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领导艺术>做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人(一)

做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人(一)

详细内容

我们都知道领导人有别于管理者,那么领导人要凭什么才能是或成为一个领导人呢?我想借用中国一本宝书来说出我的理解。

  在《大学》这本书里,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格物、致知”,是说了解和掌握事物客观的知识和规律,不只是了解人,还要了解和掌握周边万事万物的知识和规律。善于学习,善于分析归纳,掌握客观的形势和事物发展规律,尊重客观,了解人和尊重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这样的追求和达到这样的境界。

  “诚意、正心”,意念要诚实,心思要端正。意念诚实,一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自己能够了解自己;二是真诚地对待别人。诚实和真诚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人们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诚意能够做到“慎独”,也就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必须自我真实,做到诚实可信,光明磊落,心思端正。如果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思想没有端正,就会产生偏见,就难以看到事实,难以理解和把握客观的现状,看到就如同没有看到,听到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修身,观察世界、掌握规律、知己知人、尊重他人、诚实真诚、端正思想?而其目的就是要落实在自我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把自我修养看得非常重要。事实上,一个领导者,最关键的也是能够有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升自己学养和素质的决心、行动和追求。一个有高度素养的人,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人,诚实真诚可以信赖的人,严于律己有原则的人,具有担当敢于负责的人,博爱能包容别人的人,能够尊重、信赖和激励别人的人,不存偏见能够与别人合作的人,善于影响和帮助别人的人,具备这些素养,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