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中国制造乐不起来了?(一)

中国制造乐不起来了?(一)

详细内容

曾经是秘而不宣的东西,然而现在中国制造似乎乐不起来了:收取专利费用和反倾销的外困,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的内忧,使得仅仅依靠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概念,突然间变得岌岌可危。

  跨国公司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企业采取了放水养鱼的策略,而我们却很麻木:当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乃至市场份额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后,收专利费的手就直接伸了过来。坐地分成。应该说这样的策略相当有效。

  DVD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依靠购买国外公司的元器件,以及本土企业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中国DVD行业迅速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DVD生产基地,在2003年全世界1亿台的DVD产品中,中国企业生产了其中的70%。

  但是随着专利费问题的尘埃落定,我们才发现中国DVD行业的辉煌相当脆弱。普通DVD产品的利润相当有限,而中国企业此外还要向3C,6C等外资巨头交纳专利使用费,许多DVD企业已经不堪重负。老牌碟机企业先科卖掉了商标,金正开始涉足小灵通,万利达开始主攻刻录式DVD。在深圳,一些依靠代工的DVD碟机企业不得不关门大吉。

  中国DVD企业失势的原因和它崛起的秘密如出一辙:向外资巨头购买核心元器件,然后依靠成本优势放量生产,进而将产品大量出口。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加入WTO而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

  外资品牌可能无法也不愿意将一台DVD碟机做到和中国企业一样的价格水平上,但是他们仍然有其他的方法与中国企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展开竞争。比如收取专利使用费这种直接把手伸到中国企业衣兜里攫取利润的方法,相当行之有效!不是么,DVD、彩电都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成本优势成为中国企业手中的一张王牌。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家改变了出牌的规则。

  还有反倾销的诉讼随之而来,纺织品、彩电,乃至家具都经历或曾经经历着反倾销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