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材料技巧>非吸收性UV印刷油墨的应用(下)

非吸收性UV印刷油墨的应用(下)

详细内容

除了上述分子受激后处在高能位外,还有可能在光敏剂或紫外吸收剂的作用下,导致光子分解(既光分解过程),或者键的一部分开键后,生成活化分子(自由基),引起双健的聚合反应或引起偶联架桥等光交联反应,这点已使油墨同行所共识。但在使用非吸收性的极性UV油墨就可能重新导致光子分解,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实现UV胶印非极性材料,达到附着牢度,改变低温特性,能够正常流动和免去靠上光油的波动作业方式,大多数油墨与非极性承印物的氢键值、PH值、自由能值、表面张力值等差距太大,为不改变即有UV油墨UV上光油总体结构,在江苏仪征天杨化工厂、天津力生化工厂、松滋树脂厂等单位的支持下,大胆采用接枝、复配(混合)技术,运用价值工程、正交法及倒算法,在青岛李翔先生的支持下,添加0.25%市售的LJJTM助剂,引入UV油墨体系中,经简单分散后,在青岛中华道盛印刷公司配合下,开机印刷后达到不再上光就能附着牢固的可喜效果-材料个数少、工艺简化、周期缩短、适性扩大、质量提高。

  只有抢占科技制高点,才能拓展非极性软包装承印载体的印刷消费空间;只有占领了市场经济的滩头阵地,才能反复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只有以高质量低价值的印刷油墨作基础,才能把握住时机去占领市场经济的滩头阵地;只有做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代我新,才能从市场信息反馈中去捕捉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为我所用。

  检验方法

  1、检验水墨平衡,用酸度计分别测其PH值,如不平衡可采用醋酸或碱进行调解之。本文略述。

  2、军间环境湿度、湿度是否控制在605%和223C之间。

  3、验原润版液是否接触了平版,尽可能不接触为准。

  4、检验连结料是否色浅、透明及青色剂的纯度。

  5、检验光固时间,是否是瞬间干燥,只要活性好,可适当延长干燥时间一单色一般为15KW,四色一般为64KW为宣及灯管寿命。

  6、检验UV的粘连性,看是否具有耐磨擦性。

  7、检验附着力。①划圈法;②用针尖在墨膜上划上形,然后用胶粘带贴在刻痕上,并拉动,脱落0-10%为合格,否则,反之。

  8、检验光固速度;①无粘性(如加压时可能蹭脏);②拇指捻动无粘动(大约5KG的向下压力),用指在墨膜上作旋转捻动,以墨膜不破裂,可视固化通过;③无划伤固化,包括用指甲使劲划墨膜不破裂,可视固化完全。

  9、检验颜色、细度、流动度、着色为、粘性同平版油墨相同。

  10、检验冲击强度同印铁印刷相同。

  说明:通过试验、试用、检测、分析后认为,6#和 7#的配方是可行的。因为6#配方中的材料均为市场价格,而UV油墨国产市是价约为22万元,毛利几乎1000%。减去物耗及水电费,利润可达500%。

  如果按市售油墨单独添加LJJTM助剂的活,每公斤油墨节省约5%费用,按吨成品,再加入助剂后,吨油墨可节省千余元。

  其次,在市售UV油墨里,对无须处理直接回刷PVC静电膜,从长远的角度看,复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现有UV油墨利用平版在非极性材料进行印刷的不足,将同纳米朱油墨化工技术一样成为行业上的一大热点。

  尚待明朗的疑点、难点

  1、水墨的平衡控制一在采用酸度计时能否将控制的范围扩大一点,以利在胶印过程中控制。

  2、贮存期的控制一光散剂是否在印前调入或制墨时先少量加入,印刷不足,以提高使用期,减少资源的浪费。

  3、光子分解的控制一除加入LJJTM方法外,是否提倡或完善不含光引发剂的制墨新方法,以便能广泛应用。

  4、UV油墨的色相定位一我国能否制订统一UV油墨着色剂的质量标准,特别是纯度指标。如能使色调变差问题得到解决以及印刷厂商统一采用全自动配色系统仪器,即可以达到标样和缩短生产周期。

5、UV油墨的高成本.高价格能否从配方及工艺降至一般胶印油墨价格,同时从氢键、张力、自由能等方面加以改进,提高附着牢度,简化工艺和减少臭氧气味,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印刷品位。

  6、非吸收性UV胶印非极性材料,如何由目前的5-8千印/h,提高到3万印/h,同时使图文不被溶剂溶解、铝金属的PS版成本问题、采用新型更加薄的高效聚合物取代之成为现实等。

  7、如何极易脱除UV油墨印刷墨膜,便于回收、再生而复重使用。

  8、印刷色序的呆板问题,如何能象其他油墨那样,色序能自由进行控制,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以及减少靠版、导墨、传墨辊个数。

  非吸收性UV胶印非极性油墨的问世,要想独领风骚,需要我国包装印刷界同仁,树立民族品牌的危机意识,围绕在开发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共同探索和努力,春光明媚将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