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注安生产管理>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治理》考点解析1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治理》考点解析1

详细内容

1、改进措檀越要包括纠正与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两方面。

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包括:承诺遵法、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

3、治理者代表的职责: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定期向最高治理层报告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绩效、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参加治理活动。

4、治理方案应阐明做什么事、谁来做、什么时间做。

5、应急预案与响应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伏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式,检验预期的响应效果,并改善其响应的有效性。

6、开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活动时应考虑:常规与非常规活动、所有进进作业场职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所有设备。

7、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存在的题目,并确定题目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检查与评价主要包括:绩效丈量与监测、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审核、治理评审四项。

8、绩效丈量包括主动与被动丈量两个方面。主动丈量应做为一种预防机制。

9、通过绩效丈量与监测,得到事故、事件、不符合的信息。

10、治理评审时间的确定: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治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进行评审。

11、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治理体系审核的主要对象: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12、持续改进是指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风险。

13、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建立包括: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评审完善。

14、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审核是指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标准及其他审核准则,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活动,以便找出受审核方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使受审核方完善其体系,从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精益求精,达到对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有效控制的目的,保护员工及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

15、体系审核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内部审核又称为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又分为第二方审核及第三方审核。

16、第一方审核:由用人单位的成员或其他职员以用人单位的名义时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主要依据自身的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

17、第二方审核:由与其有利益关系的相关方审核

18、第三方审核:由与其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的准则,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以认证为目的为认证审核……

19、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认证程序:申请及受理、审核的策划及审核预备、审核的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证后的监视与复评。

20、证后监视包括监视审核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