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业教育“创”字当头(一)
详细内容
沪上首个专门培养未来老板的创业学本科专业于本周开始正式启动招生工作。与此同时,上海交大的创业学院也吸引了众人眼球,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候,如何以创业带动就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事情。
创业教育从大一“起锚”
记者在上海理工大学最新出炉的“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专业招生简章”上看到,要进入“创业管理方向”专业学习,报名学生需要“第一学年累计平均绩点达到2.5以上”“平均绩点2.5在我们学校属于成绩中上的档次”。
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景赋解释说:“我们希望读创业专业的学生能有扎实的学业基础,此外,我们要求学生能有从事过社会实践的证明,并且递交设计自己未来的明确计划书。”魏景赋透露,“创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将引入MBA教育理念,即增加项目型实战训练。学校将在校内设立“学生公司”,引导学生体验寻找创业商机,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创业计划,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
创业学院培养“未来老板”
上海交大则酝酿从明年起选出5%的学生组成“创业学院”,围绕“大一培养意识、大二塑造精神、大三训练能力、大四积累经历”体系,让大学生在出校门前就能获取有益经验。据悉,创业学院采用无形学院的模式,在新生入学后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学生大一暑期,拟到企业挂职锻炼;大二暑期,通过企业模拟经营,使学生熟练运用创业管理知识;大三暑期,通过组织参加创业大赛等,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
不过,沪上首个“创业管理”专业的设立引起了各方面的质疑:“老板是教出来的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魏景赋表示:“我们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首要条件是希望学生已经萌生创业意向,并且初步具备创业条件。家族企业未来接班人以及准备未来成为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人群都特别适合读这个专业。而且,我们开设这样的专业,也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创业人才,我们还希望通过部分学生的带动,能够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社会机构助力创业教育
贡小姐刚结束为期六周的创业培训课程。和一般的“学院式”培训不同,她参加的由闵行教育培训服务中心主办的免费培训课程,不需要交书面毕业论文,也没有太多理论知识。但贡小姐还是交出了一个出色的成果――由自己创办的“桌游吧”。在闵行区,像贡小姐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十几个,他们通过参加“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公益助跑计划”,已经将原本模糊的创业设想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