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误区>大学生就业须防四大“心理误区”(一)

大学生就业须防四大“心理误区”(一)

详细内容


2009年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87%,但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

做好心理准备和调适是择业前的必备“功课”。

沈阳市人才市场组织举办 “促进大学生就业活动月”

  讯 来到3月,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又开始进入高峰期,在沈阳,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场面火爆。

  然而,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不小。据省教育部门介绍,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达到24.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也是高度关注,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并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服务与引导。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需要各界施以援手,同时还需要大学生努力调整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近日对我省近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心理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就业目标定位不准确、过于理想化、心理期望值过高等心理误区。

  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些心理倾向,无疑加大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应该说,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战胜自己、树立正确择业观是第一关。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

  3月9日,沈阳人才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活动月拉开了帷幕。在首场招聘会上,90家用人单位进场,共提供岗位2956个,吸引了4200余名求职者前来应聘;3月12日,辽宁省首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举行,137家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前来参会,5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来寻找就业岗位。

  “今年,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说,“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达到24.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 ”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 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对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及边缘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施政府兜底安置政策。

  刘铸向记者介绍说:“从2007年到2009年,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发放了就业援助资金 4100余万元,为我省4.4万名贫困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就业援助。今年我省还将继续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重点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就业援助项目。 ”

  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据介绍,2009年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这样一个数据,是政府在特殊形势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教育部门与各高校超常规推动、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