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全生产治理知识》考试大纲
详细内容
一、考试目的
考查专业技术职员运用安全生产治理基础理论和方法,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制定安全制度和规程,规范从业职员作业行为,增强安全治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进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猜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进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水平,进步把握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的能力,进步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1.安全生产治理基本理论。把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题目,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2.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把握我国现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以及监管监察的内容和要求。
3.安全生产标准化。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开展企业安全现状评估,策划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方案。
4.安全评价。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开展安全评价的前期预备工作,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的技术和治理对策措施建议,参与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5.安全文化。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标准,评估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协助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6.重大危险源治理。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建档和备案,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治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治理,编制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和修订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8.安全生产投进与风险抵押金。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投进需求,协助编制企业安全生产用度使用和治理计划,协助缴存和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9.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监视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开展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和施工安全监视治理。
11.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运用相关标准和技术措施,开展特种设备的使用治理和检验检测,制定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分析特种设备常见事故的原因,采取事故预防控制措施,处置特种设备常见事故。
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案,评估教育培训效果。
13.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检查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提出治理方案,统计分析和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4.职业危害预防和治理。运用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评价方法,检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告知和申报职业危害,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控制措施,选用个体防护装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15.劳动防护用品治理。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选用和验收劳动防护用品,监视和指导从业职员正确使用。
16.相关方安全治理。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识别相关方活动事故风险,制定企业承包和租赁活动中相关方安全治理制度,采取相应治理和控制措施。
17.应急治理。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需求,协助建设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评估演练效果。
18.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运用事故调查技术和方法,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取证、原因分析、性质认定,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19.安全生产统计分析。运用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以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产安全事故、职业危害的特点与规律,制定防范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