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

详细内容

【篇一】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

●路遇长,疾趋拜。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者立。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坐,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於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

【篇二】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第一章<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路遇长,疾趋拜。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者立。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坐,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第三章<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於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对於饮食方面,不可挑三拣四;适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少年人不可饮酒,酒醉之後总是丑态百出。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尽礼,拜候要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不可踩踏门槛,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脚蹲坐,不可摇动大腿。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拉开窗帘动作轻缓,不可声音太大;转弯时绕大圈,不可撞到弯角。●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入盈。

译: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装满东西的器具一般;进入空房间,要像进入装满东西的房间一样。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问。

译:做事情不ㄅ打斗的场所,不要去接近;不正当没根据的事情,也不要去探听。

●将入门,问谁存;将上堂,声必扬。

译:要进入别人家门,先问有谁在家;要进别人房间,一定要先出声告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译:有人问我是谁,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吾」跟「我」是没有分别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译: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徵求别人同意,如果没有问过,就是偷窃的行为。●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译: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人家向我们借东西,如果有不要吝啬。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译:说任何话,总以信用为最重要,诈骗与虚假,绝不可为。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话多不如话少,说话算话,不可花言巧语。

●刻薄话,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译:刻薄话、脏话、流里流气的话,都要切实戒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译:没看清楚的事情,不要随便说;知道不详细的事情,不要随便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译:事情如果不适当,不要轻易答应;一旦轻易承诺,便会进退两难。●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译:凡是说话,语气宁可加重而缓慢,不可急躁匆忙,也不可模糊不清。●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译:别人说长论短,与自己无关,不要加油添醋管闲事。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译:看见别人的优点,要想到跟他一样,即使现在相差很远,慢慢总是能接近的。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译:看见别人的缺点,要反省检讨自己,如果犯同样的错立刻要改,如果没有可作为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译:只有品德、学问、才艺,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加紧努力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译:至於衣服、饮食等物质享受,不如别人,不必忧虑悲伤。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译: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赞美夸奖自己的优点就高兴,如此坏朋友就会出现,而好朋友就逐渐离去了。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译:听到别人赞美心生戒惧,别人指出过错反而高兴,这样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跟你接近了。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译:无心造成的过失叫做「错」,有意造成的过失叫做「恶」。

●过能改,归於无,倘掩饰,增一辜。

犯了过错能立刻改正,等於没有过错;如果极力掩饰,那就等於再犯一过了。

第四章<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爱他,因为大家是同一个天所覆同一个地所载的呀!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品德高的人,自然名望也高,人们所尊重的,并不是外表容貌的美好。●才大者,望大自,人所服,非言大。

译:才能多的人,总是希望别人看重自己;但别人所服的,并不是说大话的人呀!●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译:自己有一点能力,不可自私自利;别人有能力,不可轻视毁谤。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译:不可对有钱人谄媚,不可对贫穷人骄傲;对於物质则不可喜新厌旧。●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搅。

译:别人不得闲,不要拿事情去打扰;别人心不安,不要拿话去打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译: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掀开;别人的隐私,不要去传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译:说别人的好处,是一大优点;别人知道了,会更加自我勉励。

●扬人短,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译:揭别人的短处,是一大罪恶;既惹别人痛恨,也会带来灾祸。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译:如果能彼此赞美优点,大家都建立了好品德;如果有过错不愿相规劝,彼此都损了德性。

●凡与取,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译:给人东西跟拿人东西,要清楚明白,给人家的可以多,拿人家的最好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译:要求别人必先问问自己,自己如果也不想要这样做,就得立刻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译:有恩一定想办法报答,有仇则想办法忘掉,报仇的心念时间要短,报恩的心念时间要长。

●待仆婢,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译:对待仆人婢女要端庄,在端庄之中也要慈祥宽厚。

●势服人,必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译:想要用权势来服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真理服人,才是真正心服口服。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同样是人类,却各有不同,在芸芸众生当中,能具备仁德的非常稀少。●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如果真的是一位仁者,别人多半对他敬畏;说话不会隐瞒逃避,表情也不会恭维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译:能够亲近仁者,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品德可以日益增长,过错也一天天减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败。

译:不肯亲近仁者,害处非常大,不但小人进入生活中,做各种事情也容易失败。

第五章<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译:不努力实践德行,只知学习经典知识,会越来越浮夸,将来不知成为什麽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译:只知努力实践,不愿学习经典知识,会放纵听任自己意见,而不明真理所在。●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译: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非常要紧的诀窍。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译:刚读到这本经典,不可又羡慕另一本经典;这个进度尚未完成,不要又进入另一个进度。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译:给自己订的进度宽一点,但要求必定做到;工夫到家了,所有的阻塞就会畅通了。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心中有疑惑,随手记下来,遇到适当的人就请教询问,一定要找到正确的答案。

【篇三】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弟子规全文拼音解释版

dìzǐguī

弟子规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zǒngxù

dìzǐguīshèngrénxùnshǒuxiàotìcìjǐnxì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fànàizhòngérqīnrényǒuyúlì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zéxiào

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

fùmǔhūyìngwùhuǎnfùmǔmìngxíngwù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mǔjiàoxūjìngtīngfùmǔzéxūshùnch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dōngzéwēnxiàzéqìngchénzéxǐnghūnzédìng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读: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chūbìgàofǎnbìmiànjūyǒuchángyèwúbiàn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读: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shìsuīxiǎowùshànwéigǒushànwéizǐdàokuī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读: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wùsuīxiǎowùsīcánggǒusīcángqīnxīnshāng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读: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qīnsuǒhàolìwèijùqīnsuǒwùjǐnwèiq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读: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shēnyǒushāngyíqīnyōudéyǒushāngyíqīnxi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读: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qīnàiwǒxiàohénán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解读: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qīnyǒuguòjiànshǐgēngyíwúsèróuwúshēng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读: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jiànbúrùyuèfùjiànhàoqìsuítàwúyuàn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读: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zhòuyèshìbùlíchuáng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读: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一下,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sāngsānniánchángbēiyèjūchùbiànjiǔròujué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解读: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sāngjìnlǐjìjìnchéngshìsǐzhěrúshìshēng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读: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chūzétì

在日常生活中友爱兄弟姐妹

xiōngdàoyǒudìdàogōngxiōngdìmùxiàozàizhōng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说: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cáiwùqīngyuànhãshēngyányǔrěnfânzìmǐn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说: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huîyǐnshíhuîzuîzǒuzhǎngzhěxiānyîuzhěhîu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说: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zhǎnghūrãnjídàijiàorãnbùzàijǐjídào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解说: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chēngzūnzhǎngwùhūmíngduìzūnzhǎngwùxiànnãng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解说: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lùyùzhǎngjíqūyīzhǎngwúyántuìgōnglì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说: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qíxiàmǎchãngxiàjūguîyïudàibǎibùyú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

解说: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zhǎngzhělìyîuwùzuîzhǎngzhězuîmìngnǎizuî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

解说: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

zūnzhǎngqiánshēngyàodīdībùwãnquâfēiyí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说: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jìnbìqūtuìbìchíwânqǐduìshìwùyí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说:觐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shìzhūfùrúshìfùshìzhūxiōngrúshìxiōng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说: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jǐn

zhāoqǐzǎoyâmiánchílǎoyìzhìxīcǐsh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解说: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chãnbìguanjiānshùkǒubiànniàohuízhãjìngshǒu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解说: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guānbìzhângniǔbìjiãwàyǔlǚjùjǐnqiâ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解说: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zhìguānfúyǒudingwâiwùluàndùnzhìwūhuì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解说: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yīguìjiébúguìhuáshàngxúnfènxiàchènjiā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解说: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duìyǐnshíwùjiǎnzãshíshìkěwùguîzã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解说: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

niánfāngshàowùyǐnjiǔyǐnjiǔzuìzuìwãichǒu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解说: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bùcōngrónglìduānzhèngyīshēnyuánbàigōngjìng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解说: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wùjiànyùwùbǒyǐwùjījùwùyáob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篇四】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经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听取;父母责备的时候,要心悦诚服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

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

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

长者立幼勿立长者坐命乃坐

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於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对於饮食方面,不可挑三拣四;适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少年人不可饮酒,酒醉之後总是丑态百出。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尽礼,拜候要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不可踩踏门槛,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脚蹲坐,不可摇动大腿。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拉开窗帘动作轻缓,不可声音太大;转弯时绕大圈,不可撞到弯角。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译: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装满东西的器具一般;进入空房间,要像进入有人在的房间一样。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做事情不可以太匆忙,匆忙最容易出差错。也不要怕困难,即使是小事,也不轻易忽略。

【篇五】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全文及其解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

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离开一步。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哀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

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三、《弟子规》出则悌(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中的“出则弟”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如果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遇到尊长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

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四、《弟子规》谨(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中的“谨”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三门课。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不可以放逸。慎乃护身符。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刻的宝贵时光。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

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不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

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年青的时候,千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