。我是话少,但绝对不是一个很闷的人。但父母对我的性格不了解,他们的误解让我无法忍受。那时候特别逆反,心态差不多就是:如果我不想结婚,皇帝老子逼我也没用!
我爸曾要求我每周末都去参加清真寺举办的相亲会。(作者注:海叔是回民),我就骗他,每次都说去,但其实就是出去溜达一圈,约莫时间差不多再回家。因为其实没去,所以也就没什么效果。我爸就按捺不住了,就跟清真寺的老师打电话,对方告诉他,我根本就没去。有一回,我又应付他说,我去参加相亲会了。我爸就在我后面偷偷跟着,在一个拐弯的地方,我无意中一回头,就看见我爸正要从拐弯的地方走出来,但他看见我之后,马上缩回去了。后来我回到家,我和我爸都没提这事,我们都假装这件事没发生过。从那以后,我爸也再不会逼我每周都去相亲会了。
不过,现在我不排斥相亲了。只要有选择伴侣的标准,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QQ也好,相亲也好,街上偶遇也好,这都只是一个渠道,渠道并不会改变我的标准。
一辈子那么长,对方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忍?
我单身也有5、6年了,一直没有结婚是因为我宁缺毋滥的坚持,再加上我是主观意识很强的人。这不是说我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我是做营销策划的,营销策划的工作方式是广泛地吸收信息,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也会广泛地收集意见,就像我做广告一样,然后在这些意见上进行筛选,挑出对我有价值的,再做出判断。
到我这个年纪的男人最可贵的在于,要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如果到这个年纪连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是个蛮失败的人。我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对于另一半,我是有标准的,当然这个标准会随着时间做些微调、修正,比如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容忍的,但标准始终都在,不能说随便找一个就结婚了。
可能再过20、30年,我父母就不在了,跟我在一起最常长时间的人就是我老婆,如果她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人,会让我始终处于不愉悦的状态。换句话说,如果跟她在一起,给我带来的是负面情绪,这是我受不了的。
人们都说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幸福与否取决于你欲望的大小,你的欲望越大越不容易幸福。对我来说,活着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自在。自在让你看问题可能更豁达,让你有很愉悦的心态跟人交往。所以我的另一半必须是那个让我感到自在的人。
我可能在感情上偏理想化。我希望我们是一个很丰富的关系,两个人既是伙伴,是朋友,又是伴侣。两个人的沟通也是知性的、有建设性的,就像三毛和荷西,他们是在愉悦的建设性的交往状态中,这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种状态。
韦小宝在某种方面像我的一部分性格,大家刚开始跟我交往的时候,都觉得我是个沉稳、内向的人,不爱说话,但实际上,我还有一面是不甘于这种沉稳平静的生活。如果我真的内心平静,就会甘于找一个温良贤淑的姑娘,踏实过柴米油盐的日子,但我的内心并不甘于这种生活。
无论经历什么,心态健康最重要
20xx年的时候,我差点结婚。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她了,那会我是她的教官。我们学校比较特别,只要资格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接一些军训的任务。她是我的学员,比我小6岁,其实我们也没接触太长时间,军训就8天,她就对我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好感。我经常遇到这种事情,认识没几天,也没有什么过深的交往,然后对方就表达了很强烈的感情。
我们之后也断断续续地联系,就像普通朋友那样。我喜欢平等的交流感觉,之前一直觉得她像个小妹妹,但她大学毕业之后,我们沟通起来就越来越融洽了,于是就成了男女朋友。刚开始我们是异地,后来,她为了我来到北京,在银行工作。因为要结婚,我就买了房子,还写了她的名。但我真的想不到她会……如果不是我亲眼看见她和一个男的手拉手,我真的不信她能做出这种事,就算我爸妈跟我说,他们看见我的女朋友跟别的男人在一起了,我都不会信。但是这种狗血的事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后来吵啊闹的,弄得挺不堪的。原来我觉得她是很善良,开朗的女孩,猛的就觉得不认识这个人了。所以我现在对没有深入接触,就表达强烈感情的人,真的没办法相信。
我做事的方式是无论你经历什么,只要你经历之后,心态是健康向上的,就没有问题。比如经历了失败的感情或婚姻,让你成长了,能够更积极健康地面对今后的生活,那就是好的,如果说情感失败或者离婚了,就觉得世界上没有好女人了,那就是失败的。
没那么极端,不会孤独终老
孤独终老和随便找个人凑合着结婚,我都不会选。刚才已经说了我不可能凑合着结婚,那样会不自在,是我没办法忍受的。孤独终老也是不可能的,对我来说,这样就会有很多遗憾。我也说了,我在乎的是人生的体验。
我有标准,我也会积极地投入到感情中去,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我非常欣赏周迅对感情的态度,可能有人会笑话她,觉得她一段感情失败马上又投入到另一段中去。但在我看来,她的心态非常健康,她实际上是不断的尝试、体验,内心里对感情还抱着善意和正面的看法。
当你选择一种自在的方式,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情就是好的方式,但如果到最后结果是负面的心态,肯定是不好的方式。就像你说的一生孤老,你觉得你在坚持,但是在没有人的时候,你要是觉得很痛苦,那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所以,我会在有标准有坚持的条件下要积极的寻找,丰富我的人生体验。
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脱离了金钱的爱才是真爱?
作者:咪蒙
恕我刻薄,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穷,除去天灾人祸,基本上都源于懒。
脱离了金钱的爱才是真爱?
前段时间,我帮了一个土豪朋友一点小忙,她说要送我一份隆重的礼物——我忐忑不安,土豪送我爱马仕怎么办?我会不会被双规啊?
然后,我收到了一个花篮,是土豪朋友亲手制作的。
怎么才能告诉她,送钱一点也不俗气啊?
粉丝总问我,我真是太爱你了,爱得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好。
非逼我再说一次,自从钞票发明以来,这个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好吗?
很多时候感情这玩意很抽象,钱却是很好的度量衡。
金钱不能替代真爱,金钱却能表达真爱。
有姑娘跟我说,我跟男友恋爱2年了,一直AA制,吃饭看电影旅游AA制我都忍了,连打的、开房、买避孕套都要AA。我为此跟他吵过很多次,但他坚持男女平等,就该费用均摊,还骂我太看重金钱,搞得我不好意思为此跟他分手。毕竟,我不想被扣上拜金主义的帽子。对了,他还送我一本波伏娃的《第二性》,让我好好研究一下女权运动,提高一下思想境界———姑娘,您就这么单纯好哄?连开房和买避孕套都要AA的男人,贱出了新意贱出了风格。
我不是说开房和避孕套就必须男方出钱,但有必要回回都AA吗?
男人总是跟你AA,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他更爱自己。
还有个姑娘,跟老公结婚4年了,老公买了什么股票、选了什么国债、投资了什么商铺,都是他的终极隐私,她一好奇一过问,对方立马翻脸,觉得她多事,借口还是那套陈词滥调“夫妻之间要给对方留有空间”。一个男人不告诉你他有多少资产多少钱,因为他不信任你,没把你当自己人。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他有钱到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人家的资产每分钟都在噌噌噌往上涨啊,实在数不过来嘛!比如中国首富王健林,去年平均每天赚1亿,每分钟赚7万。人家顶级土豪的烦恼,我等屌丝懂个P?
男人对他的经济状况讳莫如深,翻译成白话文依然是:他更爱自己。
谈钱是很伤感情,可是,如果谈钱就能伤到的感情,不是真感情。
有时候真的很无奈。看看周围,有多少人,谈恋爱十多年,经过了各种惨烈的考验,跨越了时间、地域、星座、性格冲突等多重障碍,都快结婚了,为了一套房子署谁的名字,婚前署还是婚后署,就能瞬间撕破脸,视对方为贱人——多年的感情,却敌不过一套房子。
这个时代已经进化到,房子才是衡量真爱的唯一标准。可是明白这些残酷的现实,不是鼓励我们把真爱投放到市场上,明码标价地卖。不能上升到金钱的爱不是真爱———这句话的最大价值,就是辅助我们鉴别男人爱不爱你。男人爱你就两个标志,首先,舍得为你花时间,其次,舍得为你花钱,除此之外都是瞎扯淡。
又有女生会说了,那怎样才能让男人心甘情愿为我花钱呢?网上大把类似攻略,比如要假装不功利啊,要表现很矜持啊,要造成有很多优质男人在争抢你的氛围啊……基本上都是《绿茶婊养成指南》。我的建议是,与其纠结怎样让男人为你花钱,不如想想你自己怎么赚钱,你是缺脑还是缺手啊?恕我刻薄,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穷,除去天灾人祸,基本上都源于懒。
刘瑜的朋友说了句名言,笨是一种人品。
有句话说得好,“以现在大部分努力的程度,还轮不到拼智商”。你笨主要是因为你懒,把智力荒废掉了。
同理,穷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种人品。
要知道,人生做任何选择,都涉及两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很多时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一掷千金的男人谁不爱啊,但他为什么不选刘亦菲范冰冰Angelababy,非要选你?理由,你要给人家一个理由。如果你容貌、情商、性格一无是处,唯一擅长的就是好吃懒做,还指望多金帅哥屯着豪宅来爱你,对不起,你需要的不是男人,而是纯傻。
回到那个永恒的选择题,一个年薪10万的男人,愿意把10万都给你花;另一个年薪1000万的男人,愿意给你100万,剩下的留给自己,你选哪个?我选那个给我10万的,然后自己去赚100万。
为什么要机关算尽地等着男人施舍啊,老子自己赚钱,爱给谁花给谁花,多么的摇滚,多么的酷炫。
不是每个男人都配让我花你的钱的。这才是女人的最高境界,好吗?
以上就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关于励志青春的好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