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佛山企业“3c”认证进度的原因
详细内容
我国首批实施的19大类132种产品“3C”认证,这19大类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照明设备、电线电缆、低压电器、汽车等产品,其中只有三四类产品与佛山产业关系不大。然而,距强制性认证的日期已过1个多月,有关部门表示,“我市还有二成多产品未取得此项认证”。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未取得“3C”认证的企业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为何有如此多企业没有进行认证?其中的障碍在哪里?
没有认证痛失订单
佛山市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例,该企业没进行“3C”认证,一家老客户来采购商品,与往不同有所不同,采购商第一句话是“产品有没有‘3C’认证?”当获知该企业还没有“3C”认证时,掉头就走了,该企业为失掉一笔大订单懊悔不已,当日即派员到市质监局咨询认证事宜。
“3C”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的缩写。为适应我国入世以及兑现入世的承诺,国家质监总局于2001年底便颁布实施此项认证,要求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但考虑到此项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便把时间一直延期。后规定,凡是没有认证的产品,均不得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佛山市质监局产品质量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春才说,“3C”认证实际上是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认证和长城认证两证合一,国际上对“3C”是互认的,是个国际通行标准。
由于该项认证是国内对产品的一种质量保证承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行业内一些不按标准生产、没有工艺和科技作保障的“山寨工厂”的一种清洗,进而在全行业内进行一次洗牌。
影响认证的三种原因
许春才说,从现在佛山进行“3C”认证的企业来看,那些规模较大、运营较规范的企业认证较为积极。而一些厂家产品如果销售目的地只在本地,认为只要对方认可就行的企业,认证则少。同时,这样的企业赢利水平也有限,态度自然不甚积极。
其次,“3C”认证的价格之高,也令部分企业望而却步。我们从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费收费标准》上发现,即使是最普通的电线的检测费一项也要2380元,而一个摩托车整车检测则要三四万元,一个电饭锅则是1.1万多元。除此费用之外,每项产品的检测还要申请费600元,以及对工厂审查的费用。这些林林总总的费用加起来,少则上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据了解,"美的"为进行“3C”认证,共花费数百万元之巨。
“这样一大笔开支,对于一些利润并不丰厚的企业来说,实在是很高的费用,这是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对认证敬而远之的主因。有可能一个认证费用就是一个中小企业一年利润的全部。”业内人士分析说。
事实上,许多企业也有申请认证的意愿,但一说到价格,便不由得吐了吐舌头。“这种价格壁垒,会使一部分企业干脆心存侥幸心理,但实际上接下来的认证市场大检查,使得没有‘出生证’的产品全部清理出场,到时局面的尴尬不言而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质监人员说。
此外,认证时间之长,程序之复杂也是部分企业对认证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比如一个佛山企业要进行认证,它得经过以下过程:企业向市质监局提出申请、申请合格拿出申请材料、根据产品在国家9个认证机构之中选择相对应的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认证机构指定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认证中心安排工厂审查,最后再到发证,前后共有9个步骤。如果一切顺利,产品结构也较为简单,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以上。
长远来看必须认证
尽管有一些客观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认证产生不利,但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必须积极地进行“3C”认证,许春才如是说。
据了解,此次“3C”认证其间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手续,虽然较为琐碎,但是检测审查内容却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艺包装、环保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上可以理解为对企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好比请了一个专家团对企业今后的生产进行了一次指导性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