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认证>认证市场四大问题

认证市场四大问题

详细内容

在全国认证机构会议上,王凤清主任在肯定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整顿和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深刻剖析了认证市场存在的4个突出问题。
  一是非法从事认证经营活动的情况依然存在。
  今年对认证市场的清查结果表明,一些被查处的机构转换作案手法,继续从事非法经营等活动。它们通过变换办公地点、注册新的名称等方式,或改头换面,或转入地下,继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有的被查处机构与被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个别机构相勾结,通过经济手段购买合法资格,继续从事认证活动;有的机构冒用外国机构名义和认可资格进行认证诈骗,发假证;有的以认证机构名义进行合同诈骗,骗取钱财。
  二是已被撤销、注销的作废认证证书继续被当作有效认证证书使用。
  目前,认证市场上有数千张已经被撤销、注销的作废认证证书继续被当作有效的认证证书使用。这里面包括去年向社会公开曝光的7家境外机构发出的认证证书,也包括一些合法的认证机构履行正常撤销、注销程序后没有收回来的认证证书。有一家认证机构,到2003年8月1日共撤销、注销认证证书124张,实际只收回了2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被认证的企业有责任外,认证机构有没有责任?有没有把关不严甚至默许纵容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其他一些认证机构中也同样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那些被撤销和注销认证证书的企业,几乎全部仍在使用被撤销和注销的认证证书,仍在对外声称拥有认证资格。这是极不正常的。这次会议要拿出解决办法。一方面要强调认证机构的责任,同时要利用我们的执法队伍,采取强制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将作废证书当作有效证书使用的问题。
  三是违反认证公正性的要求,搞认证咨询一条龙服务。
  今年认证有效性监督抽查活动共抽查了717家企业,其中537家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申请认证过程中聘请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这说明咨询在认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抽查也发现部分企业的咨询过程在公正性、规范性或有效性方面明显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咨询公司签署认证咨询一条龙服务的“包案”合同;一些认证机构设立的办事处变相从事咨询活动;一些咨询公司在咨询过程中从对付认证审核人员出发,“引导”企业隐瞒企业员工数,甚至帮助企业编造假机构、假职务、假文件、假记录等,以应付甚至欺骗认证机构,骗取认证证书等。
  四是部分认证机构没有严格按认证基本规则和程序开展认证活动。
  有的机构在一些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对企业在申请认证时瞒报员工人数的情况不主动核实,文件审查流于形式,审核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现场审核深度不够;有的审核员综合能力差,对企业与认证要求的符合性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审核员不负责任,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现问题不去深入核实;有的审核员审核记录不实,个别审核员甚至未到现场由他人代签审核报告,严重弄虚作假;有的认证机构只管认证时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企业拿到证书以后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对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的情况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有的认证机构不能及时获得政府监督检查中产品不合格等与企业有关的重要信息,导致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王主任严正指出,上述问题,虽然存在于少数机构和人员中,但严重地扰乱了认证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我国认证制度的权威性和信誉,损害了广大守法机构和企业的利益。如果不对这些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惩处,中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就无法继续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广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