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注安生产管理>应急预案的作用(一)

应急预案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第七章事故应急救援

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大纲要求:

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了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和层次;

二、把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三、把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其内容要求;

四、熟悉策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五、熟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

本讲大纲变化情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由了解改为把握

本讲要点:

1、应急预案的作用、层次

2、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及编制过程

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内容讲解:

一、应急预案的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预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预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1.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预备和应急治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预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分的协调。

(5)有利于进步风险防范意识。

2.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公道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目、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难,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公道地划分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如图5—4所示。

(一)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二)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难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现场预案

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