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认证(下)
详细内容
正式颁布的ISO9000族标准
GB/T6583-1994(idt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GB/T19000.1-1994(idt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GB/T19000.2-1994(idtISO9000-2: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二部分
GB/T19001、GB/T19002和GB/T19003实施通用指南。
GB/T19000.3-1994(idtISO9000-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第3部分
GB/T1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GB/T19000.4-1994(idtISO9000-4: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四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
GB/T19000-1994(idtISO9001:1994)质量体系列化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2-1994(idt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3-1994(idtISO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4.1-1994(idtISO9004-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指南。
GB/T19004.2-1994(idtISO9004-2:199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服务指南。
GB/T19004.3-1994(idtISO9004-3: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3部分流程性材料指南。
GB/T19004.4-1994(idtISO-4: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4部分质量改进指南。
GB/T19015-1996(idtISO10005:1995)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
GB/T19017-1996(idtISO10007:1995)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GB/T19021.1-1993(idtISO10011-1:1990)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1部分审核。
GB/T19021.2-1993(idtISO10011-2: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2部分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
GB/T19021.3-1993(idtISO10011-3:199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第3部分审核工作管理。
GB/T19022.1-1994(idtISO10012: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
GB/T19023-1996(idtISO10013:1995)质量手册编制指南。还处在标准草案阶段的ISO9000族标准
(1)ISO/DIS9004-8质量原理及其在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ISO/DIS10006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3)ISO/FDIS10012-2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2部分测量过程控制。
(4)ISO/FDIS10014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5)ISO/CD10015 继续教育和培训。
(6)ISO/WD10016检验和试验记录结果表述指南。
(7)ISO/WD10017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ISO9000族标准发展新动向根据ISO/TC176提出的未来发展设想,ISO9000族标准在未来的发展中,其结构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以便提高标准使用的灵活性,更好地适用于各种规模和性质的组织,扩大标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如:ISO9001~ISO9003合并为ISO9001、ISO9000-2、ISO9000-3、ISO9004-2、ISO9004-3归到ISO9004/1 ISO10005、ISO10007归到 ISO9004/1、ISO10013~ISO10016归到ISO9004/1或作为技术报告ISO10011和ISO10012仍作为单独的标准,还有一些标准将以宣传引导性的小册子或使用手册或以技术委员会报告的形式出现。总之,未来的ISO9000族标准的新结构将是以ISO9001和ISO9004两个标准为核心,包括少量的支持性标准。
(5)ISO9000的特点和益处
1、ISO9000标准是一系统性的标准,涉及的范围、内容广泛,且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计划和协调,而使企业能有效地、有秩序地开展给各项活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强调管理层的介入,明确制订质量方针及目标,并通过定期的管理评审达到了解公司的内部体系运作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体系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的目的。
3、强调纠正及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潜在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4、强调不断的审核及监督,达到对企业的管理及运作不断地修正及改良的目的。
5、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满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一个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6、强调文化管理,以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正规性,连续性。如果企业有效地执行这一管理标准,就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ISO9001的特点和作用*是ISO9000族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之一,用于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量保证。可作为供方质量保证工作的依据,也是评价供方质量体系的依据。*可作为企业申请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是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证在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各个阶段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对质量保证的要求最全,要求提供质量体系要素的证据最多。从合同评审开始到最终的售后服务。要求提供全过程严格控制的依据。*要求供方贯彻预防为主、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健全质量体系,有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认证咨询
1.关于企业申请ISO9000认证的几个问题
2.贯彻ISO9000标准与质量认证之区分
3.认证工作的有效性
4.质量认证工作的管理
5.认证工作程序
6.认证咨询服务程序
(1)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
参加人员:厂级领导、与质量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车间、关键工序、班组负责人等。
培训内容:
a、质量认证简介;
b、ISO 9000族标准详解;
c、企业如何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
d、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知识等。
考试:经过闭卷考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2)建立机构、组织班子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申请认证的质量保证标准调整、建立企业的组织机构;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组成一个由各部门骨干组成的专门班子,负责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3)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 企业编写、调整和修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的工序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使各级质量体系文件符合认证的要求。
(4)质量体系文件发布、全厂宣贯 发布质量体系文件,并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宣贯,使每个员工理解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能按照本岗位的文件要求工作。
(5)质量体系试运行 在质量体系所覆盖的范围内,依据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体系试运行,找出文件和运行中的不足,及时改正、调整。
(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及纠正措施 按照文件规定,企业可集中时间或分期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以检查企业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加以纠正,使质量体系得到不断改进。
(7)管理评审 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对现行质量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总体有效性,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内的正式而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
(8)模拟审核 由国家注册审核员及专家组成审核组,按照认证的要求对企业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确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评定。
(9)纠正措施 企业对在模拟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尽可能在正式审核前解决质量体系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