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江三峡工程工地塔带机皮带机坠落重大事故(一)
详细内容
(一)事故概况
2000年9月3日18时48分左右,长江三峡工程工地3号塔带机的1号、2号皮带机,发生坠落地面的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塔带机是塔式起重机及悬挂的皮带机组成的专用混凝土浇筑设备,由美国ROTEC公司制造。
9月3日3号塔带机处于回收检修状态,即塔机大钩已于当日18时25分左右与1号皮带机脱钩,1号皮带机头部悬挂在爬升架转料平台上,18时30分左右陆续有作业人员上下1号、2号皮带机进行安装调式工作,18时48分左右发生1号、2号皮带机坠落地面的重大事故,当时1号、2号皮带机上共有30名作业人员。
事故后检查,1号、2号皮带机坠落地面,2号皮带机尾部铰支点右侧箱形吊耳根部焊缝处断裂;与左侧箱形吊耳架相连接的2号皮带机尾部挂座从销孔断裂,左吊耳从根部箱形焊缝处张开,但吊耳尚未脱落;2号皮带机上的斜拉钢丝绳未断;1号皮带机头部的悬挂钢丝绳被拉断;1号、2号皮带机坠落地面后的俯视位置与坠落前俯视地面的投影位置相比,向左岸方向(即向塔柱方向)移动了约27.5m,1号、2号皮带机之间的夹角从约11.5°增加到约23°,并分别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了约24°和13°。
(二)事故原因分析
1.3号塔带机的右吊耳是1号、2号皮带机坠落的首断件,其根部焊缝则是酿成这次事故的主断口。
2.右吊耳根部焊缝的断口形貌:宏观主要为塑性断口,微观为韧窝,箱形断口的四个角上有高应变疲劳区,疲劳区域的总面积约占总断口面积的5.5%,表明吊耳根部曾经承受异常交变载荷的作用,但是最后的瞬时断裂区不是上述交变载荷引起的,而是右吊耳根部剩余静强度不足引起的塑性破坏。
3.吊耳根部焊缝设计图样规定为双面填角焊,焊脚尺寸为9.5mm,实物则为单面填角焊,使吊耳根部焊缝的承载面积又减少了约30%,加上断口上存在的未熔合、气孔等焊接缺陷,致使实物焊缝的有效承载载面积仅为图样规定的双面填角焊有效承载面积的1/3,因此,可以判定,吊耳根部焊缝不符合图样要求和存在不允许的焊接缺陷是酿成这次事故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