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政治教案>经济学常识教案

经济学常识教案

详细内容

选 修

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学面对的问题、研究的任务有所不同,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选择地了解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与观点,评析这些理论建树对当时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内容

目标

A原学习要求

B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

简述斯密所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阐释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1.了解15世纪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了解斯密“富国裕民”主张的涵义。

3.了解斯密的劳动价值论、阶级结构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4.理解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

5.了解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了解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2.理解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

3.了解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减少教学内容

A1、2、3

简述李嘉图有关国际贸易中“比较成本”的理论观点。

1.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2.了解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3.理解李嘉图关于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的观点。

4.理解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1.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2.了解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3.理解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减少教学内容

A3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

简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主要过程,了解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2.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及诞生标志。

3.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及诞生标志。

减少教学内容

A1、3

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1.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

2.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

3.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4.阐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5.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6.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和生产。

7.了解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8.了解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三种形式。

9.了解资本周转、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

10.了解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11.了解农业领域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分割。

12.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3.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其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1.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

2.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3.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4.理解剩余价值的含义和生产。

5.了解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6.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7.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其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1、减少教学内容

A8、9、10、11

2、降低能级要求

A

3、与经济生活重复内容

A1、3

4、改写能级表述

A4-B2

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

运用“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的重要实例,解释“凯恩斯革命”的涵义。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解释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4.理解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和作用。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理解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减少教学内容

A1、2、4

2改写能级要求表述

A3-B2

3、改写教学要求

A4-B2

了解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1.了解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2.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

3.理解三种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4.理解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点。

1.了解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2.理解三种典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3.理解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点。

1、减少教学内容

A2、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

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阐释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有关论述。1.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3.阐释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4.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5.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认识。

1.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理解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1、减少教学内容

A2、4、5

2、改写能级要求表述

A3-B2

(斯大林内容课标没有要求)

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1.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背景。

2.理解《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3.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背景。

2.理解《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减少教学内容

A3

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

阐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

2.了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3.了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4.阐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和弊端。

2.了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3.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1减少教学内容

A1、2

2、改写能级要求表述

A4-B3

3、合并相关内容

A1、2-B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理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3.理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4.明确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理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3.理解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减少教学内容

A2

2、改写能级要求

A4-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