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五年级语文评课>《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你们谁认识我?怎么称呼我? 孙老师今天给你们上一节语文课,喜欢吗?那现在我们聊聊好吗?你们哪些人的父母亲长时间在外面工作?请举手。父母亲长时间不在你们身边是什么感受?(哦,想念你的亲人)你们班有没有外地人到我们陈店小学来读书的,你们长时间不回家,是什么感受?(哦,想回家)是啊,我们开学一周不回家,就非常想回家,是吗?那在你们平时积累的诗句中,有没有人能说几句表达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上课。
你们今天和老师聊得很开心,老师送你们几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二、认识作者,理解题意。
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诗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位诗人叫——王安石。你们对王安石有多少了解。老师出示王安石的生平。
请同学们读诗题。
“泊”什么意思。那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王安石把船停在瓜洲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诗。指名学生朗读。老师领读、范读。
三、读诗入情,理解诗意。
教师范读,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心情的一个词。(还)“还”在这里什么意思?
师:谁再读读这句诗。诗人离家在外是多么想家呀,谁再读。所以他停船靠岸,久立四望。诗人现在在哪儿你们知道吗?(“瓜洲”) “瓜洲”离家究竟有多远?出示1、2两句,读读第一二句,找出表示地名的几个词。这几个词各是哪里?出示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怎样?(图上距离很近)再看看这几个词,“一水间”怎么理解?从“一水间”、“只隔”你们体会到什么?作者也认为离得很近(板书:只)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可作者为什么认为很近呢?
再出示图,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朗读第一二句。
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王安石是多么想回家去看看啊!仿佛家乡就在眼前,可作者站在瓜洲,真能看见家乡吗?(群山隔阻)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什么?(小舟、江水、江南岸)所以诗人夜宿瓜洲望着明月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话什么意思?“绿”什么意思?王安石经过十多次修改才变成“绿”的。请读读24页的“资料袋”的内容。
作者精心修改,流传至今,你们在写作时,也要向作者学习,推敲用词,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句。

师:透过“绿”字,你仿佛看到了江南大地怎样的景色?
师:哦,你看到的是花红柳绿的景象。难道只看到生机勃勃的植物吗?
师:哦,你看到了莺歌燕舞的景象。江南大地的春景只能看到这些吗?
师:是呀,透过这个“绿”字,我们看到了江南大地花红柳绿、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百鸟争鸣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古代诗人有许多描绘春光的诗句,现在借用古人的诗句,来透过“绿”字描绘我们所看到的江南大地的春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回望江南大地处处蓬勃春色,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个“绿”字,写尽了江南春色,更写尽了思乡之情。多少年来,江南的春天作者都不曾亲眼所见,只是留在记忆中罢了,如今,站在 瓜洲渡口,迎着习习春风,难怪作者由衷地说——
黄昏来临,夜幕降下,明月升起,迎望当空皓月,诗人不禁随口吟出——
明月千里寄相思,面对明月,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面对明月,苏轼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面对明月,王安石也在问——
面对明月,王安石也想问问自己——
面对月光映照下的滔滔江水,诗人还想问问江水——
面对月光笼罩下的钟山,诗人也想问问——
还有多少事要忙呀!还有多少年才能回呀!诗人仰望明月,怎能不再大声地问——
四、吟诗抒情,情感升华。
故乡就在咫尺,却似乎远在天涯,诗人身在异乡,心却早已飞回家乡。那么,诗人还有比回家更重要的事吗?(要治理国家)
师:家国不能兼顾,忠孝不能两全,诗人为了国家不能归家,路过瓜洲,怎能不思念呢?
配乐朗读。

泊船瓜洲
只 望乡近
绿 赞乡美
还 思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