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IT业与高新>对陈曦的故事要冷静听(一)

对陈曦的故事要冷静听(一)

详细内容

  九个月前,畅网科技首席执行官陈曦刚做完产品测试,正准备去意大利休假。朋友对他说:“哎,你还不如去参加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他就这样稀里糊涂登上一场创业计划的比拼舞台。和他同台争夺100万创业奖金的,是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五大城市万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十五位青年才俊――年仅24岁的陈曦在他们当中排行老幺。可2005年9月24日,第二场比赛直播现场,这个老幺遭到6名队友一致“弹劾”。在淘汰陈曦的要求被评审团驳回后,6名选手更拿出大字报,对着直播镜头宣称“集体退出”……舆论一片哗然,焦点锁定陈曦。
  这个14岁进大学的天才少年,这个身价千万的IT弄潮儿,这个被称赞为“抗压能力强,有激情”的创业者,这个国内手机游戏市场的领头羊……居然以这种方式出名了。
  一个人在刹那间做出的选择,足以影响他今后的一生。
  1995年。正念初中的陈曦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第二名,随后被保送天津大学少年班。开明的父母问他:“儿子,你愿意现在就去上大学吗?”14岁的陈曦坚定地选择了“去".1997年初,在国内很多人还搞不懂互联网是啥玩意儿的时候,在少年班念数学的陈曦就已经和一帮伙伴捣鼓起自己的:B2c电子商务平台,用类似于今天阿里巴巴的模式做起了海外贸易。
  产品一受到认可,自有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捧上门来扶持你――这就是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时的疯狂状况。一家国外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找到陈曦:“说吧,需要多少钱?”老外的计算单位是“million(百万)”,偏偏陈曦英语还不太灵光,对钱又没什么概念,张口就是:“Four。”心想:4万美金差不多了吧?谁知却是400万美金――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年轻的陈曦毅然告别学校,带领公司进驻天津、北京、杭州,一声令下,400号人群起呼应。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纵然美妙,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初次创业韵豪情与激情日渐归于平淡,陈曦开始渴望寻找下一座山峰然后再竭力到达顶端。1999年,他说湖艮了伙伴,将公司以近千万美金的价格卖给外国人,转而抽身离去。
此时,他的身家已暴涨到几千万,而这一年,他不过18岁。
  18岁的陈曦在北京创办了第二家公司-―一C&L软件,主要业务、是开发行业管理软件。跟当时所有IT人一样,他做着一个宏伟的梦:上市6可实际操作起来,2()00年,陈曦相中了新疆的一家民营集团公司。这家公司已经在当地政府排上了号。按当时的政策,只要争取到一个高科技行业的上市名额,那必定属于这家公司。
  投资近两千万后,陈曦主导两家公司开始并购重组。
  殊不知马上遭遇了难题。先是原管理团队反应强烈――谁能相信接管公司的竟是一个年仅二十岁没有任何传统行业管理经验的轻狂少年?一些资深管理人员甚至扬言跳楼抵制。接着,陈曦发现:原公司股权结构极其复杂。16个股东形形色色,并且所持股份相差无几,股东大会简直就是拍桌子骂娘大会,谁说话都不算数。这还没完:原公司驻全国各地的办事处有300多个,每个月仅工资支出就得六七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