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材料的积累
详细内容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材料的积累
作文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点薄弱环节,浅谈小学作文材料积累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一.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狭窄的生活圈子.
首先,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小学生活真可谓是大体上的两点一线,即学校——家庭。在学校里,认真听老师讲课或者是一个星期仅仅参加一两节稀罕而单调的集体活动课,在小学期间大型的活动是屈指可数的,这就势必导致同龄间的孩子缺少交流。放学回家后做作业、看电视,双休日偶尔在街道上看到他们漫无目的的玩耍,很明显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而如此同时,他们缺乏的是一种相对宽松的能够激起他们观察生活的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次,有关调查与研究发现,农村孩子的手中平均没有一本像样的课外读物,他们手中可以阅读的书籍更是寥寥无几,这就导致学生的材料积累缺乏来源,就如同仓库中缺少“粮食”,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村的小学生去写一篇像样的作文就如同“无水之炊”,“纸上谈兵”。
最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上,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家长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面对城市家长普遍较高的文化水平,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农村孩子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积累在作文材料往往会变成一种徒有其名的形式,不可能从根本上小学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缺乏作文材料积累的意识。
小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痛”,虽然他们经历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有许多难忘的经历,可到作文时。他们满脑子都是空的,他们讨厌作文,怕老师布置作文,以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有时也不得不东搬西凑,搜肠刮肚较劲脑汁额去应付的完成作文,而这时老师则会抱怨像样的作文很少,经诊断我们会清楚的得出小学作文中的一个通病:“千篇一律”。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所造成的。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不能否定小学生自身年龄特点。作文材料的积累会导致小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旗杆的匮乏,他们写作时常常会陷入“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困境。
(三)、忽视对作文材料积累的指导。
由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精力大多花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一大串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写。而面对每个作文题目学生可谓是伤足了脑筋。应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对于作文的惧怕心理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忽视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他们的实际生活,引向自己所存在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忽视指导学生去积累材料,将生活的难忘经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作文仓库”。学生经常被动的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心理上的那种写作文的兴奋状态极易受到抑制,同时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学中,如果教师忽视对教学材料的积累的指导,就会阻碍学生的自由发挥,从而写不出真切感人的好作文。
二、积累材料作文的意义
(一)、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
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材料。大量的作文材料的聚集,可以开拓思路,引起文思,了解写作规律、方法,丰富写作积累的仓库。散文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生活中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材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上搜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
(二)、积累作文材料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我的能力。积累材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叶圣陶说:“生活有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那么这溪流的汇聚,更离不开点滴的材料积累。作文教学,只有只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识生活和认识自我的同时,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他们善于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感悟身边的事物,往往从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的角度去认识并解释对象,是体验变成一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形式。他们善于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将这一切装进自己的材料“仓库”。这一过程是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对生活和自我不断认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将积累的材料通过写作这个环节进行加工提炼,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积累材料,达到对生活对自我的认识。
(三)、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成
写作可以说是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作文是以培养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写作写作的语言来源于生活的语言,而生活的语言则主要来源于日常的积累。日常的积累可以使语言的广度达到完美的延伸,既可以写人叙事状物,又可以议论抒情,既可以表现气势宏大的场面,又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细微镜头,哪怕是一滴水,在学生的必须爱也会变得栩栩如生。因此小学生在积累材料作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领悟语言,有助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
思维与言语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他一旦脱离思维,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声音和符号,思维能力可以说是作文能力的核心。写作的实质便是,用书面的形式表达思维的成果。然而没有一定的材料积累作支撑,书面语言是缺乏生机的,相反如果没有思维,那么写出的作文是没有逻辑的,可见积累材料在思维能力的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