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导学案
详细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不凡过程,从科学家身上领悟出治学与为人的可贵做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说化传记”的特点及基本写作方法及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教学
重点
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教学
难点
学 习 过 程
学法
指导:一、简介达尔文二、介绍作者欧文•斯通
三、文体知识 四、通读选文,探究以下问题: 1、 节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表现的是达尔文从事哪一项重要工作的过程? 2、 在这一工作中,他付出了什么代价(遇到了哪些困难)? 概括回答。(提醒 学生注意文章的章节) (1) 身体上: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他的身体一直受到病痛的折磨。 (2) 精神上:朋友的决裂、挑战神权的巨大压力。 (3) 金钱上:花费了个人大量金钱。 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尔文有矛盾、有畏惧,他不是一个斗士;但科学家的追求真理的天职使他选择了坚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精神。 3、 细读对待华莱士稿件这一节,从达尔文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品质?你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坦诚;不做伤害对方的事,即使这样的后果是对自己严重的伤害。 五、细读文章,梳理选文主要内容 1、思考:文中能体现达尔文兴趣与勤奋的内容有哪些?讨论,明确: 1)1856年5月写正式原稿,探讨物种起源; 2)1856年7月中旬,连续写了两个月; 3)几个星期过去,那堆手稿一英寸一英寸地增高; 4)秋季的几个星期里,继续写作,已堆积了好几百张经过仔细论证的纸页; 5)10月13日,写完“在家养下的变异”一章和“地理分布”一章; 6)12月中旬,完成第三章节――论生殖的劣变性; 7)1857年1月写完第四章――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8)1857年3月3日完成第五章“生存斗争”; 9)4周后,完成第六章“自然选择”; 10)花三个月的时间写“杂种状态”一章; 11)1858年初,开始写“动物的智力和本能”; 12)3月初,“论本能”一章完成; 13)4月初,写完大量手稿,差不多2000页。 2、文中能体现达尔文恒心与毅力的内容有哪些?讨论,明确: 1)他身体上的唯一问题就是腰部风湿病痛的隐隐发作,这使他感到后背僵硬; 2)这一工作的强度和紧张度那他搞得心力交瘁; 3)他对自己无法控制每天的工作量而感到烦恼; 4)他开始呕吐; 5)“可是当我一开始工作,我的健康就每况愈下了”; 6)他被卷入到这个问题越深,他觉得身体状况就越差; 7)这时他真的感到精力衰竭了; 8)他感到的不适应已不仅仅是往常的恶心了; 9)头晕目眩,心悸,肠胃胀气,干呕,就是他为了翻转乾坤所付出的代价。 3、为什么是“达尔文进化论”而不是“华莱士进化论”?提示:历史已经表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是在另一位博物学家华莱士的激励下才很快发表的。华莱士寄给达尔文的那篇请求达尔文转交给德高望重的地质学家赖尔的论文简要概括了达尔文艰辛研究近20年的大部分自然选择理论。这让达尔文面临两难选择,一是销毁这篇文章,对华莱士置之不理,二是单独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这样就可能使自己20年的优先权丧失。最后他选择求助于两位值得信赖的科学家赖尔和胡克,两人帮助他们一起宣读并发表各自的论文梗概,这也促使达尔文尽快写出自己的书来。这样,《物种起源》在1859年底得到发表。 4、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文中哪些地方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和推测?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做是否损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性。讨论,明确:比如:P101达尔又邀请海军少将罗伯特•菲茨罗伊和他的妻子到“达温宅邸”做客,就“人类的产生”问题各持己见,作者将两人当时的对话、神情、心理极为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可以说这些都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像来描写的;P107-110在达尔文得知华莱斯得出了与自己几乎一样的结论后,他的内心感受,他和赖尔、胡克商谈处理这-一事情的过程,他们的对话、举止,这些也都加入了作者的想像,这些课文中随处可见的似乎亲眼所见的人、事,不仅不会有损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一种真实感,而且还会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达尔文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比崇敬。六、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篇传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技巧来刻画人物,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谈谈运用这些方法有何作用。(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这篇传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技巧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位严谨、负责、认真、勤勉的科学家形象。 1、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传达。恰切的语言描写,可以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大量地运用对话描写来揭示达尔文丰富的内心世界。如通过写他与妻子埃玛的对话,来表现他忘我工作的专注与执著。“我怎么能?下我的写作和实验呢?”由此可见他对科学探索的热爱与醉心。又如,通过写他与菲茨罗伊的争论,来表现他捍卫真理,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是大自然否定了它。我不过是把我的观察材料记录下来而已。大自然是从不会扯谎的。”由此可见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再如,通过写他在阅读华莱斯寄来与自己书稿观点完全一致的论文后,与胡克、赖尔的一番对话,从中表现他的正直、诚实的高尚品质。 2、动作描写,可以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本文抓住抓住传主的典型动作描写,形象跃然纸上。如本文开部分描写他写作论文时的一系列行为动作:笔和纸迅速在飞动。他只在纸的一面写,但有时会翻回来一页,在其行间写。如果有哪个想法不合他的意,他就用笔把它划去。他用许多符号作为插入语,在页边的空白处加上些短语,有时把纸页翻过来,在背面附上一段话。他还用铅笔草草写下一些提醒自己的话,如“让赫胥黎读这部分”等。他还把字条别在或贴在纸页上。从这里,我们可看到他的敏捷的思维,谨慎的态度。文中还写了他作为博物学家的职业性动作,如散步时检查鸟的粪便、放松脑筋时在地里干杂活,观察“大树根部周围生长起来的植物”等等,来表现他对物种进化研究的痴迷。 3、刻画人物,只写出人物的言、行,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言行时心理上的具体特点。本文交错运用了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前者是用作者的语言,把传主复杂的心理活动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剖析。如结尾部分对查理疾病缠身、心力交瘁中的心理波澜的揭示,表现了他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科学真理的不懈探索的热忱。后者是借助人物肖像、表情动作来间接烘托人物的心理。如,当达尔文从胡克那里得知论文已被宣读,老派学究不敢应战的消息时,作者通过“查理呆若木鸡,随即爆发出无法控制的狂笑”这一神态的描摹,极为真切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欢欣振奋的心理。 4、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精湛的细节描写,才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本文善于抓住细节来表现达尔文的精神气质。如文中写他读完华莱斯的论文之后走出书房的那一系列的动作的细节,表现了当时的那种极度惶恐、怀疑、愤怒、孤独等多种情绪交织而剧烈波动的心理状态。 总之,这篇人物传记是用小说的笔法来写的,作者善于在史实的基础上虚构人物对话,渲染人物的心理,想像人物的细节,从而使传主形象形神兼备。七、你对达尔文有怎样的评价或看法?(学生自由畅谈。)可以结合课后“思考与探究”第2、3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达尔文的精神品质。 (1)这句话说的是达尔文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在紧张、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心力交瘁,却仍然不放下自己的写作和实验。他这样做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出于对科学的执着,这种淡泊名利,执着追求的精神是他高尚品格的体现。 (2)这句话表明了达尔文在真理面前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3)一个科学工作者不能出于个人的情感来确定一个观点,而只能坚持真理。这是达尔文对真理的谨严态废的具体体现。 (4)表现了达尔文的勤奋、严谨、认真。达尔文在身体健康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却仍然坚持自己的工作,并宁愿白己"当一个不幸的、可伶的病人,也不愿像一个无所事事的乡绅那样活着"。体现了达尔文崇高的理想以及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不仅严谨、认真、勤奋、勇敢,而且是正直的。他的朋友华莱士给他寄来一篇与他的书稿观点完全一致的论文,只要他推荐,华莱士的文章一发表,就意味着达尔文20多年的心血白费了!尽管华莱士的信中只是说:"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的话,请转给赖尔看一看。"但是,正直的达尔文却当即决定,放弃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即将完成的书稿,单独发表华莱士的文章。后来,是在熟知达尔文的研究工作的伟大意义的科学家朋友们的关切下,达尔文才把自己的草稿提纲与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了。在处理华莱斯的稿件的问题上,体现了达尔文的诚实、实事求是,他的真诚、坦白。八、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作文素材积累 自我检测:你存在的问题:
共性问题点拨
反思感悟: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