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案例>从头说起---《财富》的故事(一)

从头说起---《财富》的故事(一)

详细内容

《财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 年代。
1920 年,布里顿・哈登和亨利・卢斯从耶鲁大学毕业了。在《巴尔的摩新闻报》当了两
年记者之后,他们俩突然辞去这份在当时看来满不错的职位,转而去纽约创办一份自己的杂
志。
他们东奔西跑,终于筹集到86000 美元,于1923 年出版了第一期杂志,他们给杂志取
了一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名字――《时代》(Time),这一名字后来也成为他们公司的正式名
称。《时代》周刊创办之初,主要是以编辑取胜。《时代》杂志强调新闻敏感和写作技巧,《时
代》的编辑们准确地讲不叫编辑,而应该叫撰稿人(rewriter),他们对最近一周来世界上
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加工、编写,风格统一,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他们的文章不是写给
哪个领域的专家看的,而是给关心时事的忙人们看的。他们用讲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报道,
并加进了强烈的人情味,因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时至今日,《时代》的这种风格依然保
留。
40 年代,《时代》成为一份影响美国公众舆论的重要杂志。50 年代和60 年代,杂志创
办人卢斯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一度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七个人物之一。70 年代以后,《时
代》杂志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今天,它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500 万份。
时代公司以《时代》杂志为核心,业务不断扩张。1991 年,以出版闻名的时代公司与以
影视闻名的华纳公司合并,组成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时代-华纳是当今世界上最
大的集新闻出版、有线电视、电影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公司,1998 年的销售额达到145 亿美
元,在《财富》500 强中排名第282 位。
如果说《时代》杂志是时代-华纳公司的第一块基石,那么《财富》则是它的第二块基石。
《财富》杂志的英文名字是Fortune,有人将其译为《幸福》,但该杂志主要是面向工商
企业界的,是给创造财富的人们看的,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译为《财富》更恰当一些。《财富》
诞生于1929 年秋,正值美国股票市场暴跌之时,其后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数年的大萧条。
但奇怪的是,《财富》杂志并没有像美国经济那样陷入萧条,它依靠稳扎稳打的作风,逐步扩
展了自己的市场,在工商企业界赢得了声誉。
1978 年,《财富》杂志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目前,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大型经
济刊物之一,其发行量已超过100 万份。它着重反映工商业动态,刊登有关经济问题的研究
类文章,报道商情分析、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家提供信息
和生财之道。它把收集整理美国及世界上的工商企业经营情况作为一个主要内容。据说,在
世界工商界(包括中国的在内)中有一个共识,凡是有思想、有抱负的企业家都要阅读《财
富》杂志。
然而,《财富》杂志最获知名度的地方,是它每年一度的世界企业500 强排名。《财富》
杂志从1955 年开始,对美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进行排名。从1990 年开始,又开始对包括
美国在内的世界500 强工业企业进行排名,1994 年,该排名的人选企业范围扩展到包括服务
业在内。之所以如此,用《财富》自己的话说就是:“如今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无论在速度上
还是深度上,均可与上世纪的工业革命相媲美。这种新经济形式,使得工业与服务业以及服
务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话公司与广播公司竞争,软件公司提供个人金融服务,航空公
司销售互惠基金,汽车制造业涉足保险行业……”总之,服务业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日益重要,
《财富》正是看到这一趋势,才将它的排名标准作如此改变的。
500 强排名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另外,排名表上还列出利润额、资产额、股
东权益、雇佣人数等指标供参考。欲参加排名的企业,需按照要求,事先提出申请,并提供
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财富》500 强排名不代表任何国家政府和国际官方组织,是一种纯粹
的商业行为,但它在世界上却颇具权威性,为各国工商界广泛引用。
谈到世界企业排名,许多人都感到说不清,面对各种各样的排名,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
世界上有那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杂志,很多国际组织也都在搞排名。光拿《财富》杂志来说,
除了世界500 强排名之外,还有全美500 强、世界500 家最受推崇公司、全美500 家最受推
崇公司。此外,著名的《福布斯》(Forbes)、《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等杂志也在
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名。为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以列表的方式,将一些比较知名的
排名情况梳理如下:
表1
著名企业排行榜
排名机构 名称
全球500 家最大公司
全美500 家最大公司
美国《财富》杂志
全球500 家最受推崇公司
全美500 家最受推崇公司
全球50 家最大企业
国际500 强(不包括美国公
司)
全球富豪榜
美国《福布斯》杂志
中国大陆富豪榜
全球企业1,000 强
全球企业经营500 强(佳)
全球信息产业100 强
美国《商业周刊》杂志
全球新兴市场100 强
美国《财经世界》杂志 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香港《亚洲新闻周刊》杂志 亚洲1,000 家最大企业
亚洲金融企业500 强
香港《亚洲周刊》杂志 全球华商10 强
美国《ING》杂志 世界500 强
日本《钻石》杂志 主要行业50 强
英国《金融时报》 欧洲企业排行榜
德罗伊特・图斯信用公司(布
拉格)
中东欧企业100 强
《财富》杂志选用销售收入作为排名标准的理由是,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市场占
有率,而市场占有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此不同的是,《福布斯》杂志在排定全球
50 强时,选用的是综合指标,即根据销售收入、利润、市值和资产总额四项指标综合排名,
它的好处是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另外,这两家杂志在销售收入的计算上也稍有不
同,《财富》包括不连续业务,《福布斯》只计算连续业务。
500 强的故事
500 强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它们的一举一动、它们的发展变化趋势,对所在行业、所
在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向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有人把500 强看成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是有道理的。人们关注500 强的动向,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1999 年8 月2 日出版的《财富》杂志,公布了1998 年世界500 强排名榜。按销售收入
计算,排在前10 位的公司依次是: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汽车、沃尔玛百货、
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埃克森石油、通用电气、丰田汽车。与上一年比较,前
10 名中增加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电气、丰田汽车,其中戴姆勒-克莱斯勒是经合并而成
的公司,而荷兰皇家壳牌、丸红和住友商事则从前10 名中消失。(见表2)
与前几年的排名比较,1998 年的500 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总体欠佳,个别突出
1998 年,全球许多大公司都经历了一场考验。金融危机从亚洲向俄罗斯和拉美市场蔓延。
500 家公司竭尽全力,才取得了0.1%的收入增长,而利润则下降了2.6%,这是1992 年
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表2
《财富》1998 年500 强排名(前10 名)
(单位:亿美元)
排名 公司 国家 销售收

利润 资产
1 通用汽

美国 1613.15 29.56 2573.89
2 戴姆勒-
克莱斯

德国 1546.15 56.56 1597.38
3 福特汽

美国 1444.16 220.71 2375.45
4 沃尔玛
百货
美国 1392.08 4430 492.71
5 三井物

日本 1093.72 2.33 562.64
6 伊藤忠
商事
日本 1087.49 2.66 568.46
7 三菱商

日本 1071.84 2.44 746.67
8 埃克森
石油
美国 1006.97 63.70 926.30
9 通用电

美国 1004.69 92.96 2559.35
10 丰田汽

日本 997.40 27.86 1245.62
资料来源:1999 年8 月2 日《财富》杂志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公司取得了耀眼的成果。沃尔玛百货、通用电气、英国电信、
戴尔和微软在收入和利润增长方面都令人叫绝。制药、技术和电信等新兴领域的公司,表现
大大超过钢铁、汽车和能源等领域的公司,说明旧经济和新经济之间的差别正日益扩大。值
得一提的是,1998 年企业并购活动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并购案达12500 多起,价值总额
达16000 亿美元。这些合并极大地改变了全球500 强的面貌,特别是在金融和电信领域。
2.亚洲公司,问题多多
日本经济连续9 年停滞,日本公司遭受沉重打击。1997 年,日本有112 家公司榜上有名,
而1998 年只有100 家入选。在前20 位亏损公司中,有14 家是日本公司。曾经让日本感到
自豪的两家金融公司――东邦生命保险公司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已被政府关闭,因而它们
的名字从榜上消失。令人自慰的是,马自达公司摆脱了连续6 年的亏损,取得了近3.03 亿
美元的利润。
1997 年,韩国有12 家公司跻身500 强,而去年只有9 家,这9 家公司的收入平均下降
了26%。1997 年名列第18 位的大宇公司,在危机的打击下,无法向《财富》提供充足的数
字,因而落榜。可称道的是,这9 家韩国公司的平均利润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80%,这是因
为,韩国电力公司的利润取得了很大的增长,同时三星电子和LG 公司的亏损明显减少。
中国大陆公司在排行榜上的数目,由3 个增加到5 个,这5 家公司是:中国石化、中国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化公司、中粮公司。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工商银行是首次人选。
另外,香港的怡和有限公司、台湾的国泰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对比,《财富》评论家认为,“中国进军500 强的进程无疑才刚刚开始”。
3.欧洲公司,宝刀不老
尽管去年欧洲经济整体增长缓慢,加上它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性,对企业不可避免地
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与亚洲公司比较,欧洲大公司又一次显示了它们的实力。170 家欧洲公
司的收入增加了6.4%,利润提高了13%。究其原因,欧洲公司为了迎接欧元的启动,持续
进行结构调整,出现大量并购活动。此外,国际投资者对欧洲的注意力增加了。
4.美国公司,雄风犹在
美国公司在排行榜上的数目由175 个增加到185 个,依旧是数目最多的国家。通用汽车
连续3 年名列榜首。在利润超过60 亿美元的7 家公司中,美国公司占了6 家。在公司收入
增加名列前茅的43 个行业中,美国占了24 个。
但另一方面,185 家公司的收入只增加了5.6%,还不到上一年12%的一半。除福特汽
车公司外,其他公司的利润都出现下滑。实力雄厚的通用汽车收入下降了9.5%,利润下降
了56%。
展望未来,《财富》评论家认为,这种整体欠佳的情况不会继续下去。因为新兴市场的情
况正在好转,世界商品价格趋于稳定,因此1999 年大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速度将会加
快。莱曼公司的战略分析家阿普尔盖特(Applegate)认为,今年排名表上公司收入的增长
可望达到10%。
应当看到,500 强是跨国公司的优秀代表,除了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外,它们在发展战略、
营销方式、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也都很出色。它们的成功故事
各不相同,但从中也可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自1994 年开始,对世界上160 多个大型公司进行了调查,
他们对获取的大量丰富资料和细节进行了总结,认为这些跨国公司成功的经验可以归纳为5
种管理方法:一是战略管理法,即制定和实施全局性战略目标和计划,着眼于长远;二是人
力资源管理法,即以人为本,注重培养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