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002的推广与应用
详细内容
报纸,具有时效性强、周期性短、印刷量大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报纸印刷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报业印刷企业本身的质量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主观能动性。
解放日报印刷厂是在上海解放的当天伴随着《解放日报》的出版而成立的,在报社历任领导的关心下,印刷厂经过艰苦的创业,现在步入了光与电时代。近十年来印刷厂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1997年投资近3亿元成立印务中心,引进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彩色轮转胶印机,使我们的彩报印刷质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为何要引进ISO 9002质量标准体系
解放日报印务中心作为上海市的大型报纸印刷基地,引进ISO 9002质量标准体系的原因如下:
1.报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提高报纸印刷质量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印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2.ISO 9002是生产、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其目的是使厂方在生产、制造、安装、服务阶段确保产品质量。它着重于利用人力资源、技术工艺、制造设备、检验测试方式及仪器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点、一切依数据说话的观点。采用ISO标准,符合印务中心以质量管理为本的管理目标。
3.近几年引进大量先进设备,但是员工的业务技能还不能跟上迅速发展的技术要求,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技术能力形成较大的反差。
4.报社印刷厂需要通过借助外部先进的管理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飞跃。
5.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报业系统的印刷厂通过ISO 9000质量论证,可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综上所述,我们在具备良好硬件条件的状况下必须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管理软件的更新和提高。ISO 9002质量体系国际标准无疑是接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据此,我们决定推行ISO 9002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使印务中心的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如何建立ISO 9002质量体系
一、建立ISO 9000质量体系,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
1.能适合报业印刷行业特点的标准尚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
2.主管人员和职工普遍缺乏质量体系专业理论知识。
3.长期的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理念冲突,对ISO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触。
4.质量体系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宽。
5.质量体系的建立工作量大。需编制大量的文件和规章制度,需专门工作小组进行,因现有条件的限制,只能基本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体系推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在认真学习了ISO 9002/94版质量标准的文件后,我们针对自身的特点,确立建立解放日报印务中心ISO 9002体系的五个工作步骤。
1.导入ISO 9002标准体系
1999年上半年,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开始拟定导入ISO 9002标准体系,1999年12月正式与恒新企业咨询公司签订协议。我们先后聘请台湾教授、国内学者作有关ISO 9002标准、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QC品质管理、5S实施等的专题讲座10次,约60小时,并采用厂内与厂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厂范围宣传ISO 9002标准,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员工对ISO 9002标准的认识,提高干部的相关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2.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通过
为了贯彻落实ISO 9002标准,厂部于2000年初即向各部门、车间下达命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ISO 9002质量体系贯彻执行,并规定凡不能通过ISO标准的部门、车间负责人一律换岗,凡不能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的员工一律不准上岗,全厂员工必须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通过。
3.确立质量目标,建立全面的质量体系,认真编写质量体系文件
全面的质量体系的确定,首先要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我们的质量方针: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创一流工作质量。质量目标:年度全国印刷质量评比保持前三名,华东地区九报质量评比保持优质报水平,每月客诉量少于三件。质量承诺:以最好的服务及标准化的管理,及时给顾客提供稳定的产品。要完成拟定的质量目标难度相当大,但是我们认识到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才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报纸的印刷不同于其他产品,对于印刷的时间有相当高的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印刷出高质量的报纸,需要建立稳定的质量体系来作保证。为读者提供稳定的印刷产品是我们的主要质量承诺。
编写文件是整个体系的控制工程。我们先后重写了三次,经过十多次重大改动,终于如期完成了文件的编写。文件的编写,采取由稽核员分头编写,集中整合,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反复修改。我们共编制了质量手册一本、程序文件26个、作业指导书16个、记录表单70多份,共计达300多页。
4.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全员全方位培训、考核
印务中心原有的管理班底力量比较薄弱,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把教育培训作为ISO 9002质量体系实施的重点环节。除了定期的讲座,还制定了详细的部门培训计划,全员学习ISO体系的内容,深刻领会ISO体系的精髓,并辅以书面形式考核;另外还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如出版宣传专刊、发放宣传文件、张贴宣传标语,向职工介绍ISO体系的构架和印务中心实施ISO体系的内容;各部门、车间均按照制定的全年培训计划培训所有员工,从根本上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和规范意识。
5.观念转变是关键,制度规范是保证,全面推行质量体系
如果说编写文件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那么按照文件的运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难就难在习惯与制度的冲突。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很多同志习惯于领导说话,不习惯于制度管理;习惯于做完算数,不习惯于做完记录;习惯于按经验操作,不习惯于按标准操作。要解决这些问题,观念转变是关键,制度规范是保证。通过不同场合的培训、交流,使大家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积极配合ISO 9002领导小组搞好工作。观念的转变,为顺利通过ISO 9002奠定了思想基础。
制度规范是保证ISO 9002实施成败的关键。厂部要求各部门严格按文件规定的要求操作,不恰当的提出,不合理的改正,不完善的补充。我们依照ISO质量标准总结出:“写你要做的,做你已写的,记你做过的,改正做错的”;“凭什么生产,生产什么,操作什么,检验什么,纠正什么,记录什么”的实施纲领,通过稽核员定期检查,内部审核,模拟内审,纠正措施到位,预防措施多考虑等手段来保障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2000年9月16日通过贝尔国际论证机构和CQC万泰国内论证机构论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 9002国际、国内论证的报纸印刷企业。
运行ISO 9002标准的新变化
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的运行,给印务中心带来了新的变化,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制度规范化
ISO 9002质量体系的建立,给印务中心带来的首要变化是规范和补充了原有的管理制度。针对合同评审、文件管理、产品标识、顾客提供产品、检验与试验、生产过程控制、设备过程控制、包装搬运、预防纠正、客户服务、统计分析等程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各部门的管理水平。文件管理、业务合同签订、采购、进料、生产、工序检验、设备保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订出台,使原有制度更为完善细致。同时,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增加了部分支援性文件,例如《进料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等,给各项生产工作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导,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少了,衔接不清少了,口头命令少了,职责不清少了;信息沟通多了,文件发放手续规范多了,相互约束多了,工作效率提高多了。
2.管理标准化
导入ISO 9002质量体系所建立的一整套制度规范,为印务中心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设备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尺度,使原有的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量化、标准化。通过体系实施,锻炼培养了一批管理干部,使他们管理意识有了转变,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摆脱了原有松散、不规范的管理思路,养成了严谨认真的管理工作方法,推动了整个印务中心朝管理标准化方向的发展。
3.工艺科学化
支援性文件——作为质量体系文件的一部分,为印务中心的各道生产工序提供了严格、科学的标准。我们要求各生产部门的操作人员、检验人员遵照质量体系所规定的工艺规范标准操作,员工不仅要会操作还要知道如何规范操作。针对印刷行业中报纸印刷的特殊性,参照“国家报纸印刷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国报业协会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行业标准”、“国家新闻纸标准”及主要原材料行业标准,从原稿、文字采集、图片处理、胶片分色、晒版、印刷、包装各道环节,以抽检、全检、首检、巡检等各种方式保证产品的合格、优质,使生产工艺规范化、数据化、标准化,有效地保障质量。
4.记录完善化
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完善的质量记录来体现。“记你做过的”是我们对每一位参与质量体系职工的具体要求。全厂70多个质量记录表单系统全面地反映质量体系各项内容的运行状况,改变了以往“只说不做,只做不记”;“做错了不承认,改正了不知道”的习惯和模式。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接轨,通过记录表单做到有记录可看,有证据可查,有错误就改,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ISO 9002质量体系今后工作的方向
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只是我们管理工作一个新的起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今后工作的方向应以以下几点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