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创业指导>1/4企业保持盈亏平衡 大学生创业趋于理性(一)

1/4企业保持盈亏平衡 大学生创业趋于理性(一)

详细内容

  据统计,在已经注册的81家企业中,产生销售收入、稳步发展的有40家企业,大多已申请专利技术保护或完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其中,只有20家保持盈亏平衡、稳步运行;还有20家企业则经营亏损,但仍在发展中。此外,有8家研发型企业还处于研发周期内,暂无销售收入,原因主要在于项目本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实验周期长、资金要求高或市场要求不同所遇到行业壁垒等。这类研发项目还大多与高校关联性较高,在资金成为瓶颈的情况下,对于高校的实验资源依赖性较强,并可得到高校内导师的指导。

  此外,有7家企业的经营出现困境或停滞不前,还有24家企业已经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是创业时项目准备不充分,产品无法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也未能及时随市场发展和需求而进行有效调整。

  从基金的退还情况上看,有21家企业完成全额退还基金,3家企业分期退出,全额退出企业中,属经营状况良好、完全具备回购能力的企业有11家;项目终止或发展不利、但有能力回购的企业9家;另有1家企业未经营,以转让方式出售公司实现基金退出。

  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文斌总结,创业者在各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创业3个月的阶段,关注的是怎么样拿到订单,和员工更好地交流;6个月、9个月的时候,很多企业开始出问题,如市场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团队也出现问题;一般到12~18个月时,企业相对比较稳定,能看得出原先的项目能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碰到什么挑战。到第三年左右,就要开始找资金、拿贷款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试图采访两家正处于失败、苦苦挣扎中的企业时,这两位创业者考虑再三,都拒绝了采访请求,他们中的一位到现在还是瞒着家里人创业,为了不让父母发现,是一边打工,一边开公司。

  上海复歌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郭为认为,创业者最大的困难是“让别人知道我们”,他们需要社会认可。作为“海归派”回国创业,他也曾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

  2009年创业,曾承包过上海世博会湖北馆项目的复翔公司CEO封华觉得,纯粹的大学生创业比较艰难,最好要有技术优势,而且一方面要有自身心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需要获得家人精神上的认可与支持。

  去年创业的陈一(化名)开始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的期望是让你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没有想到你会去创业”,他觉得这是父母的正常思维,“但你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思维去走,要和他们沟通,后来父母就慢慢接受了。父母是现实的、关心你的,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做成什么样子,了解你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