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民间故事>“书童”画竹

“书童”画竹

详细内容

有一次,李和郑板桥一块来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听说李到了, 随即派小和尚送去一份金字请帖。 李接到请帖,望望坐在身旁的郑板桥,笑嘻嘻地说:“你光说你名气 大,你看我一到镇江,人家就来请我了。怎么样,明天,你就看我一个人去 吃素菜?” 郑板桥看李两眼笑成一条缝,一脸得意的样子,脱口说道:“明天我 也去!” 李说:“咦!人家请的是我,又没请你,你怎么去呢?” 郑板桥笑笑说:“我比你年轻。明天我装个书童,不就能一起去了吗?” “嗯,好!这个办法不错!”李一听,高兴得连连点头, 郑板桥给我当书童,多抬高身价呀!” 第二天,李在前,打扮成书童的郑板桥在后,刚乘摆渡船过了江,大 和尚已在寺院的门前迎他们了。大和尚双手合十,陪着李进了方丈室,小 和尚陪着扮“书童”的郑板桥。当即,茶啊,点心啊,全送上来了。李心 里话,他找我没得旁的事噢,总是想要些字啊画的,便开口说:“当家的, 你可准备点纸啊!” “这个,小僧早已备好。”说着就把李引到客厅。门一开,只见桌上 文房四宝:笔啊,墨啊,砚台啊,宣纸啊,摆得逸逸当当的。 李再看看郑板桥,心里话,你想吃素食呢?今天就拿你开个玩笑,叫 你给我掌墨。便说:“书童掌墨!”什么叫“掌墨”呢?从前,书法考究, 要把字写得龙飞凤舞,总要书童用手托着砚台,跟着写字人的笔锋走,字写 到哪儿,砚台就跟送到哪儿。 郑板桥一听要他掌墨,心里来气啦!他想:我装一个书童嘛,不过是闹 着玩玩的,你当真把我当书童使?他想不干,又不便开口,只好忍住不吱声, 便托起了砚台。 李笑眯眯地把笔在砚台上蘸蘸舔舔,摆开架势,刚要下笔,只见砚合 从郑板桥手中一滑,掉在宣纸的正中间。“咕溜溜”地直往纸角上滚…… 李一见,好端端的一张桌面大的宣纸,从下端向上角染了墨黑墨黑的 一道杠子。再加上砚台在上面颠啊颠的,这条墨杠儿,断断续续,真是“顶 天立地”。李的脸气得像个紫茄子。他把笔一摔,对着郑板桥气呼呼地说: “你写吧!” “我写?”郑板桥看看急得满脸通红的李,又看看宣纸,笑笑说:“我 不写,我画!” “你画?我看你画!”李心里话,“这张宣纸染上了墨,倒看你怎么 画?” 这时,郑板桥毫不客气地拿起笔来,蘸了些墨,就在宣纸上涂了起来。 大和尚急坏了,因为这张宣纸,是派人从安徽宣城定做来的大开张,如今让 这小小书童泼了一下子墨,怎么办?主人不画,书童充能手?他想上前阻挡, 但看看李并不吱声,自己也不好发火。 这个“书童”着实有两下子呢!只见他三上二下,在断断续续的墨线上 勾勾、划划、点点、戳戳。哎!“大黑杠子”竟变成了一丛墨竹,清秀挺拔, 像真的一样亭享玉立在眼前。大和尚不由得脱口说道:“妙哉!妙哉!好一 幅竹!”只见“书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玉章,在下款盖了一下,再望望 鲜红的方印是“郑燮”两个字,大和尚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 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于是连忙双手合十,接二连三地直打招呼:“贫僧 不知先生来镇,望先生不要在意。”说着忙喊小和尚“泡茶”,一想不对, 又加了一句“泡好茶!” 这时,郑板桥笑嘻嘻地望着李直眨眼睛,意思是,怎么样,你看大和 尚请我了吧!李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郑板桥是有意把砚合弄翻,他心里 对郑板桥一百二十个敬佩! 随即,大和尚又请李题了字。传说,这幅画解放初期还保存在镇江金 山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