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市场分析>2011上市公司口碑榜:曝光十大“坑爹”股东(一)

2011上市公司口碑榜:曝光十大“坑爹”股东(一)

详细内容

当“我爸是李刚”成为一种另类流行语,这个时代与这个社会已经沉淀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但若换个角度分析这句话,人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爸爸”或“家长”是有举足轻重地位的。

  上市公司亦然。一个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的大股东,与一个只会空口白牙的大股东,孰优?答案不言自明。

  为此,经由上百家专业机构与广大投资者提名,“201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的大股东候选名单出炉。今天,就请欣赏由《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为您特别制作的A股市场版《好爸爸坏爸爸》。

  新CEO上任前,董事会成员竟无人认识他;

  因对收购有意见分歧,竟然把公司创始人赶出董事会;

  因涉嫌性骚扰而开掉了业绩不错的CEO,此举引起股东起诉;

  爆出窃听丑闻……

  这些完全不符合正常逻辑的事,都发生在全球知名企业惠普的董事会里,该董事会今年9月被《纽约时报》称为“史上最烂董事会”。

  究其根源,“无主”状态是其关键。

  A股市场中,无大股东状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注资增持者,有之;减持掏空者,有之。上市公司的前途和命运很大程度掌握在大股东手里,A股市场上很少看到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却大面积存在着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争利的情况。

  一言以蔽之,成也大股东,败也大股东。

  不可否认,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意义非凡,“201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出的最佳大股东,也因此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董事会糗事多 企业无主是罪魁

  自2005年,惠普最大股东,同时也是创始人所设立的基金会大举抛售公司股份后,惠普的股权变得极其分散,全体股东皆为中小股东,更无人成为惠普的实际控制人。

  这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惠普董事会成员并非大股东提名或指派,几乎都是与公司没有一点关系的独立董事。

  看看这些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都干了些什么。

  今年初,惠普董事会主席还对外表示,董事会的首要职责是支持CEO李艾科为惠普制定的全球竞争战略,时隔半年,李艾科被董事会轰下台,理由是此人担任惠普CEO期间,公司股价狂跌一半。这时有媒体曝光,在李艾科上任CEO之时,竟没有一个董事见过他。此类事情在惠普董事会中发生过两次。

  2010年,惠普董事会开掉了业绩不错的前CEO赫德。赫德在职时,惠普股价并不糟糕,只因他涉嫌性骚扰,且有2万美元的开支报告问题,就被踢出公司。后又因带走了1220万美元的现金遣散费,招来股东对董事会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