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调研报告>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详细内容

'第一篇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2016市公路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市公路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总目标,按照“坚持发展、加强管理、提升形象”的总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情况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我局努力推动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中心工作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我局今年公路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共10个,其中计划开工项目6个,目前6个项目已正式开工;力争开工项目1个,目前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力争春节前开工;续建项目3个,已全部达到进度要求,建设里程85.7公里。全年完成建设里程88.72公里,共完成投资额7.6亿元。

2、二级公路新增*公里,较去年增长4.8个百分点。

3、今年计划实施路面大中修项目总计里程**公里,实际完成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142.187公里,完成投资1.24亿元,完成省局下达计划的107.3%,完成公路预防性养护21.84公里,完成投资387.4万元。

4、年平均优良路率82%,其中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89.4%。

5、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为“零”。

6、未出现违反廉政、超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故。

(二)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争资立项成效显著

今年,我局积极抓好争资立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向上争取中央车购税项目7个,大中修项目16个,共计23个,建设里程327.05公里,总投资**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946亿元,其中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4.97亿元,国家发改委补助资金1.2亿元,争取大中修资金7764万元,地方需自筹资金**亿元。省公路局批复**年工可项目6个,建设里程69.06公里,建设总投资11.03亿元,拟申请中央车购税投资1.48亿元,地方需自筹资金9.55亿元。其中公路升级改造项目4个,建设里程52.86公里,建设投资10.64亿元,路面重建项目2个,建设里程16.2公里,建设投资0.39亿元。

2、攻坚克难推进项目

我局狠抓公路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力度,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1)扎实推进续建项目。续建项目共有3个,具体如下:省道*至戴坊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全长28.4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0.992亿元,上级补助资金0.426亿元,目前已完工;省道315峡江至万福公路莲花形至万福段改建工程,路线全长18.2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0.4678亿元,上级补助资金0.273亿元,目前已完工;青东公路二期江口至新圩段建设项目,全长39.1公里,总投资1.6亿元。目前已完成路基土石方、桥涵工程、垫层,水稳层完成50%。预计春节前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2)狠抓开工项目。今年开工项目共有6个,具体如下:

*国道吉安中心城区改道暨永和连心大桥工程项目,该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项目路线全长约25.04公里,建设总投资约9.36亿元。目前,该项目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75%,永和连心大桥桩基完成80%,完成桥墩承台60%。预计春节前可完成路基工程、永和连心大桥完成桥墩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

*国道螺溪至永阳、茅坪至浬田改建工程,路线全长28.2公里,总投资1.72亿元,于今年6月开工;

*省道遂川横店至高坪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公里,总投资*亿元,于今年*月开工;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大广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工程,全长17.95公里,于今年5月开工,预计春节前垫层通车;

永新宜拿线仰山至石桥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3.53公里,于今年7月开工,预计*年9月完工;

安福X579章庄至严田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17.45公里,总投资*万元,于今年11月开工,预计*年5月完工。

(3)力争开工项目。力争开工项目1个:省道223石镇线古县至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62.15公里,总投资3.5亿元,力争春节前开工。

(4)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力度。按相关制度和程序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组织对项目的施工图进行评审,规范工程质量体系建设,严把工序质量检验关。根据《吉安市公路局工程建设月度考核办法》,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监理施工单位履约情况和财务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整改意见及处罚措施。按照市治工办的部署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平台监督工程建设。

3、加强管理提升形象

在主攻项目的同时,我局切实抓好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积极推动管理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

(1)稳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一是开展“抓路容、保路况、促管理”劳动竞赛活动。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机构,确保高位推动竞赛活动。竞赛活动以“比路况、比管理、比干劲”为主要内容。7月12日在*召开了科学养护工作现场会。10月*日,在某县召开了“抓路容、保路况、促管理”现场会,掀起了劳动竞赛活动的高潮。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促进公路路况明显提升。

二是切实抓好水毁保通和灾害防治工作。今年以来雨季长,雨水多,我局管养的公路遭受极为严重的水毁,发生塌方118处,多数路段路基路面损坏、路树折断,水毁造成经济损失约4.14亿元。我局积极主动进行抢修,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水毁抢修投入资金7071万元,共清理坍塌土石方29.62万立方米,修复防护工程1.64万立方米。完成了国道*、永睦线灾害防治工程6.525公里,完成投资1707万元。

三是积极做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105国道、319国道、*新戴线、省道315峡万线、省道223石镇线、县道848长拿线安保工程,共计192.5公里,完成投资2754万元。组织实施了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强对危桥的定期监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障桥梁通行安全。完成危桥改造7座,完成投资1071.16万元,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计划任务,其中投入544万元对恩江大桥进行了危桥改造。加强桥梁养护,对二类以下技术状况桥梁进行预防性养护,采取限载、限行和安全防范措施,延长使用寿命,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向市政府建议对井冈山大桥进行交通管制,全天候实行限高、限载、限速,严禁货车通行,确保桥梁安全。

四是积极抓好公路绿化工作。今年共投资*万元栽种常青树*株,湿地松**株,灌木23181株。

(2)着力强化公路路政管理

一是加大路政执法工作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路政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开展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印发了《吉安市公路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整治公路沿线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违章搭建,乱堆乱放等行为。共清理占路堆积物403处2582m3,查处违法建筑15处341m2,拆除非公路标志160块,清理摆摊设点12处,审批行政许可项目78件,查处损路赔偿案件161起,收取路损赔(补)费119.56万元。开展了货车不规范装载专项整治行动,对安福、吉水、遂川等地的部分干线公路上的货运车辆不规范装载进行专项整治,查处货运车辆抛洒、污染公路的行为,纠正不规范装载,切实保障公路安全与畅通。共查处、纠正货车不规范装载443辆,罚款18.3万元。

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二是加大公路治超工作力度。按照依法严管、规范行为、标本兼治、科学治超的方针,加强与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不断完善路面执法治超协作机制,查处车辆超限超载。做到从拦车检查、称重、卸载到处罚各个环节严格依法合规。共检查货运车辆17370台次,查处1053台次,打击“非法改装”车辆82台次,转运货物4976吨,卸载货物850吨,共处罚款206万元。通过治理,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的行为得到初步遏制。公路得到有效的保护。积极做好八都治超站的建设工作,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

三是强化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公路路政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荣获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局“全省路政大练兵大比武”队列操竞赛二等奖和业务技能竞赛三等奖。召开会议部署迎接国家干线公路网监测检查工作。对现有路政执法人员进行梳理,要求所有执法人员重新上报,重新审批。组织路政执法人员50人次参加省局、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行政强制法》培训班,每周组织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通过组织培训和自主学习,增强了路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执法水平。

(3)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机务管理

今年,我局进一步重视安全生产和机务管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为“零”,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

一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重点加大了对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公路在建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保障安全设施投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施工操作规程,做好施工交通疏导,加强工程施工检测,严密防范坍塌、车辆伤害、爆破、高处坠落等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督查和经常性巡查,有力保证了公路施工安全。

二是加大公路安全宣传力度。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公路安全宣传活动,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共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23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以安全员、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5月8日和*月12、13日,我局分别举办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并下发了安全知识学习资料。6月份,我局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三是扎实做好了雨季汛期公路安全工作。在汛期,我局组织督查组对市养公路和危桥险路进行检查,重点对易发生泥石流、塌方、落石等危险路段和桥涵边坡进行密切监控,6月下旬实行24小时防汛抗洪值班和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保证信息畅通,确保及时发现和排除灾情险情。

四是积极开展机务考核,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设备台账及技术档案,与各分局都签订了责任状,全年筑养路机械完好率97.4%,运输车辆完好率95.2%,年检合格率84.6%。

(4)积极推进规范化管理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制度的贯彻执行。出台了《**市公路局日常养护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和《**市公路局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暂行管理办法》(试行),经过严格的贯彻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养护管理和路面大中修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日常综治工作,夯实综治工作基础,强化综治工作宣传力度,综治宣传上稿100余

(1)国道*改建工程,路线全长14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修建,估算总投资*亿元;

(2)峡江樟吉高速连接线改建工程,路线全长*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修建,估算总投资2.86亿元;

(3)省道*永丰汉下至南坑口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全长34.32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估算总投资*亿元;

(4)省道*改建工程,路线全长*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估算总投资2.2亿元;

(5)国道*改建工程,路线全长5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修建,估算总投资1亿元。

2、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1)新开工工程项目

*年公路新开工项目2个,建设里程80公里,建设总投资6.6亿元。具体如下:

省道*石镇线古县至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公里,总投资3.6亿元。

朱北公路南岸村至江子头段改建工程,全长*公里,总投资3亿元。

(2)续建工程项目

续建项目6个,具体目标任务如下:105国道吉安中心城区改道暨永和连心大桥工程项目计划*年完工;*螺溪至永阳、茅坪至浬田改建工程,路线全长28.2公里,总投资*亿元;322省道遂川横店至高坪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49.69公里,总投资1.76亿元;大广高速公路遂川连接线工程,全长17.95公里;永新宜拿线仰山至石桥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全长*公里;安福X579章庄至严田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计划*年11月完工。

(3)切实抓好大中修工程

*年,计划大中修里程100公里,投资1.26亿元。

(4)切实抓好公路日常养护和管理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路况水平。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创新我市公路建设模式。借鉴其它地方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对公路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尝试采取合作、合资、BOT等多种方式,争取社会力量对公路建设的支持,努力破解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2、深化公路部门内部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全员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公路行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

3、按时序进度抓好工程建设。我局将按照工作部署加强跟踪调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实施好各项工程,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别是要打好105国道吉安中心城区改道暨永和连心大桥等重点项目的攻坚战,同时扎实推进其它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4、抓好路面重建和大中修工程。继续加大养护工作力度,提升我局管养的公路路况水平。要认真做好水毁路段的路况恢复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水毁遗迹。利用晴好天气抓紧实施路面重建项目施工。

5、加大路政管理工作力度。统筹运用多种执法手段,适当增加固定治超站点,灵活运用治超执法车进行流动执法,形成严密的治超网络。加强各执法部门信息的互通与共享,深入开展治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行动,明确各自执法权限,加强配合协调,严厉整治超限超载等各类损路毁路危害公路桥梁安全的行为,始终保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高压态势,遏制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成效。

**年**月**日

(编辑:新新)

第二篇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株洲办实事抓落实为加快建设》

办实事抓落实为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君文

2011年9月23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我市胜利走过60年辉煌历程,站在“十二五”新的发展起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科学谋划未来,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和市纪委领导班子,动员全市上下办实事、抓落实,为加快建设“两型”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株洲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认真贯彻省委“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紧扣“保二争

一、科学跨越”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五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紧扣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四个翻番”:GDP由2006年604.9亿增加到2010年1275.4亿,增长1.1倍;财政收入由52.5亿增加到130.9亿,增长1.5倍,

近3年就翻了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8.5亿增加到426.7亿,增长1倍多;固定资产投资由203.2亿增加到808.5亿,增长3倍。株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二,中部非省会城市排名由第8位上升到第1位,全国城市排名由73位上升到64位。五年来,不仅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全面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12.5:51.1:36.4调整为9.5:54.5:3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4%。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醴陵、攸县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十强县”,醴陵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部“十强”,其他县市区都有较快增长。全市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引进外资项目299个14.93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1137个546.9亿元,神农城、湘江风光带、职教大学城、华强文化产业基地等百亿工程有力推进,北汽株洲基地20万辆整车项目正式出车,二期30万辆整车项目已经启动,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发动机、风电产业、攸县煤电一体化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启动。“5115”工程强力推进,近三年年销售收入过100亿、过50亿的企业分别由1家增加到3家和4家。唐人神、天桥起重、旗滨集团三家企业成功上市。轨道交通、服饰、汽车、陶瓷产业集群年产值分别超过400亿、300亿、200亿、200亿。

过去五年,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四创四化”让我们这座工业城市更优美、更靓丽。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今年还有望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数字化,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179条,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5.5万,城市化率达到56%,高于全省10.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大栽树、栽大树,新增改造绿化面积1689公顷,城市绿化率达到50%,提高14.2个百分点。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成治安防控、智能交通、数字城管“三大平台”。狠抓节能减排,推进城乡环境同治,万元GDP能耗下降21.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0.8%,主要污染物排放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突出湘江污染综合治理,投资7个亿建设9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5个亿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湘江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标准。拆除烟囱320根,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7.7%。炎陵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入选“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攸县城乡环境同治经验在全省推广;涌现云田、松西子、仙庾等一批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第7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成功筹建湖南工业大学,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规划展览馆和体育中心、广电中心投入使用,神农大剧院明年可投入使用,圆满承办省十运会和省艺术节、省旅游节。人口与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成为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连续5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着力推进“两型”示范建设,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投融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云龙、天易、清水塘3个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成功创建2个国家4A景区、5个国家3A景区,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1.4倍和1.5倍。

过去五年,民生民利显著改善。集中财力,办好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0%。群众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43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8元,年均增长15.1%。就业更加充分,新增城镇就业25.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保障更加有力,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区城乡低保统筹,保障线标准由2007年的170元提高到330元,五险七项参保人数达320万人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72%。新建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1.96万套102.1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5076户25.6万平方米,建成农村安居房5812栋,完成农村安居房改造6476栋。就学更加方便,市区新建学校16所,新增学位1.35万个,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52所,创建合格学校326所。就医更加实惠,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价格零差率,就诊药品费用下降48%,投资近9亿元的市中心医院年底前可建成使用。出行更加便利,武广高铁和长株、醴潭、衡炎高速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着力推进通畅、通达工程,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全

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公交票价全部由2元降至1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成为在全国做得最好的试点城市。

过去五年,党的建设显著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涌现了兰才干等一批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强市,在中组部选人用人公信度民调测评中,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反腐倡廉成效明显。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权力,人大代表切实履行职责,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贯彻党委决策,突出第一要务,坚持依法行政,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政协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促进了社会和谐。各民主党派与市委同心同德,肝胆相照,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驻株部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国防教育、党管武装和人防、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连续4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政法综治部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夺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三连冠”、全国综治工作“四连冠”,连续两次获得“长安杯”。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服务全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统战工作致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助推发展,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第三篇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湘醴支线运行承包合同(最新)》

目录

合同

一、附件A:湘醴支线运行管理方案

二、附件B:承包商提供的工作任务清单和内容要求

三、附录1:记录表格

四、附表1:湘醴支线运行管理承包商包干费用项目

五、附表2:湘醴支线运行管理公司应承担费用项目

六、附表3:湘醴支线运行管理承包商人员费用构成

湘潭—醴陵天然气输气管线

运行管理和服务合同

目录

第一条:定义和解释.................................4

第二条:服务内容...................................5

第三条:服务报酬...................................7

第四条:工作期限...................................9

第五条:双方代表...................................9

第六条:公司权利和义务............................10

第七条:承包商权利和义务..........................10

第八条:付款程序..................................11

第九条:不可抗力..................................12

第十条:合同终止..................................13

第十一条:保密....................................13

第十二条:争议....................................14

第十三条:适用法律................................14

第十四条:联系方式................................14

第十五条:合同有效期及其它........................15

本合同由(以下简称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以下简称承包商),于2007年4月在长沙市签署。

○鉴于公司已投用的湘潭—醴陵输气管线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

○鉴于承包商愿意承担和完成湘潭—醴陵输气管线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并确认其拥有实施和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须的人员与能力。

为此,双方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双方一致同意下述条款。

第一条:定义和解释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一、定义

本合同所用的下述名词和术语,除非根据上下文有其它明显含义,其定义为:

1、“合同”指由公司与承包商签订的关于湘潭—醴陵输气管线运行管理和服务合同,包括本合同以及合同谈判和履行中双方往来的传真、信函及签订的备忘录和变更单等。

2、“日”指日历日。

3、“公司所在地或工作现场或当地”:湖南长株潭地区。

4、“湘醴支线运行管理方案”指承包商根据本项目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要求、公司的组织机构以及本行业惯例编制的应用于本项目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手册和方案等。

5、“本项目或本工程”湘潭—醴陵天然气输气管线。

二、解释

1、公司代表在任何时候的失误,或未严格要求承包商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和条件,并不意味着公司放弃要求承包商重新严格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和条件的权力。承包商不能因公司要求重新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和条件而要求公司增加费用。

2、公司行使或不行使本合同规定的某些权力,并不意味着公司放弃这些权力,也不影响公司根据本合同行使其它权力。

3、本合同中的任何用词不当,词语错位,多字或少字,并不影响本合同其他部分的原意,不影响本合同的完整性,也不能因此减少承包商的责任。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第二条:服务内容

承包商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长输管道生产操作的需要为公司编制输气管道运行及生产运营管理应该编制的制度、方案、手册等(另行提供);并为本项目提供运行服务及日常维护,以保证本项目安全运营,做好与华中天然气管道公司(以下简称上游)及醴陵中油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下游)的衔接工作,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设立机构

明确承包商在当地建立的机构,并向公司提供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资质。根据机构的编制制订考勤管理制度、休假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安全会议、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压力容器、安全防护、消防器材、特殊工种和上报报表等基础资料台帐和管理办法,制订站场和线路的应急预案及其他制度。

第四篇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湖南省交通概况》

湖南省交通概况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南,唐朝广德年间开始得名,又因湘江为境内最大河流而简称湘。湘江流域曾盛植芙蓉花(莲花),唐诗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毛主席诗词中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名句,故又有“芙蓉国”的美称。全省总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逾6900万。省内行政区有13个省辖市,1个民族自治州,122个县(市、区)。

湖南是中部省份,“东连西接,

南通北达”,多条国省主干道在此交

汇,具有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十

一五”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在省

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2008年特大低

温雨雪冰冻灾害,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超额完成了规划投资任务,交通成为“十一五”湖南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成为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行业。

交通投资创历史新高。五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31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1%,为“十五”的3.4倍,超额696亿元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规划投资任务。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36亿元、路网改造417亿元、农村公路405亿元、站场39亿元,分别为规划投资的152%、142.7%、124.9%、117.9%,与“十五”同比分别增长311%、107%、262%、127%。“财政投、银行贷、社会筹”的多元筹融资机制为“十一五”交通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五年共筹集资金1802亿元,是“十五”的3.4倍。其中签署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合同19个,合同金额1435.92亿元,是“十五”的4.18倍。2010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

资811.9亿元,超额61.9亿元完成了计划任务,是历史年度投资最多的一年。

高速

公路跨越

式发展。五

年新开工

53个项目

4457公里,

是“十五”

的5.7倍,

超过2005

年以前开

工里程的

总和。长潭

西、醴潭、邵怀、怀新、常吉、韶山、邵永、衡炎、长株、衡邵10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98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86公里,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高速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形成了半小时高速通勤圈。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总里程达到6450公里,历史性地进入全国前列。建成通车的“一纵五横”高速公路网辐射全省65%的县市区、70%左右的人口。以高速公路为标志,我省交通已全面开启高速时代。

农村交通发展成为突出亮点。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4.8万公里,其中县到乡镇公路12365公里,建制村通畅、通达工程109790公里、24013公里。新增通水泥(沥青)路乡镇731个、建制村27846个。全面完成“十一五”部省共建协议主要指标。2010年建成21000公里,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为民办实事农村公路目标任务。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5822公里,其中县道29356公里,乡道55741公里,村道100725公里,专用公路749公里。实现了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99.83%的乡镇和81.5%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100%的乡镇、85.9%的建制村通客班车。农村交通成为农民群众最欢迎、最满意、最受惠的“民心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路网改造取

得历史性突

破。五年建成

里程3144公

里,相当于

“十五”的

3倍;在建

里程3434

公里。2010

年建成

1453.5公

里,建成和

在建里程

4887公里,

创年度在

建、通车里

程历史新

记录。洞庭

湖区桥梁

通畅工程全部建成通车。长株潭城际快速通道芙蓉大道一期、红易大道建成通车,芙蓉大道二期、天易大道、洞株路、铜霞路在建,芙蓉大道三期开工在即,长株潭“交通同城”迈出坚实步伐。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227998公里。五年新增公路里程139798公里,其中新增二级以上公路3745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较“十五”末增加28.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从“十五”末的41.6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105.8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结构明显改善。

运输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五年建成二级以上汽车客货运站43个、农村客运站1265个。五年新增1000吨级航道90公里,3000吨级泊位3个,1000吨级泊位26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0万吨。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洞庭湖区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公路航道通行条件显著改善,五年养护投入133亿元,是“十五”的2.2倍。车船运力快速增长,2010年底全省营运汽车、运输船舶达47.4万辆、198.4万总吨,比“十五”末分别增长80%、109%。五年新增道路客运班线1837条。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五年年均增长6.2%、7.3%、13.7%、23.4%,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27.9%和12.4%。2010年底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分别占全社会的95%、95.4%。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受了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支援四川抗震救灾、防汛抗旱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2010年岁末成功应对了暴雪冰冻灾害,保证了全省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通。

交通改革纵深发展。抓住成品油税费改革机遇,建立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事财统一、权责对等”的新型交通体制机制,变交通运输厅一级预算管理为交通运输厅与市州交通专项资金分级预算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大办交通的积极性。各级都搭建了新的交通融资平台,省新组建了公路建设投资公司、湖南高速公路投资集团公司。成品油税费改革中,取消了公路养路费等六费,撤销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146个收费站点,完成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及里程的审计、锁定。全省30300名涉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交通规费征稽人员顺利转岗,省组建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水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厅直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公路管养体制和交通运输系统企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十二五”仍是湖南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是“十二五”湖南交通的主旋律,建设和管理并重是主要推进方式,打造“两型”交通是主要战略方向。按照“创和谐新局面,登发展新台阶,上服务新水平,树交通新形象”的总体要求,“十二五”建设规划目标为:总投入规模约4500亿元。建设重点:投资30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6334公里,建成通车4887公里;投资780亿元,建设干线公路15090公里,改造危桥559座/28879延米,实施安保工程12854公里、灾害防治工程1250公里;投资47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85000公里;投资8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109个,新建二级以上汽车货运站(含物流中心)68个、农村客运站65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0000个;投资145亿元,重点推进湘江、沅水、澧水大通道和岳阳、长沙等7个重要港口建设,开工建设岳阳城陵矶综合枢纽;投资20亿元,加快科技信息化等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第五篇株醴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湖南醴茶高速路面考察报告》

湖南省醴茶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考察总结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

醴茶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考察总结

一、工程概况

醴茶高速公路是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一纵平江至汝城高速公路的一段,起于醴陵市板杉乡,设置枢纽互通与醴潭路相接,顺接浏阳至醴陵高速公路,经醴陵市西面至神福港镇跨渌水到达黎家冲,设置互通连接S313和醴陵市,往南经嘉树、泗汾至船湾跨G106和醴茶铁路后,进入攸县境内,经攸县皇图岭、湖南坳、钟佳桥、莲塘坳到达菜花坪镇,进入茶陵县虎踞镇,在虎踞镇跨G106和醴茶铁路、经银湖村、合湖村到达终点平水镇五峰村,设置平水枢纽互通与衡炎高速公路主线桩号K61+370相接。主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105.248km,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m,全线设置了板杉(枢纽)、黎家冲、嘉树、泗汾、皇图岭、酒埠江、钟佳桥、攸县、菜花坪、平水(枢纽)互通立交,设置监控分中心1处;设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匝道收费站8处。全线共划分15个土建施工合同段,4个路面合同段计划2012年12月竣工通车。湖南省醴茶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业主,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北京建达道路咨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交通勘察规划设计院分段设计。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负责所有机电工程(监控、通信、收费系统)的设计,湖南省金禹水利水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跨河

二、工程数量1、第31合同段

水稳混合料基层总量约57万吨,沥青混合料总量约29.8万吨。全线计划2012年12月完成。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

三、计划设立拌合场位置1、第31合同段

根据路面工程数量和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拟采用600型水稳拌合机和4000型沥青拌合机。

计算工期,水稳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施工,2012年9月完成,施工6个月;沥青从2012年6月开始施工,2012年12月完成,施工6个月。按照拌合数量计算拌合设备数量,见下表。

通过计算,要保证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考虑到有可能增加水稳底基层工程量,全线需配置2台600型水稳拌合机,1台4000型沥青拌合机。根据现场的初步考察,全线计划拌和场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说明:拌和场不能考虑服务区位置,应优先考虑立交和有石灰石资源的位置。由于目前对红线的了解不全面,而且征地没有落实,最终拌和场位置的确定还需要进一步根据现场条件考虑确定。四、材料

设计文件要求水稳层主要材料为石灰岩碎石和32.5水泥。沥青中、下面层主要碎石材料为石灰岩碎石,上面层为玄武岩碎石,普通沥青、改性沥青和玄武岩碎石估计为甲供(业主还在落实中)。材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