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五年级语文评课>五年级《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五年级《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以教材为载体,打开学生走进“长征”的大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树立大语文观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文中重点语句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穿着写人的方法。
2、理解“晶莹”一词的意思,会造句。
情感目标:
1、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丰碑》这篇文章,感受了那发生在红军翻越雪山路上的故事: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着。有的战士用冻裂的双手紧紧护住冰冷的脸,有的战士用衣服紧紧裹住身体,还有的战士不停地抹掉睫毛上的冰霜……尽管如此,但这支队伍仍坚持前进,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犹如大冰坨的雪上多停留一步,就会多一份牺牲。一位将军一边带领着战士前进,一边思索着一个问题,他思索着什么问题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索?将军思索的问题最后有没有找到答案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多向互动,深入学文
(一)生本互动,自由探究。
(二)生生互动,小组交流。
(三)多向互动,交流成果。
1、明确将军思索的问题。
2、理解将军思索“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个问题的原因,感受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恶劣。
3、学习文章结尾一段,明确将军思索的问题的答案。
(1)战士们坚定的脚步声背后流露的是坚定的什么?这个坚定的信念又是什么?战士们因为什么有了坚定的信念?
4、学习老战士“冻僵”一部分内容,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1)冻僵的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什么的?军需处长被冻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冻僵的军需处长神态怎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军需处长在面对死亡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军需处长左手的动作怎样?他想向战友借火,为什么又没有借?奄奄一息的军需处长心里怎么想的?
(4)他当时穿着的是什么样子的?紧紧贴着说明什么?
过渡语:他多么需要一件棉衣呀!他知道,谁拥有了棉衣,谁就拥有了生的希望,但他也知道,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棉衣,所以,他把最后一件棉衣也发给了别人,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多门高尚的军需处长呀!尽管他没有留下一句话,但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心在不停地说着什么。屏显如下填空题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受军需处长的品质
① 军需处长自豪地对将军说:“________________。”
② 军需处长鼓励战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军需处长安慰亲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军需处长冷笑着对狂风暴雪说:“____________。”
⑤ 军需处长愤怒地对国民党反动派说:“__________。”
……
(5)就在军需处长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他却在关心着将军、战友、部队、革命、亲人……多么高尚的品质呀!请你用一两个词来赞扬一下军需处长。(舍己为人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6)感情朗读。
①就这样,军需处长在自言自语中走了,走的是那样的镇定,那样的安详,多么令人钦佩的军需处长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一种钦佩之情读读这部分文章。
②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走了,将军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的心碎了。同学们,为了表达我们对军需处长的缅怀之情,让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再读读这部分文章。(教师先范读,学生再齐读。)
过渡语:军需处长走了,而将军在军需处长牺牲前后又说了些什么呢?
5、感受将军关心战士,关心队伍,尽职尽责的高尚品质。
(1)找出将军说的话,交流体会。
①“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a、 将军为什么不让队伍停下来?
b、 感情朗读,读出将军的着急。
②“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a、 将军叫军需处长想干什么?
b、 从哪里看出将军很生气?
c、 感情朗读,读出将军生气的语气。
③“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
a、将军等不下去了,他要马上见到军需处长,他的情绪已经由
生气上升到了(愤怒)
b、感情朗读,读出将军愤怒的语气。
(2)同学们,我们都冷静下来,想一想:将军着急也好,生气也好,愤怒也罢。你能理解吗?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关心战士,关心部队)
过渡语:是呀!这一切都源于将军对战士的关心,对队伍的关心。当他得知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它来的是那样的突然,结束的又是那样的快。在一瞬间,军需处长已经被冰雪覆盖了,他成了一座经营的丰碑。
6、理解“丰碑”的含义。
(1)师讲解:“丰碑”本义指高大的石碑,但是,在战士们的心目中,军需处长留下的仅仅是他那冻僵了的像一座晶莹的石碑的尸体吗?那是什么?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晶莹的东西?说一说。(理解“晶莹”一词的意思,练习说话。)
过渡语:是呀,这就是丰碑。军需处长的心灵就像水晶一样晶莹,一样美丽。它照亮了每一个战士的心,鼓舞了每一位战士的斗志。
(2)我们再来看看将军,他想部队所想,为部队所为。如此关心战士、关心部队的人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队伍里的一座丰碑。
(3)还有这支队伍,他们忍受着风雪的抽打,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为革命事业开辟通路,他们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不也是一座丰碑吗?
过渡语:有这样甘于奉献的军需处长,有这样关心革命,尽职尽责的将军,有这样坚定信念的红军战士,“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7、学习文章结尾一部分。
(1)屏显“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生齐读。
(2)将军思索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它就在冻僵的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上,在战士们坚定的脚步声中,在将军的心里。同学们,让我们大声地把它喊出来吧!屏显“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生齐读。
三、作业
1、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走进“长征”,感悟“长征”。
2、背诵第7自然段和文章最后3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丰 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