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除杂记忆口诀
详细内容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初中化学除杂记忆口诀,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方法指导: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 适宜试剂。 二、除杂是有一些原则的: 1、添加的药品不能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2、生成物必须是沉淀或气体或与要保留的物质相同的物质3、溶液除杂生成物不能是除了要保留溶液的其他溶液,气体除杂也一样 三、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四、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 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 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FeSO4Fe+2HCl=FeCl2+H2↑;Fe+CuCl2=Cu+FeCl2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NaOH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1.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 -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③一种试剂的鉴别: A.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C.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E.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不同试剂的鉴别: A.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B.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2.物质的鉴定: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 + 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2-SO4)。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NH4)2SO4。 颜色 依据物质特殊 气味鉴性质进行检验 密度别 物溶解性(是否放热)质 ......的 常 燃烧用 方变色法依据物质反应时产生 生成沉淀 的特殊现象(化学性 放出气体...... 【摘要】从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初中化学内容多且零散,除了需要加强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外,也需要加强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心理学原理,学生合理使用记忆规律来学习初中化学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记忆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b)-0079-01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把“记住”作为认知性学习目标之一,由此可见,记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教师就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在提高听课的注意力和分析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记忆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很多教师找不到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正确方法,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记忆效率 (1)以实验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率,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率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例如,在绪言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做“魔棒点灯”的演示实验,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2)适当变换教学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精、简、活”,尽量把该讲的重、难点内容放在每节课的最佳时期讲授。当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时,可采用小组讨论、做实验或学生练习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教学过程显得紧松有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质疑: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学生作出猜想,根据学生的猜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或增加或减小共三种情况,然后把学生分成三组,堂上完成相关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实验完毕后,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教师再作适当的点拨,学生就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了。 2注重识记方法,增强记忆力 (1)有效复习,帮助记忆 根据遗忘的规律,学过的知识只有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才能有效地防止遗忘。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注意以旧引新的教学方法。化学这门课程前后联系非常紧密,一环扣一环,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教材中究竟涉及了那些学过的知识,估计一下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再引导学生重新记忆原来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讲“单质和化合物”时,首先回忆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这种以旧引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头脑中本已模糊的记忆内容恢复起来,使学生克服遗忘,增强记忆。 (2)总结归纳,优化记忆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机械记忆”中,记忆对象在头脑中形成的刺激并不强烈,所以很快被遗忘。而理解记忆,是在对记忆对象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分析、比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深刻认识,记忆相对持久而牢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例如,讲“离子反应”的概念中,其中一个“有”字,说明并非一定要所有物质都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来参加反应,有一种即可。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不难用这样一句好理解的话来总结离子反应的概念,即“只要化学反应中包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这样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 记忆必须在集中注意力的基础上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呢?教学中,可从如下几点做起: (1)想办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首先,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要做好预习。这样学生在上课时能明确本堂课所讲的内容、做些什么实验,以及将预习时所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那么学生就会很自然的集中精力去听课了。 其次,可以加强课堂演示实验,以各种不同的、明显的现象来吸引学生。这样讲课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要调动好学生的感官 要求学生做到耳听、手记、脑想,使学生集中精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做笔记的技巧,这需要教师的指导。 首先,要将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下来。例如在讲授计算题时,书上所写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就需要学生记下来。 其次,教师在讲授化学概念和理论时,应把学生在理解中容易产生的错误指出来,且让学生记下来。如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学生必须注意到四点:一是指明一定温度;二是指明100克溶剂,三要达到饱和状态,四明确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以往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因为忽视了这四点的某一点而发生错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了这方面的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记忆效果。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必须注意方法,讲究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不断领悟知识、挖掘其深度,最终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遵循记忆的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参考文献 [1]李颖.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11):34-35. [2]蔡冬燕.中学化学创新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1):1-5. [3]黄艳.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设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33-34. [4]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5]胡美玲主编.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第二版.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 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 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顺序背诵)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有趣的化学实验图 ❖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①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②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③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1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6、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17、氧化剂和还原剂 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8、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 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用洗气瓶排水 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9、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 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20、制氧气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21、集气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22、电解水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23、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4、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5、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