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VC创投业界>门口的PE大婶们:揭秘传销式PE骗局(一)

门口的PE大婶们:揭秘传销式PE骗局(一)

详细内容

  喧闹的街头,四五个大婶正高声谈论着一项能够迅速发家的大生意――做PE。

  “最早带我入行的那个小郭,去年一年挣了3000多万。”一位叫徐洁(化名)的大婶说。

  “那位姓郭的现在在哪儿呀?能介绍我认识吗?”本报记者问。

  “这个人家要求保密。再说,他已经移居马来西亚了,挣了钱就不用呆在国内了,外国多好啊。”徐洁道。

  这是发生在街头巷口的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记者偶然听到几个大婶在谈论PE,还以为听错了,凑上去一问,人家解释说,“PE就是私募股权,这是国外的一个东西,马上就要进入中国了”。

  PE“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本报记者不解的问PE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徐洁说:“PE是个新东西,刚进入中国,你现在不懂,但你知道克林顿吧?美国总统。你知道梁锦松吧?香港财政司的司长。他们都在做PE呢。”

  说着,徐洁拿出了一家PE公司的宣传册。

  前几页,首先介绍了什么是PE,PE怎么赚钱,都有哪些人在做PE。记者在册子上看到了媒体有关报道的链接,还有吴尚志、阎焱、王忠民等PE领域投资者、专家的照片以及他们所在单位的介绍。

  看到记者迟疑、犹豫、百思不解的表情,徐洁有点按捺不住:“小伙子,你会电脑吗?”

  记者答:“会,我随身带着呢。”

  徐洁道:“那咱们随便找个喝咖啡或者喝茶的地方,有无线,可以上网,我在电脑上演示给你看。”

  “哎,对了,小伙子你现在挣多少钱?”徐洁问。

  “挣不了多少钱,很少的。”记者惭愧的说。

  “你肯定不如我挣得多,你看我现在,去年我往这个PE基金账户里打一万四,今年已经翻倍了,两万八。但除了这个收入,我每介绍一个人投资这个 PE,还能提成8%,光靠这个提成,我都挣了几十万了。因为这是稳赚的钱,大家都抢着进来呢。我这现在就只有两个名额,多了没有。而且每个人只能凭借身份证投资一万四,想多投都不行。”徐洁一时说得兴起。

  记者还是有点怀疑:“这能挣钱吗?”

  “小伙子我还告诉你,你今年投资了一万四,如果赚不了钱,我负责还给你,我敢打这个包票。而且这家PE公司还上了保险,保诚保险给他们承保呢,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亏钱的事儿。”徐洁胸有成竹。

  “现在你买的这个基金叫什么名字来着?不好意思我刚才没有听清楚。”记者问。

  “这是一个英国的基金,简称叫做WHC,英国白宫资本。”徐洁说。

  记者要求再看一个那个基金介绍,白宫资本的英文名字叫做 White House Capital。创始人为连氏家族,该基金在新加坡、英国等地均设有办公室。

  中国的客户,“凡是买了他们基金的,每人还有享有一次去马尔代夫开年会的机会,他们在澳门还投资了一个赌场的项目。”徐洁补充说。

  “我要是想多投一点的话,该怎么办呢?”记者追问道。

  徐洁说:“没办法,每人只能投资一万四,他们投资很谨慎的,除非你借用别人身份证,还能再多投一万四。其实,本来还有当这个PE基金的股东的机会,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已经截止了。”

  记者问:“怎么当他们股东呢?”

  徐洁答:“早些时候,一次性投入7万,就可以当他们的股东,一年之后收入翻倍,回报14万。另外还赠送4家即将在国内上市的公司的原始股,这个能保证赚20万,加一起三十多万。”

  徐洁又说:“人家是国外的基金,投资了全世界很多项目。等到项目一上市,就能赚很多钱。PE投资就是我们的钱,集中起来,然后去做大项目,赚到钱再分给我们。PE才刚进入中国,现在投资他们还比较容易,以后想投资可能机会也没那么多了。”

  正说着,街边的公路上停下了一辆黑色轿车,一位大婶走了出来,徐洁跟她很熟识,跟我介绍道:“看到没,她也是投资PE,也赚了很多钱了,在这边有好几套房子。”

  徐洁跟她寒暄了几句有关投资PE的事儿,然后那位从黑色轿车出来的大婶就开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