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作指导>撅起来挨打现代

撅起来挨打现代

详细内容

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1、中国近现代史的概念定位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多少年?()

A1860年

B1949年

C1840年

D1919年

正确答案:C

2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A民主化

B工业化

C市场化

D信息化

正确答案:A

3中国近现代史就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正确答案:×

1.2、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建设

1下面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分类?()

A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C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D中国古代史

正确答案:D

2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就是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问题。()

正确答案:×

1.3、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基本线索

1近代中国哪个阶级最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正确答案:C

2下面哪一项不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国家富强

D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D

3下面哪一项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B满清与汉族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D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

正确答案:C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1.4、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1下面哪位人提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

A王维

B王国维

C毛泽东

D习近平

正确答案:B

2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专门去学习。()

正确答案:×

1.5、跟毛泽东学读书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谁说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大钊

D鲁迅

正确答案:D

2下面哪部书是毛泽东阅读次数最多的书?()

A《资治通鉴》

B《史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正确答案:A

3《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正确答案:√

2.1、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一)

1中日甲\u0acf午战争发生于哪一年?()

A186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36年

正确答案:B

2“旅顺大屠杀惨案”的制造者是哪个国家?()

A德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正确答案:C

3188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的领土上进行。()

正确答案:√

2.2、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二)

2.3、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一)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投资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C

2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人在中国()设立的。

A北京

B天津

C武汉

D上海

正确答案:D

3胶济铁路是德国人在侵略中国时建造并控制的。()

正确答案:√

2.4、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二)

2.5、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侵略

1()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2以下哪一项不是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A虎门销烟

B组织洋枪队

C镇压义和团

D镇压反洋教的斗争

正确答案:A

3《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正确答案:√

2.6、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名言。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正确答案:C

2香港回归中国是在()年。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正确答案:D

3从资本—帝国主义行为的客观结果来看,殖民侵略实现了落后地区走向现代化。()正确答案:×

3.1、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程

1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击退法舰的人是谁?()

A冯子材

B邓世昌

C林则徐

D刘铭传

正确答案:D

2台湾\u0ab4是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割让给日本的?()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正确答案:D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发生于多少年?()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

正确答案:B

4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刘铭传。()

正确答案:×

3.2、反对瓜分中国的图谋

3.3、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常备军大约有多少人?()

A2万

B20万

C40万

D80万

正确答案:D

2毛泽东总结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因为什么?()

A科举八股制度

B外国势力强大

C经济技术落后

D没有领导核心

正确答案:C

3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提督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正确答案:√

3.4、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下面哪一阶级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的社会第三等级?()

A资产阶级

B城市贫民

C农民

D教士

正确答案:D

2“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谁说的?()

A毛泽东

B斯大林

C邓小平

D周恩来

正确答案:B

篇二:《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

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

一.名词解释

1.《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战国史料;纵横家思想

2.《谏逐客书》:秦国李斯;人才制度;养士之风;吕不韦;郑国渠事件

3.唐宋八大家: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中国古代第二个写作散文的高潮

4.契诃夫: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批判现实主义,尤其以短篇小说知名,代表作举例

5.李斯:法家代表人物;秦相;谏逐客

6.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拜福楼拜为师,成名作《羊脂球》,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短篇小说之王”

二.古文翻译。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如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略

三.简答题

1.阅读分析茅盾先生的《香市》,请简析“香市”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色?

“香市”是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主题思想:大革命后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中国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农民的贫困。写作特色:即小见大;对比反衬;场面描写

2.莫泊桑在著名的短篇小说《米隆老爹》中,在短篇小说写作的艺术上,有哪些重要特色?举小说中实例进行分析

一、倒叙手法;二、叙述人称富于变化(一三人称转换);三、肖像描写;四、细节描写;五、个性化的语言

3.谈谈韩愈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主张(略)

四.阅读分析题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

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主要在谈论什么问题?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哪两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3.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一)1.这段文字出自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作为一代名将,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

2.对比手法,性格、治军方法、各方面对他们俩的评价

3.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略)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1.这段曲辞出自哪部戏曲?对这部作品作简要介绍。

2.这段曲辞主要讲了什么事?景物描写在这段曲词中有何意义?

3.谈谈你对女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二)、1.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2.相国千金崔莺莺和落魄世家张生的爱情故事,借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3.古典女性对爱情的积极追求,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

五.论述题(选做其中一道,字数不少于600字)

1.《宝玉挨打》一节所展示的贾宝玉与其父贾政之间以及贾府内部诸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谈谈你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结合所学课文《断魂枪》,谈谈神枪沙子龙的矛盾性格,以及老舍先生在这部小说里,试图表达中国(广义上包括整个东方世界)传统文化“西方化”的浪潮中、在现代社会遭遇的怎样的危机?

3.通读《李将军列传》,联系西汉历史,谈谈你对李广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认识。

4.结合《宝玉挨打》,谈谈你对《红楼梦》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认识。(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题(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金融资本是(A)

A.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的资本形态。

B.银行垄断资本。C.工业垄断资本。D.一般的资本。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C)。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4.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

A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

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

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

6.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

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0.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11.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D)

A.垄断消灭竞争。B.垄断产生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

C.竞争减弱。D.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竞争更加剧烈,更加深刻,更带有破坏性。

12.跨国公司是(D)

A.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组织B.国际卡特尔。

C.在流通领域结成的国际垄断同盟。D.新科技革命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13.资本输出的基础是(B)、

A.大量的“过剩资本”B.垄断。

C.许多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并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

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

1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撅起来挨打现代}.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1.生产关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2.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D)。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

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D)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A)。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2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A)。

A.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8.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B)。

A.资本积聚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C.资本集中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C)。

A.矛盾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

3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B)。

A.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3.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4.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D)。

A.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发家致富B.资本家靠节衣缩食发家致富

C.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D.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

3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

3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撅起来挨打现代}.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3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3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3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40.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C)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DC)。

A.德国古典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E.空想社会主义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