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字名言
详细内容
篇一:《关于写字的名言》
关于写字的名言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关于写字的名言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认真写字好处多,清清爽爽易辨认,老师批时心情好,高分好评纳心情工整笔记整洁工整错字少,认真细致效率高
美观作业飘逸潇洒字体美,游龙惊鸿心端正
二、我的宣言
笔画间:飘若浮云,矫若惊蛇;做人时:心如止水,气宇轩昂。
字不正则心不正,心不正则人不正
字端正,气轩昂,人耿直,心高尚
让隽秀的字迹渗透你的心灵,陶冶我的心情
上天赐我一双勤劳的手,我用它写出心灵的美丽
篇二:《关于写作的名言名句》关于写作的名言名句
有关观察的名言
1、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2、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3、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4、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序》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7、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8、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冈察洛夫
9、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10、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11、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有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12、细心观察产业界中那些自大的、维持不变的、独断的恐龙之所以一夕倒下的原因。
13、正理观察是对事物有无自性进行分析,进行抉择。
14、不论如何强大的公司,都不能安于现状,必须随时机警地留意公司内部和外面大环境的变化。
15、要从对小事物的细心观察中找出发现自然奥秘的途径。
16、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
17、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
18、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倾听,去体验,去创造,去成长。
19、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6、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7、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陀斯妥耶夫斯基)
8、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9、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艾芜)
1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关于写作的名人名言
现在我对任何一篇小东西都要苦心思索,几乎同思索大东西一样,也许还要付出更多辛酸的劳动。要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画家创作了画,而作家则从中创造了作品中的场景;一切都应取之于生活,而不是用无谓的幻想臆造出来的。只有在情绪好和怀着崇高的慈悲心的时候,写作才有灵感。
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果戈理
人不是因为担心死而从事写作,而是担心死后没留下什么痕迹。
—斯特凡•赫尔姆林
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千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写得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拙笨的办法,我国所以出了大堆语言的垃圾,正由于这个缘故。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最大的智慧是在于字句的简洁,谚语和民歌总是简短的,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情感是足够写成整部书的。——高尔基
简练是才能的姊妹。
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机会一样。—契诃夫
作家在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福楼拜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福楼拜
能把文字操纵自如,使它述说一切,甚至述说一般不易表达的事情,并充满未尽之意,充满神秘的,不曾表明的企图,这比动用一些死语旧词更为困难。
真实的事情比虚构的故事更希奇;但这是因为虚构的故事必须符合可能性,而真实的事情却不必顾及这一点。—马克•吐温
一个作家如果关心后代的话,就会不停地纯洁自己的语法,而同时又不抛弃用来表现他精神中特殊个性的特色。滥造新词不过是补救自己的低能的一个可怜的办法。有错误的语言永远也不能表述一个思想,而文体就像是水晶,愈纯净便愈光亮。——雨果
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蒲柏
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叔本华
作品是心灵的精华。——叔本华
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海塞
为了写得好,必须充分地掌握题材,必须对题材有足够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把思想构成一个联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布封
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下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有如我才刚想到的一般。阿林汉
为了使主题变得生动,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来的某一题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种“没有顺序”、“没有秩序”的东西。我们把它拿来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积木那样,把它试验着堆砌起来,再拆开,再试用另一种方法堆砌起来。——小林多喜二
言词应该只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勒纳尔
作者不是忠实地刻画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内在的实质传达给观众。—爱尔默•赖斯
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冈察洛夫
作家应该十分注意地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绘出无数这样的景色。光凭想象是不行的。—普列姆昌德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
只有动情写成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塞•柯尔律治
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列夫•托尔斯泰
凡是好的作品都是这样,他们不只是单纯的雕刻或画。他们磨砺自己的灵魂,使之与外界事物相一致,再恰如其分地把这些复活在作品里。一刀刀、一笔笔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刻印在作品中—武者小路实笃
要想打动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动。否则,再富技巧的作品也决无生命。—让弗•米勒
每一部作品,应该是激情的果实,应该为激情所渗透。—别林斯基
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是由它的中心思想的深度和社会意义所决定的。——齐斯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小说的素材。从火车上、船上、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小说素材。经过几年的磨练,观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会选择有用的东西。—普列姆昌德
作家应该竭力从平凡中间挖掘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义的东西。——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罗丹
一切您都必须压缩,压缩!只要做到这一点,您就可以学会简练、明白、有力。—高尔基
词汇越简练,它就越准确。—高尔基
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荷马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一挥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却往往一挥而就。——本•琼森
我尽我的全力每天写作十五小时,太阳东升,我就起床,一直到午饭的时刻为止,除了喝咖啡之外,不吃任何东西。—巴尔扎克
写作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砧上锤上二十次!—尼•布瓦洛
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习。——爱比克泰德
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果戈理
写作要严格、严格,再严格。求快——这意味着不是往山上爬,而是从山坡上向下滚,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富尔曼诺夫
写作,尤其是诗,等于流汗。作品就是汗水。——让•科克托
劝你从容地忙着,总不要失掉耐心,还要十遍、二十遍修改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它,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要可以增添,却常常要割爱删弃。—尼•布瓦洛
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篇幅虽然减少一半,对读者的价值却要增加三十倍。——车尔尼雪夫斯基叶圣陶关于写作的名言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而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的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里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电工,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样,写作应该怎样,岂不是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然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点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
•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
•所以抒写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乐”“痛苦”之类的字眼;这些字眼竟可以一个也不用,自有别的办法收到抒写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原由和经过写出来,无论外界的事物或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的写出来,这就抒写了感情了。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过那些事物,发生那样变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却像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
•抒写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记叙文。离开了事物,感情也就无从兴起。任何感情,都由个人和环境围绕的人、物、事的发生交涉而来。因此,除开了记叙,也就很少纯粹的抒情文。同样的记叙文,仅仅以记叙事物为目的,当然是记叙文;如果其中有一股感情灌注着,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写着一段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随笔可以说毫无规模,三言两语也成,从一个大范围抽出小小的一片段来写也成,一思想藤蔓一样蔓延开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拢也成。至于题材,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作者的动手写随笔,读者的乐于读随笔,都为着新鲜的意趣。••••••新鲜的意趣只能以作者自己作准,自己觉得新鲜,同时又料想到必然有一部分人也会觉得新鲜,这一篇随笔就很值得写了。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