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钓黄鳝教学
详细内容
篇一:《好的黄鳝钩子是怎么炼成的》
好的黄鳝钩是怎么炼成的
今天有空给大家讲解一下黄鳝硬钩的大致制作过程,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一个好的黄鳝钩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一步,是选材,制作黄鳝钩比较好的材料是高碳钢丝、老伞骨(此物可遇不可求)、砖厂切转钢丝、穿线钢丝(五金店有售)、自行车辐条等,其中以高碳钢丝直条为佳,不需进行调直处理就可使用。另外,工具也比较讲究,老虎钳是主要的弯钩工具,必不可少,尖嘴钳可以用于小钩的弯制,也需要备一把,锉刀也是必须的,可以用作钩尖细节处理之用,砂纸也是必备之物,用作后期打磨,也分粗磨和抛光两步,粗磨用的砂纸最好在1000~2000目,抛光则最好是3000~5000目
第二步,就是钩条粗磨了,首先将钩条剪成想做的钩子长度(适当长些,以免一次不成功需要剪掉钩尖重来),选择合适目数的磨石(建议400~800目为宜)进行打磨
钩尖需要磨到成锥型才算到位,此处耗时与钩条粗细有关,1.4的差不多5~6分钟即可,
1.6的钩条,本人平均耗时就要8~10分钟了,2.0的就更长;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弯制了,此处,我一贯是用老虎钳进行弯制的,用的是老虎钳最前面的一个面,可以防止在弯制过程中把钩尖钳坏,也有朋友是用老虎钳的牙齿部位卡住钩尖进行弯制的,这个主要还是看个人的习惯,原则是方便弯制又不伤到钩子为准。此步骤耗时较短,但却是最为关键的,一般1、2分钟就可完成,但是也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弯制失败,就只能剪掉重来;
第三步如果弯制成功,得到了理想的钩型,则可以进行第四步:初步打磨。此处本人使用1200目的进口水磨砂纸,效果杠杠的,此处不同粗细的钩条耗时差不多,基本都在5分钟左右;{冬天钓黄鳝教学}.
第五步,抛光,本人使用3000和5000目水磨砂纸进行2次抛光,一般可以达到镜面效果,此步骤耗时大概也在4、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抛光过程不能遗漏了钩子内弯部分,此处较难打磨,可以将砂纸折叠后扣住钩尖进行打磨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打磨和抛光过程最容易被钩尖扎伤手指(本人已经被扎过无数次了。。。)
完成钩尖的抛光处理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钩尾进行处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弄成直尾、或弯成圆圈或其它形状:
篇二:《钓黄鳝》钓黄鳝
郭超众
放暑假,我们全家去远在江南水乡---安徽的二姨家做客。那里不像我们这里四面环山十分险峻,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山在远方的雾中显得那么秀丽。水塘到处都是,水塘之间一条条小路阡陌纵横。
姨夫介绍说那些水塘里有许多黄鳝,可以钓地。我们决定去试一试。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到一座桥下准备钓黄鳝了。我们先在姨夫的帮助下准备钓黄鳝的工具:把一根白丝线的一端系在一颗大头针的腰上,另一端系一根小木棍方便用手拿,再把蚯蚓穿在大头针上。钓具就做好了。姨夫还告诉我们要先观察水塘里的水洞,把饵放进水洞里,再和钓鱼一样就好。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开始钓黄鳝了。我把蚯蚓放进一个水洞里,开始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水里.没有什么动静。就在我气急败坏的时候,我的钓具开始动了,使劲提起来一看:哎,空欢喜一场.黄鳝没钓着诱饵没了。原来黄鳝非常机警,它看见蚯蚓时,先用嘴碰碰,再开始吃饵,我太心急,没等黄鳝把诱饵全部吞进嘴里就拉钓线,结果诱饵被吃,而黄鳝没钓到。这时细心的爸爸已经钓到了两条。爸爸告诉我,不能心急,要有耐心。我学着爸爸的样子重新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水里"吱"的一声,钓线也一下一下的动起来。我知道黄鳝是钩了,我心里怦怦地跳过不停。使劲向上提.黄鳝在水里拼命挣扎,但大头针被贪吃的它吞进肚子里,越挣扎越痛苦。我和黄鳝大战一番后,终于把它拉上来了。"哇,好大一条黄鳝!"我高兴地蹦来跳去。
这天下午,我们收获颇多。我更高兴,因为我不仅学会了钓黄鳝,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不仅要有耐心,还要讲求方法。不能急于求成.我以后在学习也要这样。
篇三:《钓黄鳝》我的钓黄鳝经验分享!
钓黄鳝的经验分享!
其实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很多介绍关于钓黄鳝的方法,但是我看过后发现对于一人一钩钓鳝方法介绍得很不详细,也有一些错误。我记得去年有位网友好像名叫“事实说话”什么的,在海峡出一个帖子介绍钓黄鳝,介绍得很好也很详细,可惜现在搜不到这个帖子了,如果可以的话请版主帮忙找出来放在一起。
黄鳝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对于我们这个什么吃的都是人工养殖的年代来说,野生的黄鳝是相当的可贵。钓黄鳝一般可以从每年的4月开始到11月结束。可
以选择水质良好的河流,池塘,稻田,水渠等作为钓点。
黄鳝的食用,我一般的做法是红烧鳝筒,鳝筒烧肉,或者拿去菜场请人划出鳝丝鳝背等炒菜椒或洋葱或茭白等也是美味,还有我的拿手是清蒸鳝筒,也可以{冬天钓黄鳝教学}.
和甲鱼一起蒸。夏天补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这里着重介绍钓黄鳝用的器具和技巧。
先来说钓黄鳝用的钩子,一般分2种,一种是很多朋友也提到的,就是绳子和钩(钩一般用钢丝自制,长约5厘米,便于黄鳝吞钩后取出)拴在一起,辅以细竹,把钩子伸入洞中,等黄鳝咬钩后自行吞入,再把黄鳝拉出洞得以擒之。另一种就是相对来讲的硬钩,也是我用的方法,在削好的竹棍上绑好用钢丝做的钩子,钢丝总长约35厘米,直径约1~1.2毫米,钢性好。和竹棍绑好后总长约50厘米。钩子可以做得很漂亮,我最近的一把用了3个下午才完工的。钓法很简单,就是在黄鳝咬钩的一霎那抖腕把钩子送入黄鳝口中深部,再旋转钩子90度钩住黄鳝,或手感黄鳝已吞钩入口,可直接旋转钩子90度钩住黄鳝。说来很简单,但是一个很需要锻炼的技术活。一般很难掌握或不稳定,但熟练后
可谓是不二法术。下面我来介绍一下2种钓法的优缺点。
一般人都会认为软钩钓法有优势如下:
1)以钓曲折的洞
2)黄鳝吞钩后有打转的习惯,软钩不会脱钩
对于第一种情况,确实硬钩钓法需要最少5厘米的直线洞才可以方便的钓到黄鳝。而且这个直线距离越大上钩的概率越高,但对于有经验的钓手,无论如何都有99%的上鱼率。而且确切的说,直线不满5厘米的洞是很少遇到的。对于第二种情况,对付的方法是硬钩可以跟着一起转,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但为什么很多人都提到软钩钓法呢,因为它的技术入门要求比较低,靠黄鳝的自行吞钩来钓,也有一定的上钩率,但从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被动钓法。相对来
说硬钩钓法有很多优点,如:
1)口滑的黄鳝,在开口很小或者被钩伤过后黄鳝一般不会再吞钩,只会试探地
咬,只有硬钩可以钓取
2)护子的黄鳝可以直接钩
3)可以几乎无障碍地随时随地探任何一个洞,这一点很重要,软钩是做不到
的,辅以工具又麻烦{冬天钓黄鳝教学}.
4)钓鳝速度很快,一般从咬钩开始5秒内解决
。。。。。。。。。。。。。。。。。{冬天钓黄鳝教学}.
在农村以钓黄鳝为生的人,都是用硬钩钓法的,可以说,硬钩钓法相当于钓鱼中的竞技钓法,讲究的是速度很效率。我们家的第一个油烟机就是我卖黄鳝后买来的。但是我建议不是专业玩或者新手可以用软钩钓法,上手快,因为有
所获而有乐趣。
对于黄鳝洞,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我的经验是:
1)3量以内的黄鳝洞才会有很明显的洞外痕迹,看上去是标准的黄鳝洞2)3量以上的黄鳝洞鲜有洞外痕迹,而且黄鳝越大洞看上去越是怪怪的
3)河边的石头缝,预制板缝等都是大黄鳝的藏身处
4)田埂,水渠的拐角处,电线杆下要多多留意
5)钓上黄鳝通水的洞要记住,一般位置较好的洞你今天钓走明天又有了
6)你需要一根很轻笔直的棍子帮你拨开草,可以是竹子,我用的是高尔夫球
杆,是我用到现在最好的
。。。。。。。。。。。。。。。。。。。。。。。。。。。。。。。。。。。。。
钓黄鳝的乐趣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只有你去钓了,从洞里把黄鳝拉出来的
一霎那你才会真正领会!
篇四:《钓黄鳝用钩之——亮剑、收剑》用钩之——亮剑、收剑
之前崇明大师提出了"压钩"的概念,初看到这个说法觉得有些荒诞,黄鳝钩是会变形的,压钩有多少可操作性?起鱼只在一瞬间,多这么一个复杂的操作有多少实际意义?会不会反倒增加黄鳝脱钩的概率?
不过虽然对"压钩"操作有所狐疑,但还是在自己钓鳝过程中特地留意了一下自己的操作。本人制作的钩子直径以1.6mm以下为主,自己一般使用1.4mm的钩子作为主战钩,且我的钩型较为内敛,钩尖锋芒不露,这种钩型的特点是中鱼后脱钩率较低(包括我爷爷留下的那个30年老钩也是如此)。在仔细观察和分析自己的垂钓手法后,我发现,虽然我没有使用"压钩"的操作,不过在我下钩时,却在给钩时有一个额外的钩柄下压的动作,这可能是我自小习惯了这样的构型,自然而然也就不自觉形成的给钩是可以下压钩柄以亮出钩尖的一个动作,而在中鱼后钩柄则回复到正常位置,钩子自然绷直发力、起鱼。
有了这个发现后,我就一直在琢磨我和大师在操作上的差异,最近涂涂画画,搞了些理论研究后,终于茅塞顿开,原来我和大师的操作异曲同工,都有各自的道理。之所以操作上有差异,主要还是各自的钩型和钩条直径决定的,大师的钩型钩尖外露,善攻而平于守,本人的钩子,钩尖内敛,善守而平于攻,为了弥补各自钩型的弱点,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操作手法予以弥补,崇明钩钩条较粗,整个钩子刚性良好,人称"金箍棒",这为"压钩操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可通过压钩操作弥补自己钩子不善守的特点(关于压钩的具体操作,参见大师的帖子,这边不多赘述)。阿牛钩钩条较细,整个钩子富有弹性,这就限制了"压钩"这一操作。但是不压钩,还是有别的办法去弥补自己钩型内敛而不善攻的特点,那就是在给钩时刻意下压钩柄,使钩尖相对更外露,更便于刺鱼,我管这个动作叫"亮剑(尖)",而一旦中鱼,钩柄位置立即回到正常起鱼位置,我管这个动作叫“收剑(尖)”,自然绷直钩条、起鱼,一气呵成,过程中不会有别扭的操作,充分发挥了自己钩型的特点,下面以图解的方式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原理:{冬天钓黄鳝教学}.
自小不善画画写字,不要见怪。从以上图解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构型需要配合不同的垂钓手法,还是那句话:屠龙刀有屠龙刀的耍法,倚天剑有倚天剑的出招,不需要拘泥于某种钓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关键还是需要自己在垂钓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篇五:《找鳝洞秘籍》找鳝洞秘籍话说找到黄鳝洞了就成功一大半了。但是很多初入钓鳝界的朋友还是对如何找?在哪里找?有很大的疑问。大家结合置顶帖的黄鳝洞图片和我的文字解说去找黄鳝洞。相信以后你会学会找黄鳝洞。我也一直在学习,在积累经验。如果没有说道的地方希望大家给我回复,活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
1.水稻田现在很多钓友喜欢找的地方,刚插完秧苗一星期后水清以后黄鳝洞很好找,有些大的黄鳝喜欢在田埂一米外的水稻根下面打一个洞。主洞在田埂上留下一个黄豆大一个透气孔,不仔细还不容易找到。田埂上的漏水洞就是黄鳝打出来的。地势低的水稻田黄鳝比较多。6月中旬到7月中旬这一个月是黄鳝繁殖季节,稻田里找到白沫,就找到黄鳝了。稻田里如果有电线杆子,那里会是一个好地方。我曾经在稻田中央的电线杆子旁钓到过斤级巨物。还有一种水泥暗渠。隔一段会有一个方块窨井。那种地方要等到8,9月稻田里面没有水了,黄鳝会回流到这种暗渠里面。这种方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钓点。我今年也有2个视频都是半斤以上的黄鳝。如果你们村周围有100个这种窨井,有百分之20的概率。这种里面钓出来往往都2,3两以上。那么也有6,7斤收获。这种窨井晚上比较好钓哦。手电一照黄鳝都在里面抓小青蛙吃。因为青蛙掉下去了逃不出去的。成为黄鳝的美食。
2.放水渠,现在的水渠大多数用石板封起来,每块石板会用水泥链接。时间长了,年久失修,黄鳝会打洞出来。水渠会有一个水泥管子通水到稻田里,水泥管子两边常常会有巨物。
3.出水渠,那是我最喜欢钓的地方。每次稻田打完农药,稻田放水出去,黄鳝会吃不消农药的味道离家出走。出水渠往往都是巨物的天堂。最近微信传的沸沸扬扬的黄鳝有寄生虫。我石缝钓的黄鳝身上有小蚂蟥,但是稻田里的黄鳝很干净。仔细一想原来水里有农药就是杀虫的。所以稻田黄鳝我找不到寄生虫。
4.石缝河,现在有很多河用石缝砌出来,那些石缝里面会有很多黄鳝。一般这种石缝要下引条。记住在一起的要插大的那个缝隙。一面巨物卡在小缝里面,干着急。有些必须要用高岸或者下水钓。{冬天钓黄鳝教学}.
5.以前是水稻田现在种了苗木,棉花,葡萄。那种一条条排水渠会是很好的钓点。
6.老的鱼塘,蟹塘,高尔夫球场的小河,菜地的排水渠,公园荷花池经常有人放生,时间长了繁殖的很多。也是很好的钓点。
7.木桩河,那种木桩的缝隙里面会躲黄鳝。我喜欢钓人家看不到的洞。木桩和泥土交界处下面如果有黄鳝打洞,那里的泥土会凹陷下去。我会用手轻轻挖开。找到洞有水必须有货。今年8月4号,我在一个木桩河里钓的都是半斤左右的黄鳝。全是自己挖出来的洞。周围一个老头说天天有人钓,都小货。看你这架势就知道是行家。果然都大货。
8。一条河的尽头黄鳝会多一些,因为水面食物都被风吹到尽头了。河里面有乱石堆的,建筑垃圾的。在那种砖头缝里放几个引条,深处的,周围的黄鳝会游出来。茭白旁边,芦苇里面都是躲黄鳝的好地方。
9.全是水草的河,可以自己在草里面捣鼓一个碗口大的草洞,插入引条,隔一米一个引条。20把以上。装上铃铛,能钓草里面的黄鳝。
10.水库。时间长久的水库石缝会有黄鳝。
大家多留意我说的那些地方。因为这些都是我20几年来自己钓到过黄鳝的地方。钓黄鳝其实很简单,就是经验的积累。有些领悟能力高的,玩几次就成为高手了。所以没有什么大师,宗师,教授,大家也不要这么称呼我了。就叫我小崇明。只有好的资源。没有资源都是白搭。再次希望各位玩家1两以下的黄鳝拿去放生。猎杀不绝。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我这几年每年放小黄鳝至少5斤。
个人钓鳝经验总结---阿牛
1、找洞口诀
稻田泥埂两边,
水渠排管左右,
石桥桥墩接土,
低水草沟两侧,
水泥渠道缺口,
河边石缝深处,
木桩中间小缝,
洗衣石边两侧,
浅滩底部泥层,
水塘茂密树根,
茭白丛之根处,
水花生团内部,
老塘降水石下,
涨水鱼塘草丛。
2、垂钓经验
钓滑鳝:对于吃饵积极性高但开口很小很狡猾的黄鳝,一般的硬钩垂钓效果较差,它会不断骗取你钩上的蚯蚓搞得你火冒三丈,这时可及时换成专制的沟门更小、钩尖更短的滑鳝专用钩或者软钩进行垂钓,效果会好很多,如使用软钩,应将钩线放得松些,让其感觉不到外力干扰,以便它安心吞饵,隔5秒再慢慢往外拉,如未吃实,重复该操作,如吃实则十拿九稳。如该法仍不见效,可在晚上下桩钩进行垂钓,次日早上收钩,成功率很高,只是由于吃钩过深,黄鳝的存活率较低,如觉该法过于残忍,则可在每次垂钓路过时均拍死一条蚯蚓喂之而不钓,反复数次后再行垂钓,此时黄鳝由于熟悉了蚯蚓的味道且屡试不爽,会放松戒备而大力吞钩,极易垂钓。
钓护籽鳝:护籽鳝不建议垂钓,一则护籽鳝一般较小(黄鳝雌雄一旦母鳝被钓走,未孵化的籽鳝一般无法存活,会影响资源的可持续性。当然,如果一定要垂钓,方法还是有的,且成功率也很高:护籽的黄鳝一般不开口,攻击动作只是为了吓唬入侵者离开,攻击时,黄鳝会快速咬一下猎物后迅速松口,不会正真有吞饵的动作,因此一般的硬钩垂钓基本会以失败告终,此时,对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对于垂直洞穴便于施放软钩的,可在软钩上装上蚯蚓,以蜻蜓点水的方式挑逗之,由于用的软钩,黄鳝攻击后往往不能迅速吐饵,此时提钩有一定的钓获几率。对于其它软钩不便施放的洞型时,在经引诱可以看到黄鳝整个头部的情况下,可使用特制的带倒刺的挂钩(实在没有,就直接用钩尖锋利的硬钩代替),事先将钩按入黄鳝头预计出现位置下的淤泥里,用另一挂好蚯蚓的硬钩挑逗之,待其追至挂钩埋伏处,看准位置和时机,用钩尖刺挂黄鳝腮部,并迅速将其带出洞。
钓脱钩鳝。对于垂钓过程中发生脱钩导致受伤而不再咬钩的黄鳝,需视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比如黄鳝的大小、钓点的远近、鳝洞的位置、形制及隐蔽程度等,如黄鳝较小,则没有必要刻意花太多时间,得不偿失;如黄鳝较大,则有必要设法将其请出来,对于无水或浅水的稻田或水沟,直接开挖是一个比较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成功率也较高,不过需要注意尽量别破坏农民伯伯的庄稼和灌溉系统,看到了要被打的,挖完也别忘将土回填。对于满水的水田、沟渠或者河边石缝、草洞,挖鳝的成功率很低,建议直接下软钩或掩盖并标记好洞口,下次再施钓。无口鳝洞的处理:有些黄鳝(尤其是大鳝)较为警觉,白天垂钓时,即使蚯蚓再美味,其也丝毫不为所动,晚上则外出活动觅食。钓黄鳝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眼是好穴,垂钓半天却一无所获的情况,甚至连抽水的迹象都没有,这时候经验判断很重要,一般经验较浅的钓手这时多半就认为此洞已空而忽略掉了,孰不知,
高手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观察鳝洞中有无黄鳝:如洞内水的颜色、洞口泥土及杂草上的蛛丝马迹、黄鳝钩探洞时的触感及抽出时带出淤泥的多少等都是判断洞内是否有鳝的依据。如果通过观察判断洞内有鳝的概率较高,则可以直接下软钩插钎钓过夜,或通过拍死蚯蚓后穿在草根上放于洞内,下次去观察蚯蚓是否被吃掉来确认洞内是否有黄鳝,再决定如何垂钓。
钓草沟或草塘。对于钓长满杂草的草沟和草塘,即使是钓鳝老手,也是很挠头的事情,但是草沟和草塘又往往是出黄鳝且极易出大鳝的地方,不宜轻易放弃。对于垂钓这类场所,除借助经验找比较容易出鳝的地方下去找洞外,还可以借助工具,一法是多带些引条,隔2到3米做一个拳头大小的草洞插一个引条,能在引条上加一个铃铛更佳;二法是垂钓时带一把小耙子,可以作为手的延伸将草扒开或者捞起,以便于找洞,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省体能。由于草丛中常有蛇出没,因此穿高帮的胶鞋是必须的。在初夏时节,也可以通过做窝的方式进行垂钓,具体方式是在自己标记好的位子用木棍在水面下约5到10cm处斜向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