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架柱预制技术交底
详细内容
交底内容:逐柱明细表排架柱号下柱高(m)上柱高(m)下柱截面上柱截面工字型尺寸(详见设计图纸)设计砼方量(m³)砼标号BZ1104.81.1mX0.4m0.5mX0.4m0.4mX1.1mX6.45m4.24C40施工要点及规范:一、钢筋加工:钢筋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表面无锈蚀、泥土及油污。圆钢采用HPB300型钢筋,螺纹钢采用HRB400型钢筋。排架柱主筋连接采用机械接头连接,箍筋尺寸弯钩角度135°边柱浇筑混凝土前需预埋Φ6钢筋,间距500mm。钢筋加工安装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柱、梁±5钢尺检查墙±3钢尺检查绑扎筋筋、横向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二、预埋件:排架柱BZ1预埋件型号有M-1b、M-3、M-4、M-12,其中M-12预埋2个,其余类型各一个。预埋位置见图纸BZ1模板图。预埋件需固定在构件钢筋骨架上,振捣混凝土时尽量避免将预埋件振捣偏位。预埋件中心位置允许偏差控制在5mm以内,预埋件在外部分需涂油漆防止锈蚀。BZ1排架柱上柱牛腿处需预埋10号、12号工字钢及6Φ20钢筋,钢筋长度为1.4m,工字钢长度为1m。预埋位置见BZ1模板详图。三、混凝土浇筑① 浇筑前,须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工作,如商品混凝土的预定,混凝土振捣工具的预备及线路的连接和检测,施工人员的安排,模板内木屑、泥土等杂物的清理,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等。要求施工过程中每班组至少有一名钢筋工、两名模板工在现场看筋看模。混凝土到现场时,做现场坍落度实验,检查混凝土是否能满足坍落度要求。② 砼浇筑过程中,要随浇筑随振捣。振捣选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振动器不可直接与模板接触以免振动过程中将模板震裂或膨胀;振动过程中应控制好振动时间,以砼表面不再下沉并不再有气泡冒出为宜,不能过振和漏振。③ 应严格控制砼表面标高,随时用卷尺进行测量,砼构件长、宽偏差控制在+8mm、-5mm内。④ 砼浇筑完成后,应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收光;并及时用棉垫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砼养护期内要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⑤ 浇筑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螺栓、预留孔洞和管件有无走位情况,已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⑥ 浇筑至牛腿处时,要加强振捣,对预埋件下部混凝土要采取机械振捣后人工加振措施,保证埋件下牛腿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不出现空鼓蜂窝现象。⑦ 模板拆除:侧模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凝固成型,底模板拆除需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75%,用回弹仪回弹强度。达到强度拆除底模板。⑧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天,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预制柱尺寸偏差就下表:预制柱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5,-10钢尺检查宽、厚度±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较大值。侧向弯曲≤20拉线、钢尺量大侧向弯曲处。预埋件位置10钢尺检查预留洞位置15钢尺检查主筋保护层+10,-5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米靠尺、塞尺四、预制柱吊装1、起吊柱子用吊索直接绑扎,连接用活络卡环,为防止捆绑绳索损坏柱子外观,在柱子与绳索接触的棱角处垫胶皮。吊装前用回弹仪检查该排架柱是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2、柱子位于柱根靠近杯口处,使起吊点、柱根、杯口基本在以吊车为圆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弧上,吊车在起钩时同步进行旋转,即将柱子吊到杯口上方。吊车缓慢落钩,设两名起重工在地面配合,使柱子就位。3、在起吊牛腿柱时,牛腿柱两侧各安排一名起重工用大绳栓牢牛腿柱,防止牛腿柱在起吊时摆动幅度过大。起吊后大绳应继续栓牢牛腿柱便于调整牛腿柱的垂直度。4、就位和临时固定(1)、先将柱子插入基础杯口,基本送到杯底。送到杯底的程度是柱刚刚着底,用大撬杠撬柱,以用力刚好能撬动为宜。(2)、在柱的上风方向插入两个楔子,旋转吊杆,使柱大致垂直,然后在每个柱面插入两个楔子,楔子的位置一般位于柱边2cm-5cm处。(3)、用撬杠撬动或用大锤敲打楔子,使柱身中线对准杯底中线。对线时,应先对两个小面,然后平移柱对准大面。(4)、落钩,将柱放到杯底,并复查对线,吊车处于使柱子不倾倒状态。(5)、打紧四周楔子,应两人同时在柱的两侧对面打,两人应用力均匀,紧密配合,否则楔子对柱产生的推力较大,可能使已对好线的柱脚走动。杯口固定完成后,吊车及松绳、失力,但不能脱钩,确定垂直度和轴线无误后,即可进行柱脚固定。(6)、先落吊杆,落到吊索松弛时再落钩,并拉出活络卡环的销子,使吊索散开。(7)、柱脚固定用坚硬的石块将柱脚卡死,或用不等形的小钢楔每边卡两点并卡到杯底,不可卡在杯口中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5、柱的校正(1)平面位置的校正采用反推法。假定柱子偏左,需向右移,先在左边杯与柱间空隙中部放一大锤,如柱脚卡了石子,应将右边的石子拨走或打碎,然后在右边杯口上放丝杠千斤顶推动柱,使之绕大锤旋转以移动柱脚。(2)垂直度较正采用千斤顶平顶法。在杯口上水平放置丝杠千斤顶,操纵千斤顶,给柱身施加一水平力,使柱绕柱脚转动而垂直。6、最后固定:柱是在柱与杯口的空隙内浇灌细石混凝土作最后固定。灌缝前,应将杯口空隙内的垃圾清楚干净,并用水湿润柱和杯口壁。对于因柱底不平或柱脚底面与杯口底间有较大空隙的情况,应先灌一层稀水泥砂浆,填满空隙后,再灌细石混凝土。首次细石混凝土应灌到埋住楔子的一半为宜,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彻底松绳,再次复查轴线和标高,在误差范围之内,方可进行吊车脱钩,进入下根柱安装。待首次浇注细石混凝土达到50%即可取楔子进行二次灌注并进行柱根部围脚混凝土浇注,围脚混凝土以高出承台2-5cm为宜,呈三角状。7、牛腿柱吊装技术控制(1)牛腿柱垂直度最终允许误差在±H/1000以内,且不大于5mm。(2)牛腿柱轴线位移最终允许误差±8mm。(3)牛腿柱标高最终允许误差0到-8mm。五、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现场应围挡并悬挂安全标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地点等处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戴安全帽,非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检查及参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须有安全员引导。3 、浇筑砼构件剩余混凝土应倒在指定区域,不得随地乱倒,罐车需在指定区域冲洗。此技术交底一式三份,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联系。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