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物理因素危害>减压病的危害及预防(一)

减压病的危害及预防(一)

详细内容

1.概述

减压病沉箱症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短期内(一般在6h内,也有在12h以后者)或减压过程中发病者,称急性减压病;在有或无急性减压病的基础上,出现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坏死或关节损伤过程,称慢性减压病。本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而发生的。减压不当是指未按规定减压,以及虽按规定减压,但由于个体差异,劳动强度大或各种环境因素变化以致相对的减压不够。

2.接触机会与健康损害

减压病多发生于水下施工,打捞沉船、潜艇人员海底离艇脱险上浮或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高压氧舱内的工作人员等。

减压病可引起皮肤、肌肉骨骼、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病变。轻型减压病如能正规加压治疗,一般都能恢复健康,不留任何残疾。

3.临床表现

大多数在减压后6h发病,90%在减压后24h内出现,36h后发病极为少见。

(1)急性减压病

多在减压后1~3h内发病。关节、骨骼和肌肉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膝、肘、腕和肩关节最为明显,并可逐渐移行,使患肢因疼痛而难于伸展,称屈肢症。皮肤瘙痒、灼热、出汗以及因脊髓神经受损而出现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复视、,失明等症状,亦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轻度:皮肤表现如痛痒、丘疹、大理石样斑纹、皮下出血、浮肿等。

中度:主要发生于四肢大关节及其附近的肌肉骨关节痛。

重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如①神经系统症状:站立或步行困难、偏瘫、截瘫、大小便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前庭功能紊乱、昏迷等;②循环系统症状:虚脱、休克等;③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骨后吸气痛及呼吸困难等。

(2)减压性骨坏死

由于长期小量氮气泡栓塞,引起骨关节缺血及坏死而发生肢体活动困难或跛行。减压性骨坏死可以根据骨酪X射线改变进行分期。

I期:股骨、肱骨及(或)胫骨见有局部的骨致密区、致密斑片、条纹及(或)小囊变透亮区,后者边缘可不整或是分叶状,周围绕有硬化环。骨改变面积,上肢不超过肱骨头的1/3,下肢不超过股骨头的1/3。

Ⅱ期:骨改变面积,上肢或下肢超过肱骨头或股骨头的1/3,或出现大片的骨髓钙化。

Ⅲ期:病变累及关节,关节面模糊、破坏、变形、死骨形成,关节间隙不规则或变窄;髋臼或肩关节盂破坏、变形,骨质增生和骨关节损害等。患病并有关节有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