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

详细内容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一)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二)

1

2

3

4

5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三)

*19、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3、帮助学生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二、研究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设计意图:本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改要求,在整体设计上,特别注意了把图片、文字、录象等表象材料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尤其是小练习这一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看图填空题,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反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了小练习、课外拓展、资料库等内容,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学习语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快快乐乐学语文。

五、教学重点: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为何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1)板书课题

(2)打开“秦兵马俑”的首页

(3)点击“秦兵马俑概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快速的浏览一下,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点击“原文”

(1)点击“自学生字词”了解不懂的字、词鳂"]曈>?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2)点击“自学问题”带着问题快速地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自己的问题。问题为: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课文主要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回答问题,相应的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佣武士佣骑兵佣车兵佣弓弩手马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三、精读课文

1、点击课文“规模宏大”蠺!

(1)自读课文,找找整个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齐读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学们可以找找句子?

A面积(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B兵马俑个数(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樚泹?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说明方法?(列数据)

C气势恢弘(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理解词语“折服”、“所向披靡”指名读,齐读。读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运用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

(1)谁能用不仅……而且来造个句子

(2)该句子在这几段文字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3)齐读

2

(1)自由读课文,边对照图观察,同桌的相互讨论,找出不同的佣类的个性的特点。

将军佣:神态自若

武士佣:威武凝重

a“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排比)

b“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夸张)分别齐读句子。

骑兵佣:勇猛善战

车兵佣:各思其职

弓弩手:神情专注

马佣:跃跃欲试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分将军佣、武士佣……等。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在秦始皇陵中除了这些佣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物以及兵马俑的种类,接下来,请大家一起点击“课外拓展”去看看,浏览一番,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不错,同学们从书本上以及我们的课外拓展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看看同学们的眼力。

(5)点击进入“小练习1”先可以根据观察来判断,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做对了多少,可以看看答案。交流你是怎么样来区别的?根据是什么?

(6)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我们点击“神态”这段文字,师引读。@第8自然段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

a.自由的读一读,品味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指名读Z?“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b、在这个自然段中,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1)他们神态各异:……好象思念家乡的亲人(排比)

2)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夸张)

3)齐读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

(7)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抓住词语“惟妙惟肖”、“绝无仅有”。齐读。(首尾呼应)

(8)完成小练习2。选择题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做做选择题,看看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情况。

(9)秦兵马俑是我国历史上丰富的瑰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点击“资料库”,在这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此外我们同学还可以自己主动上网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及资料,推荐给班内的其它同学阅读。

四、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写秦兵马俑的说明方法,选择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写一段话。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四)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五)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六)

19、兵马俑

一、导入

1、秦兵马俑简介:

2、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秦兵马俑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板书:规模宏大)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突出“宏大”)。

(出示)以上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3、有一段话,把这些内容连在了一起,概括了全文,是那一句?(出示过渡段)齐读。(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是一个过渡段,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4-9自然段,感受一下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4-7自然段,找一找你发现有多少种兵马俑。

(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

2、每一种兵马俑有什么特点呢?(出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情和动作的词语。

3、有谁欣赏将军俑?作者是抓住将军俑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外貌和神情、动作)

你感觉这位将军是个怎样的人?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

现出来。

1

4、按课文内容填表。(先4人小组讨论,每大组完成一种兵马俑)

5、小结

同学们,这么多的兵马俑,它们不仅有形,而且还很有神呢,你看,有的————,(出示第8自然段,齐读)。

6、这么多神态各异的兵马俑,难怪作者夸他们为———(出示)齐读。

7、兵马俑就这么多种神态吗?(不是)从哪儿可以看出?(省略号)你能试着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吗?

8、小结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现在已经出土的兵马俑中没有哪两件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面部表情比例与真人的比例几乎是一样的。(请看幻灯片)看着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二个成语来赞美一下吗?)

9、这么多的兵马俑浩浩荡荡,作者是怎样赞美它的,你能不能把课文的句子找出来,(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

你怎么理解“惟妙惟肖、绝无仅有”,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自豪表现出来?

课文有个词语和“绝无仅有”的意思相近,你能找出来吗?(举世无双)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这个意思,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首尾呼应、总分总)

10、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海内外,外国朋友看了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板书:第八奇迹

11、练习

三、结束

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课文只介绍了概况,其实还有许多知识,如雕塑的过程,工艺材料,出土了哪些文物,有什么价值等,希望同学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类型众多第八大奇迹

个性鲜明

3

赞美兵马俑的一段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