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国金属包装市场主旋律
详细内容
2005年中国金属包装行业销售规模达250亿,同比增长7.8并已经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在内的泛珠江三角洲(约占总量42马口铁三片罐制造设备已拥有各种型号的进口和国产全自动或半自动生产线约500余条,其产品一年供应饮料行业约40亿只,食品罐头行业约38亿只;气雾罐年产能力达6亿只;钢桶年加工生产量约4000~5000万只。印铁设备全国拥有500多条生产线,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各半,年印刷160多亿印次。
我国金属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缺乏高档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两片罐、三片饮料罐、皇冠盖、18升以下化工桶生产能力过剩,优质高档精品能力明显不足。能生产小容量、超薄型罐、各种适合超市货架效果的异型罐、精品罐的企业太少。品种罐型单一,难以满足包装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金属包装的发展。
产业集中度较低。金属包装工业也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的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如规模小、集约化生产度低、低水平重复、品质结构趋同化、价格竞争等。
过度依赖进口。金属容器行业的设备大部分进口。目前国际上主流设备已向数字化、网络化、高速低耗、更加环保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国主要金属包装设备和用材依赖进口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促进我国金属包装行业的技术创新
金属包装产品的花色品种应不断更新,发展重量更轻、更省物料、更环保、更具视觉魅力的包装新产品。我国一般生产用的马口铁厚度0.16~0.28mm,而发达国家印铁产品已进入了超薄时代,采用0.12mm甚至极薄的马口铁并采用微卷封技术进行制罐、制桶和制盖。据说在台湾省和日本已研制成功,用火直接加热烧烤的罐头,微波炉直接加热的罐头等。这些新技术都需要企业从国内外市场多方位探索,特别是加强与先进国家交流,逐步缩小差距,才能尽快促进我国金属包装工业的发展。
金属包装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
我国金属包装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涌现了一批以中粮包装、上海紫泉、北京奥瑞金等为首的跨地区、规模化、专业化龙头企业;金属包装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取得了一定成就:如中粮包装杭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研制的350线七色高清晰高保真高密度印铁及支持网络远程的高保真数码打样系统;上海宝钢CTcP系统及六色UV高速印铁生产线;北京奥瑞金0.15毫米马口铁减薄番茄酱容器;无锡伙伴公司复膜铁和留空复膜异形喷雾罐研发等均填补了国内的多项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政先生认为,中国金属包装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两极化方向显现,中间状态的无特色企业将迅速分解,行业发展在起伏中总量持续增长,并日益成熟;受原料成本高居难下、电力、石油煤炭、人力资本和储运物流价格持续提升、生产条件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未来金属包装的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未来金属包装制造向绿色、节能、清洁环保以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金属包装自主知识产权和发展包装名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创新发展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飘尘)
信息来源:中国有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