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作指导>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详细内容

篇一:《浅谈视频的“尺寸、格式和压缩》

锐课浅谈视频的“尺寸、格式和压缩”

作者:锐风行机房

每个职业都有它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本文中经常提及的一些较为视频专业的名称及术语,不期望所有人都能够看懂,也不为卖弄自己的知识,真诚希望所有能看到本文的人,不管你是业者同行,还是网络上的同好,让我们一起职业起来,专业起来。

关于尺寸

每次视频技术的更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新生的视频格式的更新,更好的质量,更小的体积,更快的传输速度,更高的压缩比率,更多可适应的编辑和播放软件,永远在无损和有损之间徘徊,挣扎,寻求一个好像只有在数学领域才能存在的,质量和容量的完美平衡点……

2009年五月份,我离电影又近了一步。

不管是不是电视人,每个剪辑师,都做过电影的梦,我也不例外。今年,我们公司为河南电视剧频道制作频道整体包装,用上了数字电影规格的设备——REDONE,拍摄的过程中不乏新奇和兴奋。凌晨四点,我随器材公司的老外技术顾问——当然说的是人家的国籍,绝没有二把刀的意思——回到了器材公司,最后确认了这几天拍摄的素材文件拷贝无误后,抱着移动硬盘朦胧地回到了公司,插电、开机、拷素材,回家睡觉了。和以往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不用转带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面对一堆2K,3K,不同帧速率的素材,开始动起了脑筋。和以往的经验不同,这次拿回来的不是SONY的DVW磁带,也不是像素偏移的松下DVCPRO,是方形像素2KMOV文件。

2007年,我们在制作的河南电视剧频道的包装和更早时做的TV9的主持人宣传片时,用了DVCPROHD格式来拍摄,当时选择它的目的,是因为它可以用松下的DVCPRO摄录机,拍摄720P,60帧每秒的视频,而目前央视,以及国内的电视媒体,播放的都是576i的节目,我们用1280X720像素,每秒60帧的素材,来制作720X576,每秒25帧的作品,会给后期带来很多方便。拍摄,转带子(DVCPROHD可以用松下自己研发的P2硬盘直接保存成文件,不过当时限于制作经费,还是使用的磁带),采集粗剪都没有问题,但是给到合成部门以后,我发现画面有明显的变形,经过一轮检查,发现苹果的FinalCut软件为DVCPROHD设定的帧尺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尺寸,通常以横纵像素计)是960X720,它是通过像素偏移来完成720P信号的记录。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像素偏移技术。数字时代,显示在我们眼前的画面,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都是由像素构成的,由于科技的原因,我们通常看到的图像和显示设备都是基于正方形像素,像素偏移技术就是将方形的像素按照一定比例横向拉长,在不改变总的横纵像素数的情况下,显示更多的画面,苹果的DVCPROHD就是典型的像素偏移技术的产品,它将五比四的帧尺寸不增加过多的信息,变成了16比9的画面比例,使人看到更多的画面。DVD时代流行的D9光盘就使用的这种技术,用标清4比3的数字信息量,来显示16比9的画面信息量,720X576,直接变成1024X576。

由于这次的素材是方形像素,所以在FinalCut剪辑以后,不管把素材发到三维,或者是合成人员手里。都可以无障碍的进行加工处理。也保证会到剪辑轨上的成片的损失最小。由于这次我们要交付的依旧是标清的作品,所以一直使用2K的素材会给中间环节带来巨大的预算

压力和存储量,于是在对比了多种帧尺寸后,美术指导和项目的艺术总监和我商量决定,用720P的格式来制作。720P,1280X720像素的画面,算是入门的高清尺寸,它能提供比标清画面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清晰的视觉体验,虽然它上面还有全高清1080P,但是对于这次的制作,720P已经够用。我们将2K的素材在苹果上粗剪完成,经过缩小和些许的剪裁画面,将720P的素材,分发给各个三维与合成人员,在16比9的画面环境下制作,确实感觉要好得多,毕竟它更接近人眼的视觉比例。当所有作品完成后,在FinalCut中,缩小80%并裁去两边,就得到了标清画面。从片头到版式,无一例外。可能有人会问,从头至尾都用标清不就得了,省时间省硬盘,反正最后是交标清的活儿。但是数字电影摄像机提供的2K的D幅面,和标清的磁带摄录机的D幅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图1此次拍摄用的REDONE的感光元件面积。(红色部分)

图2基于3D系统的磁带摄录机的感光元件面积。

更大的感光元件面积,无疑会带来更好的画质,更好的景深效果,像素数,低噪波,这些差异都能决定一部作品的生死。这就是专业必须追求的,只要有预算,谁会嫌品质好呢?说到噪波,也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也是数字格式还没有完全替代胶片的原因。由于D和CMOS感光元件的特性,通过的电流越高,电磁干扰就越大,所以高感光,必定出噪波(纯技术领域称之为噪声)。其实胶片电影也会有这种颗粒感,只不过二者的却别在于一是电磁造成的,一是洗印技术造成的。在电视包装愈加强调影像感的今天,一点噪波也不见得全是坏事。

关于格式

首先请你回答几个问题:

你用什么品牌的手机?他能支持什么样的音频格式?

你用MP3么?它除了MP3以外还能播放什么格式的音乐?

你用MP4播放器么?他都能支持什么格式?

当你回答完这些问题,你会看到这些名字:

MP3、MP4、WAV、WMA、AAC、Aiff、APE、MPEG、AVI、WMV、MOV、RM、RMVB、MKV、VOB、TS。

你一定希望过什么时候音频视频格式能够统一,就像有一天手机充电器能够统一规格一样。其实,是不同的需要造就了不同的各式,如果你在MP4播放器上看视频,你不会用ts文件,因为他体积和速率太大,而只是想上班路上看所以没有必要;如果你在家里用HTPC连52寸液晶电视,你一定不会用RMVB,因为大量压缩时产生的颗粒和马赛克会让你觉得钱都白花了。

我们是做专业视频形象的,所以我们需要专业的格式。

目前行业里被广泛支持的视频格式主要有AVI、MPEG、MOV,其中PC平台对前两种支持较好,大多数PC平台上的剪辑与合成软件都支持这两种格式,比如Premiere,他会直接把素材采集成AVI格式,还有像AVID,DPS等,都广泛支持这两种格式,同时他们也支持MOV,只是对个别的MOV压缩方式不能识别和支持;苹果平台对MOV的支持最好,毕竟MOV是苹果系统原生的视频格式,就像WMV与Windows的关系,所以苹果平台的软件,自然对MOV格式提供全面的支持。三种格式都在不停地发展,尤其是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

他们都对应网络时代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MPEG-4,H264,iPOD,都在用压缩方式来不断延伸自己的用途。具体到平时工作中,我个人推崇MOV格式。首先,苹果平台目前还是高效而稳定的,更具有设计感的界面和越来越多的软件都发布了苹果版,使以前主要活跃在平面设计,专业视频制作等领域的苹果系统,离我们越来越近。基于这个更先进的平台,MOV格式也会被更广泛地运用。MOV有许多独有的优点,比如苹果系统自带的MOV播放器QuikeTime(以下简称QT),包括PC版本的,都能够将MOV格式的视频文件转换成不同压缩方式的视频文件,比如H264,MP4,Sorenson3,Avi,MPEG和一些其他的压缩方式(注意不是文件格式),而且还能将视频转换成为序列帧,TGA,TIFF,JPG,BMP,PNG这些常用的图片格式,同时也能将序列帧转换成为所需的视频文件。而且苹果版本的QT还能标记录入、出点,通过拖拽来完成一些简单的视频拼接和剪裁工作。MOV视频文件也可以包含Alpha通道。这些优点能为我们在后期制作时节省大量的时间,大幅提高软件之间的配合程度,即便是多人配合完成工作也能提高效率。

MOV格式也不全然是优点,毕竟就国内整个行业来讲,PC平台还占大多数,所以MOV格式的适用性,比AVI还是差一点,北京的很多机房都有苹果的平台,包括正在拍摄新版红楼梦的国家级的影视基地也有苹果系统的身影,但平时的工作中还是会收到很多AVI或者MPEG格式的素材,有很多时候客户能提供的素材有限,或者项目提案阶段,素材都得自己解决时,也会遇到各种素材,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掌握和了解各种格式的优点,依自身的需要来使用。

说到格式,就不得不提格式转换软件,毕竟做活的的时侯一条剪辑轨上只有一种格式的素材比较方便和安全,统一格式也会为整个项目的制作节约时间和人员的成本,这就要用到格式转换软件。

刚才介绍过QT播放软件也可以起到格式转换的作用,不再细说。ProCoder是Canopus(康能普视)公司出品的优秀的格式转换软件,支持的视频格式包括WindowsMedia,RealVideo,AppleQuickTime,MicrosoftDirectShow,MicrosoftVideoforWindows,MicrosoftDV,CanopusDV,CanopusMPEG-1和MPEG-2编码。ProCoder可以在不同格式视频文件间轻易转换,让用户一次转换单个或多个视频文件,并能同时以不同格式输出多个文件,在处理DVD视频光盘素材时,还能进行将挑选的素材片断单独输出,节省空间。TMPGEnc是一套老牌的高画质视频编码转换工具软件,转换画质高,速度快,可剪辑。支持VCD、SVCD、DVD以及主流媒体格式(WindowsMedia、AppleQuickTime、MicrosoftDirectShow、MicrosoftVideoforWindows、MicrosoftDV、CanopusDV、CanopusMPEG-1和MPEG-2编码),而且还提供对高清晰度视频格式的支持。同时,软件还提供了各种自定义设置,加强了编码的灵活性。以我的使用体验来说,两种软件我都会经常用到,通常拿到一个需要转换的素材,我会一个软件不行还用另外一个,总之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苹果平台上我只用过SorensonSqueeze,当时是我的一个开素材网站的摄影师朋友介绍的,Sorenson这个名字应该为很多人所熟知的,很多网络上能找到的MOV格式的样片,都是用的这种编码方式,它可以将视频文件同时转换成多种压缩方式和尺寸的文件,对需要批量制作网络发布的视频文件有独到的优势。还有一些小的格式转化软件,通常只针对特定格式之间的转换,数量太多,没有一一试用过,也只能向大家推荐这么多。

关于压缩

就像我开头说的,人们总想用更小的文件装下更清晰的画面,所以就有众多的公司聘请众多的脑袋来研究各种视频压缩方式。

还从格式说起。AVI,音视频交错文件,除了视频编缉以外,很多网络上下载的电影和动画

也有AVI格式。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压缩方式,便是Xvid和Divx,从名字上大家也许能看出两种格式的一些渊源,他们都是由MPEG4的编码发展而来,具体的参数网上有很多文章共有兴趣的朋友参阅。AVI的压缩和解码方式很早就被攻破,所以一度有很多解码方式,需要不同的解码器才能正常观看,这些压缩和解码方式很多都是只为几个视频而编写的,所以连名字都没有。不过在视频编缉业界,他被很好的支持,很多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下简称“非线”)比如大洋,奥维,AVID,DPS等,都对AVI文件的编码解码提供很好的支持。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标准,比AVI的诞生晚两年,就视频标准来讲,它是全球范围的,所以理论上是受支持最广泛的,它主要由MPEG1、MPEG2、MPEG4组成,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应用,MPEG1,直观地说就是提供VCD质量的视频,和数字电话网络上的视频传输、视频点播和教育网络领域应用的较多。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极品”素材,但一定不会用它交片。MPEG2,DVD的视频标准,能实现8声道伴音,MPEG2提供了一个较广的范围改变压缩比,以适应不同画面质量,存储容量,以及带宽的要求。我接触的素材,除了磁带,基本都是MPEG2方式压缩的,尽管与文件的后缀与MPEG1一样,都是.mpeg,但是画面质量是天差地别的,你可以用它放心地交付你的作品,哪怕是压制成DVD光盘。MOV格式,苹果系统自带的媒体格式,可以携带ALPHA通道和多轨的数字音频,虽然就整个市场来讲没有上面两种那么普及,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很快推广开来。他的播放器本身就可以起到更改压缩方式的作用,比较主要的压缩方式有:无压缩、apple动画、DV-PAL、motionJPEG

A、motionJPEGB、H264、Mpeg4、Sorenson3等,有些格式是苹果特有的,比如“未压缩8位”。大部分压缩方式是苹果PC版本的播放器都能够识别的。在QT播放软件内部就可以完成各种压缩方式的转换,这些压缩方式还能通过对质量的调整,来控制压缩及转换后的文件的大小,来适应不同的存储和传输需求。随着暴风影音、KMplayer等多格式播放软件对MOV格式的支持,很多网络上的MOV视频资源都能够被大多数人使用,苹果公司也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改进MOV的各种压缩和编码方式,使之更加适应网络传输的需要。

篇二:《什么视频格式容量最小,最清晰》

什么视频格式容量最小,最清晰?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网的视频一般都是flash

2和分辨率有很大关系,格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3大部分是wmv最小,有时候rmvb小,但是对视频质量来说,一般来说还是avi的清楚些!但是它的体积也是最大的!如果你想相对来说容量较小,画面也比较清晰的话,建议用rm格式!

4要小的话WMA。要清晰的话AVI,2者兼得的话你自己去发明一个!!!!!!!!!!5rmvb最小;通常网上流行的DVD格式电影。全部都是RMVB的

6没有什么格式最小最大

看如何压缩,专业词语叫作比特率,说白了就是文件大小和影片清晰度之间的关系,要文件小,那么片子清晰度就不行,要清晰度,必然要占很大空间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rm,rmvb,avi,vod,dat,mpg4等等一般rm的体积小,但画面不清,适用于网络不好的时候传播,大家下的电影一般都是rmvb或avi

rm也可以压的很清楚只不过占地方,一般来说rmvb在清晰度和体积之间作的还是不错,大家容易接受

7没比较过,我看wmv挺小的,其次是rmvb,当然,rm更小了,。其实随着质量的提高,大小也提高,个人倾向于用rmvb.感觉在同样清晰度的情况下,H264应该算是最清晰的.

下面是一些百度百科的资料:

H.264是MPEG-4标准所定义的最新格式,同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代表最新技术水平的视频编码格式之一,有的也称(AVC)。H.264概述随着市场的需求,在尽可能低的存储情况下获得好的图像质量和低带宽图像快速传输已成为视频压缩的两大难题。为此IEO/IEC/和ITU-T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手制定了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

呵呵,感觉,rmvb也和H264差不多,同样清晰度,略微大一点.

8同等画质下WMV格式最小,这一点在会声会影的各种视频格式的输出中验证过,在于原理吗是采用动态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即画面简单变化比较慢时自动采用高压缩比,画面复杂且变化比较快时为保证清晰度自动降低压缩比.

推荐视频转换软件:格式工厂、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转换输出的视频大小与清晰度高低,与输出配置的参数选择有关,你可以在输出配置中先选择高质量和大小方案,如果感觉画面尺寸和清晰度不满足你的要求,你再使用输出配置窗口下面的自定义设置,调整输出屏幕大小要在屏幕大小里选择参数,提高清晰度需要提高比特率和帧数,要达到DVD级清晰度,比特率不能低于5000,如果要达到高清级别就得到16000了,至于帧数25就可以了,不过你要注意清晰度和文件体积是互相矛盾的,高清晰度必然导致文件体积的增加,还有,如果你的原视频清晰度不够高的话,在格式工厂里即便你提高比特率输出也无用,只是白增加文件体积。

就像图片文件有很多种格式,文件压缩包也有很多格式一样,都是有不同研究人员和部门开发的,这里面也存在百花开放和商业竞争问题,所以视频文件有多种格式也就不足为奇了,每种视频格式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网上的在线视频现在普遍使用FLV格式,而很少使用其他格式,原因在于FLV不仅属于流视频文件格式,而且在流视频文件类型中它是网上在线播放最流畅的,用户可以边下载边播放,几乎没有等待缓冲时间,所以成了网络视频播放的首选,WMV也是流视频格式但是它在线播放需要较长的缓冲时间,仅适用于传输速度高的局域网,RMVB同样也属于流视频类型,它在线播放时需要的缓冲时间要WMV少的多,所以在没有出现FLV视频格式之前,网上在线播放一般都是用RMVB格式,现在已经基本被FLV格式代替。

篇三:《高清视频的设置及码率和清晰度的关系》

高清视频的设置及码率和清晰度的关系

不建议转换成RMVB,效果太差。应该说已经接近淘汰的边缘。

建议转换成HALFCD标准的MKV格式。

此格式720P的高清体积仅为400M左右。

500M的MPG视频转换为50M的MKV仍然非常清楚。

你可以试试。

压制工具:MediaCoder,这是一个免费中文的通用音频/视频批量转码工具,而且很简单好用。{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压制HALFCD的一些参数:

总体方案采用H264+AAC+mkv封装的方式

格式:H.264

模式:平均码率(HALFCD为500kbps左右,MiniSD为900kbps左右)

来源:自动

编码器:x264

规格:Main

级别:Auto

预设:Fast

优化:Film

编码器:NeroEncoder

格式:HE-AAC

来源:自动选择

重采样:原始

音轨ID:0(若源为多音轨,自己选择需要的音轨)

码率模式:TargetBitrate

码率/质量:48Kbps

容器:MP4或Matroska

混流器:自动选择{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分辨率:去掉勾号(即分辨率不变),或设置为与压制源宽高比相同且小于压制源的分辨率画面裁剪:Disabled

帧率:原始或小于原始

模式:Disabled(字幕可用MKVtoolnix添加,用MC效果不太好)

其他选项卡默认

视频文件大小计算公式:

平均码率/8×影片总长度(秒为单位)=文件大小(MB为单位)

[视频编码率(Kbps为单位)+(音频编码率(Kbps为单位)]/8×影片总长度(秒为单位)=文件大小(MB为单位)

这样以后大家就能精确的控制输出文件大小了。

例:有一个1.5小时(5400秒)的影片,希望转换后文件大小刚好为700M计算方法如下:

700×8÷5400×1024≈1061Kbps

另外你坚持转为RMVB格式的话,此工具仍然强大无比。格式工厂与之相比,相当于玩具级别。

补充:你还是先按我的设置试试吧。

参数不高,不应该卡。一般卡的原因有2个

分辨率和视频码率过高。

按我的参数转换后仍然卡,可以降低分辨率{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一.码率

1)码率: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也就是说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

2)平均码率:通常是指数字音乐或者视频的平均码率。即每秒钟有多少比特被传输/解码。码率并不是衡量音频/视频质量的唯一标准,例如一些其它的格式,比如wma和ogg格式都可以在和mp3文件同样的平均码率下提供更好的声音质量。

3)恒定码率:就只是以固定的压缩比压缩文件。

码流x时间=总容量

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即码率越高视频文件的体积越大。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早期的cbr(固定码率)与现在的vbr(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

固定码率指在制作视频时采用固定的码率。

可变码率指在制作视频时采用变化的码率,即在动作不激烈时用低码率制作,在动作激烈时用高码率制作,这样做不但保留了比较好的画质而且也降低了视频文件的体积。

不过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从音频方面来说,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码率计算公式

基本的算法是:文件体积=时间X码率/8

这里时间单位是秒,码率除以8,就不用说了。

举例,D5的碟,容量4.3G,考虑到音频的不同格式,占用一定的空间,姑且算为600M,视频文件应不大于3.7G,视频长度100分钟(6000秒),计算结果:码率应为4900K。

码率几点原则

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这是要牢记的。

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

码率和分辨率的关系

视频实际上都是有损压缩的,码率越高,数据量越大,可以保留的细节也就越多。比如说,在视频的某一贞上相邻的某几点,本来在高码率时,它们应该是完全不同的颜色,但经过再次压缩,码率降低后,它们就只剩一种颜色了。

这个你可以比照单幅图片的情况来理解,你可以把一幅细节十分丰富的BMP或者PNG(这两种格式是无损的),转成分辨率相同的低品质JPG(JPG为有损压缩),然后比较前后两幅图的细节部分,你就能明白了。

有些黑暗场景比较多的电影,而且其中的一些细节又会影响故事情节的,码率的高低就显得重要了。

总结:码率,帧率,分辨率和清晰度的关系

先看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文件一般涉及到三个参数:帧率、分辨率和码率。

帧率:每秒显示的图片数。影响画面流畅度,与画面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有跳动感。由于人类眼睛的特殊生理结构,如果所看画面之帧率高

于16的时候,就会认为是连贯的,此现象称之为视觉暂留。并且当帧速达到一定数值后,再增长的话,人眼也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

分辨率:(矩形)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即图片的尺寸.

码率:把每秒显示的图片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影响体积,与体积成正比:码率越大,体积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体积=码率×时间)

帧率X分辨率=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单位应该是若干个字节)

压缩比=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码率(对于同一个视频源并采用同一种视频编码算法,则:压缩比越高,画面质量越差。)

所谓“清晰”,是指画面十分细腻,没有马赛克。并不是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简单说: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码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

但是,事实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可以这么说: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同样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

在视频压缩的过程中,I帧是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是独立帧。而P帧则是参考I帧进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不是独立帧。在压缩后的视频中绝大多数都是P帧,故视频质量主要由P帧表现出来。由于P帧不是独立帧,而只是保存了与邻近的I帧的差值,故实际上并不存在分辨率的概念,应该看成一个二进制差值序列。而该二进制序列在使用熵编码压缩技术时会使用量化参数进行有损压缩,视频的质量直接由量化参数决定,而量化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压缩比和码率。

视频质量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方式来表现,主观方式就是通常人们提到的视频清晰度,而客观参数则是量化参数或者压缩比或者码率。在视频源一样,压缩算法也一样的前提下比较,量化参数,压缩比和码率之间是有直接的比例关系的。

分辨率的变化又称为重新采样。由高分辨率变成低分辨率称为下采样,由于采样前数据充足,只需要尽量保留更多的信息量,一般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结果。而由低分辨率变成高分辨率称为上采样,由于需要插值等方法来补充(猜测)缺少的像素点,故必然会带有失真,这就是一种视频质量(清晰度)的损失。

三、mediacoder介绍:

MediaCoder是一个免费的通用音频/视频批量转码工具,它将众多来自开源社区的优秀音频视频编解码器和工具整合为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将音频、视频文件在各种格式之间进行转换。MediaCoder具备一个可扩展的架构和丰富的功能,可满足各种场合下的转码需求。目前,MediaCoder的用户已经遍布全世界170多个国家。

(摘自mediacoder网站。)

mediacoder开发者姓黄,是同济大学的学生。

下载:

要想获得完美的转换效果,应该下载三个文件:

通用版本安装程序

扩展解码器包(用于支持更多的格式和编码方式)

处理器性能优化包(根据你的处理器核心数量、类型进行优化,提高转换效率)

初次使用:

mediacoder初次启动会弹出一个带广告的页面,最下方给出了两个按钮,一个是设置向导,一个是按此启动,最下方有一个不再显示该页面的选项,勾选上那个不再显示,点启动,mediacoder就不会再弹出那个页面了。

mediacoder的某些高级设置,例如修改B帧之类的,需要用到XUL,如果你安装了firefox,安装的时候可以不选XUL运行器这一项。

如果你对这些过于高级的设置感到头痛,也可以不安装XUL运行器。个人感觉这个不必要安装。

设置:

要完全搞定mediacoder,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的。

这个不像QQ影音快乐影音之类的那么简单。

建议先读一下这个文章,了解下容器和编码之类的概念。

把文件添加到mediacoder转换列表后,点击文件可以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

要想转换一个文件,你可能有很多地方要设置。

一回生两回熟,慢慢你就知道怎么搞了。

常规:

篇四:《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压缩高清电影、视频》

浅谈—如何利用软件进行高技术压缩高清电影、视频

声明一:笔者的教程大多来自网络,笔者只是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心得和方法。

声明二:这只是一篇浅谈文章,面对新手和入门级高清爱好者,想获得更高阶的技术,请移驾各大高清门户论坛。

声明三,笔者是一名高清控,对于电影,非高清不看,非720P不看(指分辨率为1280×720),但笔者从网上下载的高清电影其体积小则高达4、5GB,大则在10GB以上,而笔者又喜欢收藏这类高清电影,而当你硬盘容量有限,又仅仅只是在20多寸的电脑上观看时,完全可以把电影压缩一下,以达到储存和传输的目的。当然,如果你的硬盘够大,或者说不在乎买移动硬盘那点钱,你可以忽略此文章了。还有,如果你喜欢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上,那么更加要学会“压缩视频”这门技术。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常见的高清电影封装格式,其实应该换一个说法,因为高清电影封装的格式只有一种—MKV,虽然不是绝对,但这绝对是最常见的格式。喜欢看高清电影或者对高清电影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

XXXX.2013.BluRay.720p.x264.ac3-CHD.mkv

XXXX.2013.BluRay.1080p.x264.DTS.2Audio-CHD.mkv

XXXX,就是电影的名字;2013,就是电影出品年份;BluRay,指的是电影的压制片源,BluRay就是蓝光片源,其他常见的还有BDRip、DVDRip;720p,指的是电影分辨率为1280×720,当然,这是16:9的电影,12:5(宽银幕)的电影分辨率一般为1280×534,P指的是逐行扫描(Progressive)的意思,这里不做详细赘述;x264,指的是该电影采用X264编码器,编码格式为H.264,是目前高清电影的主流编码模式;ac3,指的是封装的音频为ac3编码格式,常见的还有DTS;2Audio,指的是双声道,如果一部电影中封装两种音轨以上,如国粤双语,电影名称中就会有该信息;CHD(ChinaHD中国高清联盟),指的是该电影的压制组,常见的还有SCG,WiKi,MySiLU。

mkv,指的是电影的格式,但实际上mkv只是一种封装格式,将一个视频和多个音频,多个字幕封装成一部电影。与mp4、avi等常见格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也不做赘述,有兴趣可以自己百度。

扯了这么多,就要讲重点了,如何利用软件在不损失画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压缩电影,当然,不损失画质这只是在一定的前提下,只要是压缩,画质就一定会有所损失,这个前提就是在20寸左右的屏幕上观看,假如你连接到超过40寸的高清电视上观看,那么压缩和不压缩差别还是明显的。20寸的屏幕,分辨不出1080p和720p的区别,分辨不出10GB和2GB的区别,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体积超大的电影压缩成合适的大小来储存,或者进行网络传输。

在开始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些压缩视频的软件。如果你只是想掌握一点入门技术,那么“格式工厂”之类的软件完全可以满足了,笔者介绍的是一些稍微专业的压缩软件。

高清电影主流的压制软件主要是MeGUI,但笔者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款压缩软件——MediaCoder,这款软件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笔者一直在使用它,可调解的参数非常多,完全满足高清电影压制的需求。这款软件有免费版和专业版,网上可以下到,这里主要讲的是免费版。

打开软件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视频部分编辑界面,我们打开一个电影文件,可以看到如下界面:

第一部分:视频

我们首先要编辑的就是视频部分:

视频码率的大小取决了整部电影的大小,越大的码率,视频就越清晰。压缩,其实压的就是这个码率。从右上边的属性栏当中可以看出原视频的码率是4.76Mbps,

笔者要将它缩小一半,2.5Mbps也是笔者个人常用的一个码率。另外,如果是打算想放到手机上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上观看,那么这个码率还可以设置的更低一些。

编码模式,建议选择“二次编码”,但是压缩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想损失更小的画质,笔者还是建议选择“二次编码”,效果肯定比平均编码好得多。格式,当然选择H.264,这种格式的好处在这里就不多描述了,想了解更多,请百度。编码器自然也要选择X264,此编码器的选用和编辑会对视频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后面会做更详细的介绍。

以上就是视频部分最基本的操作,如果你对视频质量不高,那么就可以止步了,忽略一下内容,直接跳到音频部分吧。

下面是进阶技术:

接着我们再来编辑右边X264编码器的参数设置,软件默认的规格是Auto,自动的意思,我们要手动设置成High,高规格模式

级别,选择4.1。注意:如果你打算放在手机上观看,尤其是未越狱的苹果4/4S,需要通过iTuns导入,那么将这项“级别”设置成

3.1

预设,选择Custom(自定义)

优化,保持默认

GOP,保持默认

B帧,笔者建议设为3。

子像素优化,保持默认

最后,我们点击“高级”—“更多参数”,看到如下界面,需要编辑的选项笔者已经用红框选出:

除笔者款选出的选项外,其他请保持默认,除非你有更专业的知识。

首先看到第一个红框

●MaximumB-framebetweenIandPframes,指的是在I帧与P帧之间可插入B帧数量的最大值。上面也提到过,B帧就是一种过渡帧,可以让动态画面减少噪讯,这里也将它设为3,数字越大,编码的速度也会越慢,压缩率也会变小,所以不推荐设成太大。

第二个红框

●Enableallmacroblocktype,动态块划分法。在Level(级别)较低时允许使用包括8x8、4x8、4x4划分方法,建议打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使用这些划分方法,需要将“子像素优化”设置大于等于5。而我们在“参数”界面看到的“子像素优化”默认为6,所以建议打钩。

篇五:《会声会影高清视频输出(小体积)》

会声会影高清视频输出(小体积)

废话不多讲,教程以现在流行的编辑视频软件《会声会影X5》来演示。会声会影视频保存输出清晰度不高一直是个问题困扰不少人。这里给大家解决下!

转换重点:H.264高清编码

解说:H.264高清编码对转换高清视频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画质下其体积相对常用的MPEG2编码和AVI等都要小很多。{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下面是以会声会影视频输出来演示

最后保存输出就可以了,同一视频最清晰的无损AVI输出6.6G大小,如此做成高清MP4输出只有25M左右。而且视频清晰度几乎差不多!

---------------------------------------------------------------------------

(转载)AVI推荐转换的设置

除了本教程使用的高清MP4外,清晰度高的就数转换成AVI了。但实测下除了AVI无损压缩体积巨无霸下清晰度满意,其他方式在体积和清晰度上都难跟本教程写的高清MP4相比较这里只作为参考学习!(AVI设置文章源于网络搜集)

第一个“无”,这是默认的,即渲染出的AVI没有进行压缩,因此,得到的AVI文件会很大,渲染速度非常慢。其实,没有必要选“无”,对于一个被编辑的视频,最清晰的莫过于原视频了,就算你选无压缩的AVI,其清晰度也不会超过原视频,但体积却远远超过。因此,无必要

第二个,即“DV视频编码器--类型1”,选择这个的话,渲染速度比较快,清晰度也很清晰,但体积只有“无”的九分之一!

看倒数第一,即Divx5.1Code,在这么多压缩类型中,它的渲染速度是最快的,但实话讲,它输出的视频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不推荐

倒数第二个,即XvidMPEG-4Code,这个是我推荐的,输出速度很快,且质量也很好,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输出视频的体积很小,完全达到我们的要求

倒数第三个,即Indeo?video5.10,这个压缩模式也很好,输出速度即质量跟倒数第二个差不多,只是体积比它大一点点

综上所述,输出质量高体积小的AVI,选择倒数第二个,即XvidMPEG-4Code

----------------------------------------------------------------------------------------------------

辅助参考

除AVI外还可以考虑MPEG-2编码(一般使用在DVD中)

篇六:《屏幕录像专家录制教程设置以及压缩成优酷高清视频教程最佳方案》

屏幕录像专家录制教程设置以及压缩成优酷高清视频教程最佳方案

Auhor: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蒋孝乐

说明:1.该文档红色字体的文字为我推荐使用的步骤蓝色字体的文字为说明文字或者我不推荐使用的步骤。说明:2.我们不使用WMA格式的应为WMA录制的视频画面清晰度不是太好,但在对画面要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而且可以得到相对较小的文件。

该表是我经过试验得出的结果跟据表格的数据得出所以我们使用FLV路线

方案一

使用EXE格式录制作为保存>如果需要上传到优酷网上首先转换成FLV再转换成MP4格式设置分别如下:

录制EXE教程步骤:(录制频率可选择每秒3帧或5帧)

步骤一.

选择一(先使用中度无损压缩在录制完成后再使用高度无损压缩而且还可以同时使用降噪音是文件更小并且可以在录制时节约内存推荐使用)

选择二(直接使用高度无损压缩这样在录制完成后就不需要再压缩了但录制时会浪费内存){小丸子视频压缩高清1m}.

步骤二.

录制完成后转换成FLV的设置:(高度无损压缩6.05MB转换成FLV格式的文件的视频大小会小很多2.63MB)

步骤三.

需要上传到优酷网上首先转换成FLV再转换成MP4设置如下:(使用工具魔影工厂)

高级中的设置:(分辨率:可以是:1056X660或1056X594)

最后转换好在上传前使用优酷爱酷上传软件上传并在选择文件时将高清检测选中检测视频是否符合优酷高清标准。

看下视频网站的标准:(码率大于等于1500kpbs时间长度超过30秒就可以转为高清视频)

篇七:《FRAPS视频录制+编辑压缩+上传高清视频》

此教程写于2008年4月,但大部分内容最终编辑于2010年8月份……如果你能留言或其它方式给我指出教程中已经过时和错误的信息,我将不胜感激。本教程图片较多,如果你因为网速问题导致有些图片显示不正常,请按下Ctrl+F5进行强制刷新……重新载入此教程。

教程采用“Fraps视频录制+格式工厂视频合并(或者会声会影编辑)+MediaCoder视频压制+上传高清视频”的步骤……

所有在教程中提到要使用的软件均附带下载地址,而且全部免费!!!

1Fraps视频录制

Fraps下载:版本3.4.0英文版(持续更新)已注册(破解),安装即可无任何限制的使

用。

希望喜欢这款软件,有版权意识,有购买条件的朋友能支持正版。

首先是声音,很多人反应过"Fraps无法录制游戏声音"或者"声音不清晰有杂音",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法:

1.在桌面双击右下角的

标进入音量控制。如图0……

”声音图

3.勾选“立体声混音”

2.单击:选项---属性

4.补充一下:

如果无法正常设置,请更新你的

声卡驱动。

的解决方法——点击进入!!!

PS.立体声混音录制设置完成之后,要重启Fraps~~确定Fraps声音捕捉栏那里显示的是"立

体声混音“!!!

关于“同时录制游戏声音和麦克风讲话声音”需要的设置提示:(我目前用的电脑没有配置麦克风,所以无法测试)

如上图所示在录音(Audioinput)中选择立体声混音,并如下图所示在播放(Audiooutput)中把麦克风音量的静音去掉。

声音问题搞定之后,开始FRAPS设置(如下图)。看仔细了,有其它问题请留言。

众所周知,Fraps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