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详细内容
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危险源情况 详细说明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 2 应急计划区 生产区、污水处理设施区、仓储区、临近地区。 3 应急组织 企业:成立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最高领导层担任小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处理。临近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企业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 4 应急状态分类应急响应程序 规定环境风险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状态分类,以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5 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 生产装置所在车间: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化工生产原料贮场应设置事故应急池,以防液体化工原料的进一步扩散;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临界地区:烧伤、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 6 应急通讯通告与交通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理等事项。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如手机、固定电话、广播、电视等 7 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价 由专业人员对环境分析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均所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事故,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8 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及需使用器材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发展,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泥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临近地区: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措施及相应的设备配备。 9 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保护公众健康 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制定毒物的应急剂量、现场及临近装置人员的撤离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临近地区:制定受事故影响的临近地区内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公众的疏散组织计划和紧急救护方案。 10 应急状态中止恢复措施 事故现场: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秩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回复生产措施;临近地区:解除事故警戒,公众返回和善后回复措施。 11 人员培训与演习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事故出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演习;对工厂工人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12 公众教育信息发布 对工厂临近地区公众开展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教育、应急知识培训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 13 记录和报告 设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立档案和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14 附件 准备并形成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有关的附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