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鳄龟怎么养
详细内容
篇一:《佛鳄与北美拟鳄龟的区别》
佛鳄与北美拟鳄龟的区别
小鳄龟四个亚种图文对比辨析鳄龟大分类
鳄龟有2大类,一类是真鳄龟,又叫鳞头大鳄龟或大鳄龟;一类是拟鳄龟。拟鳄龟分4个亚种,分别是北美种,南美种,中美种,佛罗里达种;墨西哥种、洪都拉斯种统称中美亚种,两者有些区别,在这里着重讲一下北美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区别,另外几个亚种因为其稀有程度的原因导致价格高昂,会入手的估计也都知道如何分辨了,在这里就不谈了。
一只北美拟鳄龟背甲3.5cm规格的时候拍的,头上颈上都是没有肉刺的并且非常平滑,眼睛没有黑白分明的十字纹。下巴的颜色比较单一呈现灰色有些许白色条纹,眼后有一条浅浅的淡黄色纹路,随着长大会变深,有的很深有的比较淡,这一点北美拟鳄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
下面是这只北美拟鳄龟长大后拍的几张图片。可以看出肤色不是灰色了,有点泛橘黄,腹甲是黑色条纹夹杂橘红色斑点,眼睛和小时候没有什么变化,眼后黄纹变得比较明显,头上黑点变得多起来,脸上也有很多,尾巴中间的那条棘非常明显,很大,两侧的棘要小很多,头上同样没有头刺,颈上也没有肉刺。
下面来看看佛罗里达拟鳄龟,即简称佛鳄的样子。
这两张都是背甲规格4cm小苗的照片,因为在鱼缸中饲养,喂的膨化饲料影响,看出佛鳄苗壳的颜色开始发黄,其实刚出生的佛鳄小苗,颜色不是黄色,是黑色或者深棕色,那是小佛苗的保护色,头的比
篇二:《分辨正宗小鳄龟的技巧》分辨正宗小鳄龟的技巧
目前,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养殖户从未见过小鳄龟,对小鳄龟的形状特征不了解,但又想进行投资的心理“空档”,用以形态有点相似或生活习性有些相近的其它龟种冒充小鳄龟,蒙骗购种者,使得消费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如何避免这个消费骗局?对小鳄龟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准确分辨小鳄龟的形态特征很重要。
小鳄龟是鳄龟科中的一个品
种,简称鳄龟,别名鳄鱼龟、肉龟、
美国蛇龟等,原产北美、中美洲的
江河湖泊,以肉类为主食,属水栖
龟种,我国1996年从美国引进,现
已养殖成功。小鳄龟生长速度快,
个体年增重1千克左右,最大可长
至10公斤上下;产肉率达85%以
上,明显高于其它龟种;产卵多,繁殖快,一年产卵2-3批,每批产卵20-30枚。小鳄龟抗病能力强,易饲养,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北美鳄龟怎么养}.
其特征有:
1、成年龟颜色棕褐或褐黑,以褐色为主,幼龟近似黑色;
2、背甲宽圆,长宽比例接近4:3;
3、腹甲很小,面积只有背甲的1/3左右,且呈“十”字形,这种比例和形状在龟类中是较为少见的;
4、小鳄龟头部完全伸出后,从头至尾的长度大致可分为三等分,即头、身、尾各占1/3;
5、头部不能完全内缩,尾部尾根粗而尾尖细,且由粗到细锐减较快;
6、四肢粗壮有力,指甲弯曲坚利,趾间有蹼,爬行时,四肢撑起,头部平伸,速度稍快于其它龟种;
7、小鳄龟肌肉丰满发达,以腿部为甚,若用手掂量,全身沉甸甸的,给人以“压
手”之感,这也是其它龟种难以比拟的。
注意:小鳄龟的背甲和尾巴特征非
常明显:背甲上有三列排列整齐的
明显盾片,中间一列的两边长有两
行清晰可见的棘状突起,突出点位
于两个盾片的相接处,并向片内辐
射出众多射线;后部边缘,以尾为
界,左右长有4个相互对称的锯齿
状小片,齿端较为钝圆,不像地龟
那样尖利。尾巴中央长有1列明显突起的嵴,嵴突除第一个外,均由高到低依次向尾尖排列,宛如鳄鱼背上、尾上的嵴突,鳄鱼龟因此而得名。
小鳄龟特征突出,只要用心观察,便可分辨出来,不至于遭不法商家蒙骗。
来源:神龟网
篇三:《小鳄龟的饲养》小鳄龟的饲养{北美鳄龟怎么养}.
中文名拟鳄龟
俗名别名小鳄龟、平背鳄龟
英文名monsnappingturtle
拉丁学名Chelydraserpentina
品种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以美国东南部为盛。
习性大鳄龟和小鳄龟基本习性相似。平时在水中不好斗,而在陆上却能猛冲猛咬。大鳄龟能扭头突然袭击其它动物,小鳄龟能连同身体扭头转向寻找攻击目标,甚至追咬。指、趾具蹼,水栖性,息栖在深河、湖泊、泥潭、,偶尔接触咸水区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鳄龟对浅水和深水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在稚龟阶段因游泳能力不强,应给予浅水环境。体形尺寸大鳄龟初生体型8~10g,一般成年体型61~76cm,77~91kg,最大记录79cm、107kg(芝加哥BrookfieldZoo);小鳄龟平均初生体型壳长3.3cm、体重
7.2g(最小3.1cm、5.8g,最大3.7cm、14.8g),一般成年体型壳长31~46cm、体重23~36kg,在自然界中,最大个体可达38kg以上。
繁殖方式小鳄龟的交配期在美国为4~11月,卵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卵期5~8月(高温地区可提前和延长产卵时间),一般每次产卵15~40枚,实际情况根据亲龟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而变化。
每年4-9月交配,5-11月产卵期,6月是旺季。每窝卵有11-83枚,通常有20-30枚,卵呈白色,圆球形,外表略粗糙,直径23-33毫米,重7-15克。经55-125天的孵化稚龟出壳,孵化的境不同,孵出天数也不同。当孵化温度在30℃以上时,20℃以下时稚龟为雌性,当孵化温度在22℃-28℃时,稚龟为雄性。稚龟重9.5-12克,背甲长24-30毫米,背甲呈圆形,黑色,每块盾片上有突起物。
食性鳄龟的食性杂,偏肉食性,主食鱼、虾、蛙、蝾螈、小蛇、鸭、水鸟,间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间活动、摄食。
frominter
简介
英文名:snappingtortoise,monsnappingtortoise
俗名:肉龟、小鳄龟、小鳄鱼龟
产地及产期:
分布:原产于北美洲和中美洲。
形态特征:鳄龟外形奇特,粗看酷似鳄鱼。头伸出体外,不能缩入壳内。上、下颌略尖,背甲较薄,呈棕色或棕褐色,中线处有背棱,边缘为齿状;腹甲白色。尾长有肉突,尾前半部背侧有1条鳞皮状棱,并呈锯齿状。
生活习性:本种为淡水栖,肉食为主。
鳄龟就品种而言分为大鳄龟和小鳄龟,大鳄龟又名凸背鳄龟,小鳄龟又称平背鳄龟,小鳄龟分4个亚种。大鳄龟和小鳄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鳄龟始终显著,而小鳄龟稚、幼期明显,成龟期就不那么突出。鳄龟原产于北美等,我国从1996年开始引进,其长相奇特,尾棘尤像鳄鱼。以生长速度看,大鳄龟小时候生长缓慢,当生长到250克以后,生长速度加快,在人工控温条件下,从250克到2500克只要1年的时间,在自然界出现最大的个体达100千克以上。小鳄龟在50克以下生长缓慢,从7g长到50g需要80天左右,在控温条件下,50克左右的小鳄龟长到2500克或7克左右的稚龟平均长到1500克仅需1年。在自然状态下,小鳄龟个体能长到23千克以上。大鳄龟和小鳄龟生长速度的差异主要是习性不同造成的,大鳄龟性情懒惰,不善于主动摄食,靠酷似蚯蚓的“舌头”引诱小鱼“上钩”,小鳄龟能主动摄食,生长速度比大鳄龟自然要快一些,因此国内养殖的小鳄龟比大鳄龟多。
一、投食:
在自然条件下饲养,初春、初冬每天喂一次,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投喂。春未到深秋这段时间是龟吃食旺季,每天投喂二次,时间宜在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上午喂饲料总量的40%,下午喂60%,饲料投在斜坡或池子角落边,也可在斜坡边水下设一块木板用于放食,一旦固定地方投食后就不要经常变动,投入饲料在90~150分钟内吃完为止,如吃不完,下次可少投些,大龟多喂些,小龟少喂些,一般饲料用量占龟体重3~5%之间,春秋食量少,夏季食量大。
饲料品种很多,配合饲料也可以。但要注意,大的要切小,硬的要用水泡软,生熟均可。小幼龟要多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并尽可能切细碎些,以利于消化。不可喂变质饲料。也可适当搭配些植物性饲料,如瓜果等。
二、环境:
1、分级分池放养每平方米可放养种龟l组(1公2母)或中龟3组或幼龟5组~10组或稚龟10组~20组,按大小不同分池饲养,不可混养,以免影响小龟生长。
2、定点、定时、定量投食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摄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时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应固定一处,投下的食料在1.5小时内吃完为度,吃不完下次可少投,食料大的要切小,硬的要浸涨,生熟均可,小幼龟喂营养丰
富的细碎饲料,变质饲料不可使用。饲料以动物饲料为主,可适当搭配些植物性花果蔬菜饲料,也可以用甲鱼饲料饲喂。
3、定时换水、消毒面积大的池子,20d~50d部分换水1次,小池子2d~3d或6d~7d部分换水1次,透明度保持在10cm~2m,冬季根据情况尽量少换水,但缸盆养的应及时换水,池水一般20d~30d用10ppm漂白粉消毒,可防龟发病。
4、夏季池水必须保持80cm,池上要遮荫1/5以上,池内养些浮萍,周围种上树,必要时注入新水降温,使水温不超过45℃
5、繁殖与孵化野生鳄龟第3年开始产卵,而人工饲养的鳄龟18个月或长到1kg以上即开始产卵。4一5月和9一10月自然交配,5~8月为产卵盛期。母龟晚上产卵,年产卵30~120枚,分3~4批产卵,每批8一50枚。孵化方法:孵化箱高20cm,宽50cm,长70cm,箱底钻几个漏水孔,放5cm粗沙,再放5cm细沙,把卵放在沙土上(有白色点的动物极朝上),盖5cm细沙,然后加盖防鼠、蛇,使用的粗细沙,均先用开水浸烫消毒。每天检查卵一次。如表层沙面干燥,要淋水保湿,以手握沙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在自然气温下65d~75d可孵化稚龟,孵化率93%~96%,如用恒温30℃,相对湿度80%~90%,经50d…60d即可孵出稚龟,孵化率98%,稚龟出壳后,让其在孵化箱内活动几个小时,待脐带脱落,即移入20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min,再放入清水内饲料。
三、夏、冬季特别护理:
夏季气温较高,有的地区野外气温超过40℃,地表温度超60℃水面温度超过45℃,此时节,要加深池水,千万不要浅于30厘米,露天池子遮荫五分之一以上,或池内放养浮萍水草之类降温,也可在池边种植几棵果树。尽量保持水面温度不超过43℃。
鳄龟适应性较强,属变温动物,耐高温又耐低温,在一5℃~43℃水温内都可生存,但以23℃~38℃内最活跃,又以28℃~3l℃生长速度最快,15℃以下时**冬眠,极少活动,13℃以下全部冬眠,据试验,在-5℃水中的冰层下不致冰死,在1℃以上安全无恙。
篇四:《鳄龟的养殖技术与市场前景》鳄龟的养殖技术与市场前景
[摘要]鳄龟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其长相奇特,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生长繁殖快,央视重点推介后,养殖日益增多,产业化进程加速。有关鳄龟的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是读者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鳄龟技术前景
鳄龟就品种而言分为大鳄龟和小鳄龟,大鳄龟又名凸背鳄龟,小鳄龟又称平背鳄龟,小鳄龟分4个亚种。大鳄龟和小鳄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背部盾片突起,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鳄龟始终显著,而小鳄龟稚、幼期明显,成龟期就不那么突出。鳄龟原产于北美等,我国从1996年开始引进,其长相奇特,尾棘尤像鳄鱼。以生长速度看,大鳄龟小时候生长缓慢,当生长到250克以后,生长速度加快,在人工控温条件下,从250克到2500克只要1年的时间,在自然界出现最大的个体达100千克以上。小鳄龟在50克以下生长缓慢,从7g长到50g需要80天左右,在控温条件下,50克左右的小鳄龟长到2500克或7克左右的稚龟平均长到1500克仅需1年。在自然状态下,小鳄龟个体能长到23千克以上。大鳄龟和小鳄龟生长速度的差异主要是习性不同造成的,大鳄龟性情懒惰,不善于主动摄食,靠酷似蚯蚓的“舌头”引诱小鱼“上钩”,小鳄龟能主动摄食,生长速度比大鳄龟自然要快一些,因此国内养殖的小鳄龟比大鳄龟多。
1鳄龟的生物学特性
1.1分类地位
鳄龟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爬行纲(Reptilia)、龟鳖亚纲(Chelonia)、龟鳖目(Testudormes)、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鳄龟科(Chelydridae)、鳄龟属(Schweigger)。大鳄龟学名:Macroclemys,英文名:AlligatorSnappingTurtle;小鳄龟学名:ChelydraSerpentinasap.,英文名:monSnappingTurtle,小鳄龟4个亚种分别是:1)acutirostris南美拟鳄龟,又称假鳄龟;2)osceola佛州拟鳄龟,它能增长到17英寸、体重45磅;3)rossignonii中美拟鳄龟,又称啮龟;4)serpentina北美拟鳄龟,又称磕头龟。
1.2原产地
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以美国东南部为盛。Miami是鳄龟的重要原产区。鳄龟在美国因分布的地区不同,有“南龟”和“北龟”之称,其体色分为“黄背”和“黑背”2种,黄背鳄龟耐高温,黑背鳄龟耐低温。我国主要从Florida引进,品种除很少量的大鳄龟外,绝大部分为小鳄龟,目前分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海南、广东、广西、湖南、山东、四川等。
1.3适温范围
2℃~38℃正常生活,1℃以上可正常越冬,12℃以下进入浅冬眠状态,6℃时进入深度冬眠,15℃~17℃少量活动,18℃以上正常摄食,20℃~33℃最佳活动、觅食,28℃~30℃最佳生长,34℃以上少
动,伏在水底及泥沙中避暑。
1.4体型与最大记录
大鳄龟初生体型8~10g,一般成年体型61~76cm,77~91kg,最大记录79cm、107kg(美国芝加哥BrookfieldZoo);小鳄龟平均初生体型壳长3.3cm、体重7.2g(最小3.1cm、5.8g,最大3.7cm、14.8g),一般成年体型壳长31~46cm、体重23~36kg,在自然界中,最大个体可达38kg以上。与普通龟卵(椭圆)不同的是小鳄龟卵形为圆球状,白色,直径23~33mm,个卵重7~15g。
1.5外形特征
大鳄龟上颌似鹰嘴状,钩大,头部、颈部、腹部有无数触须,背甲上有3条凸起的纵走棱脊,褐色,每块盾片均有突起物,腹甲棕色,具上缘盾,尾较长,口腔底部有一蠕虫样的附器,常静伏水中,张着嘴,借附器诱食附近鱼类。
小鳄龟上颌似钩状,但钩小,触须仅有少量,背甲棕黄色或黑褐色,有3条纵行棱脊,肋盾略隆起,随着时间推移棱脊逐渐磨耗。腹甲灰白色,无上缘盾,尾略短,最显著的特征是尾的背面有一锯齿形脊,又称尾棘。
1.6雌雄区别
大鳄龟雌性的背甲呈方形,尾基部较细,生殖孔距背甲后缘较近,雄性的背甲呈长方形,尾基部粗而长,生殖孔距背甲后缘较远。
小鳄龟除上述特征外,生殖孔位于尾部第一硬棘之内或与尾部第一硬棘平齐的为雌性,而生殖孔位于尾部第一硬棘之外的为雄性。
1.7生活习性
大鳄龟和小鳄龟基本习性相似。平时在水中不好斗,而在陆上却能猛冲猛咬。大鳄龟能扭头突然袭击其他动物,小鳄龟能连同身体扭头转向寻找攻击目标,甚至追咬。指、趾具蹼,水栖性,息栖在深河、湖泊、泥潭、,偶尔接触咸水区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鳄龟对浅水和深水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在稚龟阶段因游泳能力不强,应给予浅水环境。鳄龟的食性杂,偏肉食性,主食鱼、虾、蛙、蝾螈、小蛇、鸭、水鸟,间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间活动、摄食。大鳄龟和小鳄龟的繁殖习性不完全一样,交配期小鳄龟在美国为4~11月,卵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卵期5~8月(高温地区可提前和延长产卵时间),一般每次产卵15~40枚,实际情况根据亲龟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而变化,在生殖季节解剖可见4千克体重的亲龟怀卵量80枚,其中硬壳卵20枚。1年多次产卵。笔者见过9千克的亲龟年产卵110枚,全部受精并孵出稚龟。大鳄龟在美国交配期为2~4月,产卵期4~6月,每次产卵10~52枚。在自然条件下,大鳄龟和小鳄龟卵的孵化期为9~18星期,天气较冷及干燥孵化期会较长。人工控温可缩短鳄龟卵的孵化期,恒温32℃经60天左右就可孵出鳄龟。
2养殖技术
2.1龟池建造
龟场新建应选在水源良好、环境安静和交通便利的地方,龟池主体包括:龟池本身、食台、陆地、
进排水系统、溢水口等,其中陆地主要用与龟休息的场所,在亲龟池陆地部分用来建造产卵场。
龟池为砖砌水泥结构,池内面用水泥浆抹光,以防龟的皮肤被擦伤。一般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也可建成圆形。大小因地制宜,深度50~80cm,最深处不要超过120cm。池周做成8~10cm的防逃返边,又称压延。长方形池底设置成高低倾斜坡,圆形池底设置成锅底形,便于排污。{北美鳄龟怎么养}.
食台1/3入水,2/3露出水面,与水面呈30°倾斜,实际上在水下部分又称为引坡,水上部分为食台,如果是亲龟池,食台的水上部分还有引导龟爬向产卵场的功能。食台设置在龟池的北边朝南向比较合理,食台的宽度为2m左右,长度为池边长度的80%。产卵场宽2~3m,长与食台一致,场内填20~30cm深的细沙。产卵场上方搭防雨棚,有利于龟在下雨天产卵。
进排水管直径至少10cm,以便加快进排水速度,同时有利于排净污水,要注意是排水口须设在食台下面或附近,因为食台附近的污物最多,龟摄食后喜欢在食台附近排泄。溢水口设置在龟池墙壁上方最高水位处,便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