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会有两个答案(一)
详细内容
朋友对我讲过,他的一位老师很有意思,常常能就一个话题说出两个不同的看法。
比如,他对学习棒的学生说:这一学期你考了第一,没什么了不起,下一学期你不一定还是第一,即使你下学期仍然考了第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高考你不一定是第一,即使高考你得了第一,那还是没什么了不起,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你不一定就是第一。而他对学习差的同学说的是另一番话:这一学期你没考好,没有什么,还有下学期呢,即使下一学期还没考好,也没关系,还有高考呢,即使高考落榜,也没什么,还有社会这所大学呢,成才不仅仅是考学一条道路。
朋友说,老师还给他们讲过一个寓言:秋天到了,蚂蚁忙着一天到晚运送粮食,储备起来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3个多月。
朋友的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应该学习蚂蚁呢,还是蟋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蚂蚁。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对,我们要学习蚂蚁,辛勤劳作,用自己的手创造自己的幸福。千万不要学蟋蟀,只知道欢乐一时。但是不久,一位同学病了,并且是绝症,在这位同学去世的前一段时间,老师赶到医院去看望她。这一次,老师又讲起了这则寓言。寓言快讲完的时候,这位同学说:老师,我也想做一只蚂蚁。谁知道老师说:不,孩子,你应该做一只蟋蟀,尽管它的生命短暂,但是它把美丽的歌声留在了世界。蚂蚁一天到晚虽然忙碌,但它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皮。据医生介绍,这位同学一直微笑着走到生命的终点。
听到这里,我已经由开始的好奇变为感动,我为朋友能拥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欣慰。在一个老师的口里,时常说出两个不同的答案,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负责的教育方式。因了学生的千差万别,才促使老师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