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案例(一)
详细内容
由于放顶煤工艺煤炭回收率低,给开采自然发火煤层的矿井防灭火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压力。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煤矿在总结放项煤工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加大了防灭火管理力度,及时消除内因火灾的隐患,保障和巩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26082综放采空区自然发火事故还是给矿井防灭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1 矿井及事故点概况
1.1 矿井概况
鹤煤四矿是1960年简易投产的水采矿井,后经多次改扩建为旱采矿井,1992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t/a,实际生产达120万t/a。该矿主采山西组二1煤层,平均煤厚8m,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高档普采和炮采(放)等,为高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13.5%~16.7%,自然发火期为6~12个月。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
1.2 事故地点概况
事故发火点位于26082切眼靠回风顺槽侧。26082工作面为下分层工作面,煤厚5.6m,采用综采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北段于1999年7月10日 投产,为保障正常接替,南段采取多头多段平行掘进作业,其切眼在-240m进风石门开口掘进,为避免串联通风,切眼上端与26041前段下顺槽相通构成全风压通风系统,虽然在工作面投产后将进、回风口封闭,但为残煤自燃留下隐患,致使2604一块段集中巷误透26082切眼的短时间内发生自燃事故。事故发生时工作面已推采670m以上。
2事故经过
为了回收2604和2608两块段之间的断层煤柱,掘进2604运输巷后,一块段集中巷按设计沿26041前段下顺槽掘进,因老巷压力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单位掘进过程中进入实体煤后向采空区偏离。技术管理人员曾先后4次通知施工单位调整掘进方向,以防误透采空区。考虑施工方便和自身利益,施工单位拒不执行通知,仍按原方向掘进。10d后即2000年7月20日技术管理人员检查发现施工单位仍按原方向掘进20余米,掘进工作面温度为30℃,当即责令停止施工,并向矿通风部门反映情况。
7月21日夜班通风区跟班干部现场检测该掘进工作面CH4为0.4%,CO为0%,温度为30℃,用手镐往前掏0.4m时,发现煤层矸处有自燃痕迹。当日白班,在现场仍未发现CO气体,掏左下角柱窝时发现渗水温度为42℃,工作面煤层层理紊乱,附近有自燃痕迹,分析认为掘进头已误入26082采空区,当即决定停止该头掘进,从工作面退后15m,22日前在帮底完好处永外封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至7月 24日密闭墙只建有0.4m高。
7月25日上午9时许,由于密闭墙内侧打上木垛,防灭火预测预报人员在密闭墙处检测:CH4为0.6%,CO为0%,温度35℃,有异味,即刻进行汇报。15:20,矿通风区长亲赴密闭处检查,判断异味为煤炭自燃气味,为弄清具体情况,便将墙内木垛拆开,进入工作面检查,发现左下部有明火,随即撤出密闭工,将风筒接至明火处,想用水直接灭火,但水压很小,约10min后发现工作面向外涌出大量烟雾,CO已升至0.012%。通风区长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灾情,请求公司救护大队协助处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