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形式变更对债务担保人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2008年5月1日,甲公司与丙银行签署了一份保证合同,承诺由甲公司做为保证人,对乙公司向丙银行申请贷款500万元及将来所负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期限2年。2009年2月10日,乙公司的公司形式发生重大变更,由原来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4月10日,变更后的乙公司向丙银行再次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1年。2010年5月10日,乙公司向丙银行申请的两笔贷款期限届满,丙银行向乙公司多次催要欠款未果,在这种情况下丙银行遂将甲公司作为连带保证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给付责任。
丙银行诉称,虽然乙公司由原来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东承担的责任仍然相同,即同样承担有限责任。依《公司法》的规定,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承继。因此被告甲公司对乙公司组织形式变更后的公司所负债务,仍负连带保证责任。被告甲公司辩称:本公司虽然曾为公司组织形式未变更前的乙公司作保,但该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是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信用,因此,对于乙公司所负债务,本公司不存在任何保证责任。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1)2008年5月1日,原告丙银行与被告甲公司签署的保证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应确认为有效合同,被告甲公司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判决被告甲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丙银行偿还借款本金500万元、利息25628元。(2)2009年4月10日,乙公司向丙银行再次借款的100万元,并非由变更公司组织形式前的原乙公司承继,而是在乙公司变更公司组织形式后新发生的,因此被告甲公司作为原乙公司向原告丙银行申请贷款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对于变更后的乙公司所欠原告丙银行的债务不发生任何保证效力。原告丙银行无权要求被告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而只能向乙公司依法求偿。
在实际生活中,公司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的需要或者投资者的要求改变公司的组织形式,然而由变更公司组织形式引起的纠纷并不少见。那么,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是否影响公司对其债务的承担?公司组织形式变更之前所发生的债务是否由变更之后的公司继续承担呢?
从法学理论和现行法律规范分析,我认为,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并不影响公司对其债务的承担。《民法通则》第44条第2款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公司法》第98条到100条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也进行了规定。第10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承继”。这些规定都充分说明了企业在合并、分立或者改制时,原公司的债权、债务不会因为原公司的不在而自动消失,权利和义务的承担都应当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