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讲学士读音为 shì,jiǎng,xué,shì。意思是: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 ]⒈ 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拼音shì jiǎng xué shì
注音ㄕˋ ㄐㄧㄤˇ ㄒㄩㄝˊ ㄕˋ
繁体
侍講學士
近音词、同音词
侍讲学士 侍講學士
词语解释
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 ]
⒈ 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网络百科
侍讲学士 (中国明清时期官职)
侍讲学士,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明品等为从五品,清为从四品。该官职主要配置于内阁或翰林院,辖下有典簿,侍诏等。 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1912年,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