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法律服务>进商场渠道慎之又慎(一)

进商场渠道慎之又慎(一)

详细内容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商场,拓展渠道;而同样的,越来越多的零售商也在考虑进商场。特别是对于那些“上不上,下不下”的户外店来说,进入商场意味着就有可能与郁闷的经营状态告别。他们往往经过多年辛苦的经营,面临着始终不如意的发展速度。于是,经营者开始寻求突破,在做了众多努力之后,如果效果乏善可陈,一方面多多少少会产生“户外店渠道是不是没落的渠道”的疑问;另一方面,热闹光鲜的商场又在“呼唤”!于是,“找品牌,进商场”,成了很多户外店经营者的考虑。事实上,在几年中已有为数不少的实践者已经迈入这个行列。

  尽管不乏成功者,商场渠道也至少在目前看来如火如荼,但透过我们有限的知识,和对行业的认识,我们还是想对计划进入商场渠道的经营者说声:

  户外店慎入,慎之又慎,是个不争的事实。

  第一关:利润关-5折订货基本无利可图

  进入商场要么要名,要么要利。

  名,如果不是以户外店的商号来开店的话,经营者只能为品牌商打品牌。

  那么,就要看进商场是否有利可图?而且,时间不能太长。

  沈阳窗外户外梁传成总经理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以商品零售价100元来计算。

  在商场全年平均按8折出售(商场一般有会员待遇,加上每年的各种活动),收款额平均80元;

  扣点20~30,平均为25%;回款60元;

  营业员提成3%(所有营业员合计)2。4元;

  宣传费1%;0。8元

  物业管理费及电费大约占1%;0。8元

  运费1%;1。0元

  增值税发票17%(去掉品牌商给开的进货抵扣,大约要上5~7%)60*6%=3。6元;

  回款60元―(2。4+0。8+0。8+1。0+3。6)费用=51。4元。

  毛利润等于:51。4元―进货成本。

  因此,如果所经销品牌进货成本过高,显然,进商场就是赔本买卖。如果不能自己的商号带来声誉,那就连“吆喝”也赚不到了。

  再赶上遇到不打折就很难动销的品牌,那经营者就只有哭的份了。

  而事实上,在北京市场,奥特莱斯形式的商场由于常年低折销售,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迫使商场打折“常年化”。这就使得在商场的经营利润更被挤压。

  资金关-过了初一,能否过了十五

  不管你做多大的准备,你只需记住一句话:商场对资金的需求量总比你的计划多。而且,是想要投多少就多少。

  初期投入成本:

  初期的投入包含几部分:

  初期铺货的资本金以及合理的库存,百货中合理的库销比6:1。以此来计算,可想而知一个专柜所需要的资金量。没有充足的资金将很难运作下去,即使勉强做下去,销售业绩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