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强:用速度构建竞争优势(一)
详细内容
2006年,他的目标就是用速度构建竞争优势。
1995加盟TCL集团的杨伟强,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从TCL彩电郑州分公司普通业务员,一路晋升为TCL电器郑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华东区销售总监、副总经理等职。正当他在强手如林的中原彩电市场里,一年时间就让TCL彩电的销售翻了两倍的时候,却被总部紧急召回,担负起TCL集团进军PC行业的重任。“那年我31岁,正是喜欢挑战自己的年龄。”杨伟强说。
八年时间过去了,当国内家电企业进军IT产业已所剩无几,而TCL却做得有模有样的时候,杨伟强又被赋予了开拓笔记本市场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重任。“每个人都有梦想和冲动,我也有。”杨伟强坚定地说。
市场进攻者
在PC市场历练的经验让杨伟强选择了在笔记本市场承担进攻者的角色,也承担起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重任。“现在和当年进入市场的时机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年,TCL是大批进入IT的典型家电厂商之一,谁都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联想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了,基本上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是笔记本这个市场正在面临着国产品牌崛起的变化,这个市场的格局在松动,国产品牌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切合的时机。”杨伟强说。
2006年年初,杨伟强提出了“笔记本元年”论。他认为一个电子消费品的“中国元年”包括两个因素:一是本土厂商占领产品核心技术,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促使成本与售价的大幅下滑;二是因为市场消费结构变化,需求出现放量增长,现在的笔记本市场恰恰正处于市场消费形态从“炫耀期”过渡到大众消费的“普及期”,在井喷期承担重任,将推动笔记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而2006正是步入“中国笔记本元年”的市场拐点。
七年磨一剑,TCL在IT领域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研发队伍,并通过与产业上游的技术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抢占了产业技术链上的有利地位:与Intel合作的3C实验室、创建TCL工业设计研究院、TTE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帮助TCL在芯片及3C融合、工业设计及液晶显示器件等方面与世界同步接轨。同时,杨伟强已经在营销体系、市场响应效率及市场扩张方面积累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加上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服务体系,连年征战打造的PC团队让杨伟强更加自信。“七年的卧薪尝胆,我们要颠覆笔记本市场既有的洋品牌格局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希望用速度来构建我们的竞争优势。”杨伟强坦言自己对于2006年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