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
详细内容
据世界包装组织提供的信息,全球包装营业额已逾5000亿美元。国际上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是以大型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以此带动相关机械的发展。大型客户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生产效率要求越高越好,这样可以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满足交货期和降低工艺流通成本,同时,高速包装机要求与前道工序有相关衔接,不需搬运环节,包括控制衔接,整个生产线按生产及包装工序排列要做到倒序启动,顺序停机。如冷灌装生产线从塑料原料自动上线到饮料灌装、大包装码垛全部自动在封闭车间内进行。
二是能适应产品的更新变化。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远短于设备使用寿命,变更产品及包装不至于更换昂贵的包装生产线,故要求包装机械要具有较高的柔性和灵活性,生产线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包装物大小。
三是将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预先输入电脑,当设备出现常见的故障时可以自行诊断,亦可实行远程诊断并排除故障。
四是自动识别功能。一方面可以自动识别包装材料的厚度、硬度、反弹力等,通过电脑反馈到机械以使机械调整动作。另一方面具有高速视觉功能,各种不同的产品,其排列是有规律的,而生产线传递到的产品是无序的,可以先用探头扫描,确定不同形状的物料位置,再反馈到不同的机械手,它会准确无误地将物品按准确的位置及方向放入包装中,快而且准,不像人工那样会出现视觉及手指的疲劳。
五是在生产及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包括噪声、粉尘污染、污水等,并尽量减少废弃物。国际先进的作法是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大大缩短了包装机械(生产线)的设计周期,客户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这种仿真技术的应用提醒包装机械的制造按照部件的功能要先进行模块化,各部件有统一接口,各模块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可以变包装机械的单件小批生产为各种模块的批量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即使不是生产线而是单个机器,模块式组合也可以缩短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模块化又可以使非标准零件走向标准化,使用户排除故障方便快捷,也就降低了用户的运行成本。
国外的食品包装机械,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设备稳定性,还是在制造水平、设计理念各方面,都领先国内许多年,例如:国际先进的灌装生产线早就能做到每小时12万罐;一条灌装生产线可以卖2亿元;整条灌装生产线只用3个人;膜包机每分钟可开300包。
这几年国内乳业爆发式发展,仅几个龙头大公司就进口了数十条生产线,这无疑给国外设备供应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可喜的是,由于国内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正在迅速迎头赶上,缩短差距,提供的产品已能满足国内大部分的需求,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中国威胁”,这大大降低了国外产品的价格与利润,增强了国内设备的竞争力。
国内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空间巨大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十余年,中国食品饮料业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总产量每年都有20瓶子分堆:通过分瓶伺服电机将待包装品分成相同的瓶堆;薄膜输送:通过给予的信号,输送薄膜;热切接薄膜:薄膜被旋转热切膜刀剪成相等的长度,当用彩膜包装时,剪切总能达到准确部位;包膜:赶膜杆引导薄膜环绕在待包装品四周,在包装物底部搭接,用伺服电机驱动的赶膜杆始终能把薄膜紧密地包裹在包装物的四周;膜包热缩:薄膜被热空气紧密的收缩在包装物四周,使待包装物紧密地靠在一起,温度可以快速高速使其达到最佳收缩效果;冷却:经过热收缩的膜包成品,再通过冷却通道进行冷却,最后从传送带上被卸下,或者连线于存储仓。
另外,产品必须以相对平稳的速度进入机器,上游产品的输送速度应能控制,防止产品之间过度挤压。在出箱处,包装产品必须小心及时移开,保证包装过程正常进行。
卸垛机的自动化生产
香港太古可口可乐采用卸垛机卸垛易拉罐。其工作原理是: 叉车将空易拉罐垛置于输垛输送带上后,输送到解包平台,人工解包后送到准备区,再进入井底平台,由升降铲带动升至设定的位置,吸纸盘机构将纸皮(或层隔板)吸起送到纸皮(或层隔板)输送小车,然后夹瓶小车将易拉罐层夹住往易拉罐输送带上推进,同时,纸皮(或层隔板)输送小车将纸皮(或层隔板)输送到堆积机构并返回原位,此系列动作循环往复,将易拉罐一层一层地卸至易拉罐输送带上,完成卸易拉罐工作。整垛空易拉罐卸完后,托盘降到输垛输送带上,输送到板仓机进行堆集,托盘堆集到设定的高度后,输送至垛输出位,由叉车将托盘叉走。
目前,食品包装机械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食品包装机械对产业自动化的技术要求将越来越高,从而促进包装设备总体水平提高,包装机械企业也将发展多功能、性能强、效率高、低消耗的食品包装设备。
信息来源: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