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偏偏喜欢你文章

偏偏喜欢你文章

详细内容

篇一:《有关冬季的文章》

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色的衣服,漫长而又寒冷的严冬提前到来了。

傍晚,我还在睡梦中,忽然几丝凉风把我吹醒了,我迷迷糊糊地把眼睛睁开,到窗户那里想把窗户关上,我感觉有东西飞到了我的鼻子上,于是,我把眼睛睁大,看了看窗外,发现外边下雪了,本来是夜晚,可是被银白色的雪照得通亮,楼下停着的一辆辆的汽车被积雪覆盖了,我盼望着天快点亮起来,我回到床上,伴着美梦进入了梦乡。

早晨起来,我出门一看,哇!从楼道口有一条干净的小路,原来是环卫阿姨给清理的,它们真辛苦呀!中午放学,我看见没有铲下来的雪融化了,弄了我一裤子。

冬天你时好时坏,但是我偏偏喜欢你,因为你可以让我们尽情的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我爱你,你虽然没有春天盛开的花朵,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但是你能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笑声,冬天你最美!

篇二:《小文稿》

谁在呼我的心情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这条路究竟多少崎岖多坎坷途,我和你早已没有回头路,我的爱藏不住,任凭世界无情的摆布,我不怕痛不怕输只的是再多努力也无助,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是否能再多爱一天,再多看一眼伤会少一些定,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无情无爱此生又何必。

偶然与必然

一条窄小的巷子里,两个人相对而行,在中间碰面了,这件事情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他们是必然会相遇,但对天这两个人来讲,却觉得是偶然了。

每一个人偶然都是必然的,每一个果都是有因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等待偶然的机缘,而应该主动去制造必然的机会。

一个处处顾到别人的自尊心的人,他不但可以获得真正的朋友,而且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领袖。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总不免和别人发生一些小小的误会,在发生误会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运用克已恕人的精神的时候。不管误会因何而生,我们都应该主动去向对方解释。不要固执矜持,任小误会发展成为大误会,这样的小误会就会更加加深,最后造成彼此之间更大的裂痕。

朋友

朋友有好几种,有的朋友是有用的朋友,你有求于他的时候,他会很慷慨的,不辞辛苦地帮助你。又有的朋友不是有用的朋友而是可以谈心的朋友,这种朋友对脸的思想感情和内在有启发和安慰的作用,他也可能在实用的事物上帮你的忙,而是和他在一起时,会使你觉如对面美景,心旷神怡。又象是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书,使你的内心品德得到益处。因此在交友之际,不可能看对方对自己是否有用,而更要问对自己是否有益。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容易遗忘,其实遗忘不见得绝对不好。在我们的生当中,有许多痛苦、尴尬,仇怨,就是因为我们会遗忘,才能被冲淡。古人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我们总能记得那些善的,而忘记那些丑恶,世界也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目标

一个有目标的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在纷纭杂乱之中,仍然不致迷失。他可以操纵自己,而不被别人操纵。

多数人在人潮汹涌的世间,白白挤了一生,从来不知道哪能里才是他所想要到达的地方,而有目标的人始终不忘记自己的方向,后经他能找开出路,走向成功。

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先建立目标,然后用冷静执着、坚强、乐观。来做我们的守则。

一个人活着而没有目的,他就会彷徨、

苦闷和不安。而唯有当一个人确实了解他自己后要过的是什么生活,和他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之后,他才会觉得他的生命充实和有意义。凡事要往大处着眼,要从小处做起。不肯从基本上下功夫,从基层的工作去做起的人,永远也不会有大的成就。时间与空间一样,也有它的价值地段,也有大片的荒芜。不要说“寸金难买”了,多少人想为一口苦饭卖掉一生光阴还没人要。

偏偏喜欢你

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为何我心一片空虑,感情已失去一切都换去,满腔情愁不可消除。为何你的嘴里总是那一句,为何我的心不会死,我又为何偏偏喜欢你,爱恋是负累,相爱似受罪,心底如今满苦泪,旧日情如醉,此际怕再追,偏偏痴心想见你,为何我心分秒想着过去,为何你一点都不记起情义已换去恩爱都失去,我却为何偏偏喜欢你。最后我只能说这样的一句话久赌必输,久恋必苦。

绝日不提爱你

闭上眼睛忍住呼吸,暂时要和世界脱离,就快要学会不再想你,却听见不断跳动的心。我允许了你,让爱的自由还给了你,我允许自己,承受这悲伤到明天。我不愿放弃却要故意默默允许,我答应自己爱你的心绝口不提,总是以为终究化作云淡风轻,爱你到底,痛了自己我痛的是我的真心。我不愿放弃却要故意默默允许,我答应爱你的心绝口不提,所有的结局在这夜里都已成形爱到了称底,痛了自己,我痛是我的真心。

篇三:《偏偏喜欢你更囧》

偏偏喜欢你更囧

作者:独孤岛主|发表时间:2015.10.17

刊发于总2131期《中国经营报》[文艺]版

《港囧》一开场,连放三首粤语旧歌,听得人醉生梦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似乎无关紧要,故事再闹,小舅子再讨嫌,都不如在影院里听老歌来得实在。《偏偏喜欢你》是影片如同MV一样的开头段落出现的第一首歌,在60、70、80后整整三代内地观众心里,是当仁不让的首本名作、集体回忆的标志。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今日影院里的主力选手,很大一部分是90之后的一代,他们同样对这些歌照单全收,国庆档期过去,累计已经收获了18.5亿元人民币票房,这无论用三四五线城市院线拓展论或是代际差别论都说不过去,一定要说,那还是因为“香港”这个字眼,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依旧有很大的吸引力,正如影片中基本没有对香港本土的风土文化进行深入展示一样,作为观众的我们,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借此机会看一看浮光掠影的香港表象,再次确认由流行曲、电影、电视剧以及诸如“美食”“购物”等字眼组成的一个不真实的城市空间印象而已。所以看《港囧》除了放肆听老歌(对上世纪后三十年香港流行音乐不感冒的观众,基本上不用看了)之外,对大家都觉得讨厌的包贝尔的角色建立、对导演兼主演的徐峥聪明但又似乎聪明过头的玩法(后来似乎是因为另有隐情才令剧作变成了现在这样)以及片中对国人劣根性的批判,都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讨空间,但其实whocares?大家一笑而过,包贝尔演的小舅子很讨厌?但他担负起了推动徐峥饰演的徐来往前闯的关键作用;放老歌为何只放内地观众最耳熟能详的曲目诸如《偏偏喜欢你》《沧海一声笑》?那就是妥帖伺候观众,再说明白点,其实就是徐峥自己作为投资人之一所期许并达成的亿元回报;而片中那场看上去很过瘾的大批判,倒是有点意思,然而面对上海气质浓厚的赵有亮与潘虹(分饰徐来的岳父母),徐来的批判完全没有涉及哪怕一点点可能的地域文化信息。国人出境旅游,购物、自拍、朋友圈炫耀,针对这些行为,发出的声音太多,而假如令赵、潘演出两个根基于上海的老年人,是否会更好玩呢?当然,这种“好玩”肯定没有现在那么吸引眼球了。

与三年前的《泰囧》相比,《港囧》中的人物在香港疯癫追逐之外,其实背着更大的包袱:徐来要去寻找当年与他一同在校园里看港片、听粤语流行曲、每次接吻都失败的初恋女友,但真的找到之后,却是一场灾难式的旷日持久的进退失据,直到最后一场高潮戏,因无法作出有效抉择而引致的拖沓混乱,令影片中所有关于香港的美好印象都成为泡影。

其实打怀旧牌并不新鲜,老生常谈地再提一次王家卫和他的《花样年华》(2000年),从评弹《珍珠塔·妆台报喜》到郑君绵主唱的粤剧大戏《红娘会张生》,黑胶稀里哗啦背景声音里是王家卫眼中的香港北角风情,吴侬软语弥漫在挤逼的楼群里,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熟悉而今人无比疏远的音符,构成声画里的香港想象。完成全片场景营建的主要景观虽是在泰国拍摄,但却充溢了六十年代香港味道,现在看来与今日蜻蜓点水的《港囧》大异其趣,前者是用借来的空间想象香港,后者是用实在的地理来虚化城市,抛开策略性的因素,本身的“复现”水准高下立判。大家都瞩目王家卫改编金宇澄极富上海市井生活细节的小说《繁花》,实际上最在乎的还是那份还原的功力,金笔下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上海,太多人情冷暖的温度和细枝末节的生活展示,今天的上海在实景意义上

几不可寻,小说里角色们生活的地方,电车来去,灯光明灭,一颦一笑,都需费尽思量。在之前王家卫电影中的上海是北角的上海,是遗老的上海,要重现当代,对幼年就去了香港的王师傅并不容易。

而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徐峥,至少目前的心思并不在找寻上海上面,《港囧》囧则囧矣,但没有在地性的脉络支撑,还是苍白了,若将目光放在周边,与同期上映的《夏洛特烦恼》来比,则更显癫有余狂不足。《夏》的片方北京开心麻花在之前的话剧制作中便旗帜鲜明地树立逗笑标杆,舞台上的所有动作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逗你玩”,与三十年前香港新艺城的喜剧电影有点相似,力求每一句台词都有笑点。《夏洛特烦恼》基本上圆满完成了这样的娱乐功能,当然片子里也有怀旧,放放老歌,让主角回到过去,以一个中年人的外形穿越到中学时代,回望他的初恋与初恋他的她。同样是要借此来体味人生,《夏洛特烦恼》并没有半点要将喜剧节奏停下来讲道理的姿态,哪怕在最绝望的境遇之下,仍然能爆发出狂欢的幽默气质,而且影片非常聪明地将所有情境都归结为黄粱一梦,荒诞得到了最大的合理性,替创作者自己释放了剧作上的桎梏,亦解开观众心头的潘多拉之盒,这是一份去到尽的严肃娱乐精神,“严肃”这个字眼并不是教科书里充满意识形态指向的习惯用语,而是一份对待娱乐本身的精诚,国产电影一年到头无数用谐音起名或动用网络段子的所谓“喜剧”,实际上都是低格小品,而《夏洛特烦恼》清醒着纸醉金迷,在目下的国产电影中一时无两。

当然全民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假期共同看两部囧片、一部刑侦类型(《解救吾先生》显示出中国影人对待类型片的认真态度,期间得失足以构成另一篇文章)、一部说不上是什么的《九层妖塔》,依然显示出本土电影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千言万语,其实皆因电影市场目前还是一场借助影院全面增长而群魔乱舞的豪赌与投机。

篇四:《桐华的作品》

主要作品

已出版内地简体版《步步惊心》共3版

1)《步步惊心·上》2006-04/海洋出版社《步步惊心·下》2006-06/民族出版社

2)《步步惊心》(修订版)(上、下册)2009-02/花山文艺出版社3)《步步惊心》(新版)(上、下册)2011-09/湖南文艺出版社《大漠谣》[3]共2版

1)《大漠谣》2006-11/河南文艺出版社《大漠谣(终结篇)》2007-01/河南文艺出版社

2)《大漠谣》(新版)(上、下册)2012-03/湖南文艺出版社《云中歌》共2版

1)《云中歌1》2007-09/作家出版社《云中歌2》2008-02/作家出版社《云中歌3》2008-04/作家出版社

2)《云中歌1:绿罗裙》2014-04/湖南文艺出版社;《云中歌2:浮生梦》2014-04/湖南文艺出版社;《云中歌3:忆流年》2014-04/湖南文艺出版社;《最美的时光》(原名《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共2版

1)《被时光掩埋的秘密》2009-01/朝华出版社2)《最美的时光》2012-08/湖南文艺出版社《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共3版

1)《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2010-01/江苏文艺出版社《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2010-04/江苏文艺出版社2)《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新版》2013-02/湖南文艺出版社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新版.上》2013-08/湖南文艺出版社《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新版.下》2013-08/湖南文艺出版社《曾许诺》共1版

1)《曾许诺》2011-01/湖南文艺出版社《曾许诺·殇》2011-06/湖南文艺出版社《长相思》共1版

1)《长相思》2013-03/湖南文艺出版社《长相思2:诉衷情》2013-07/湖南文艺出版社《长相思3:思无涯》2013-08/湖南文艺出版社《半暖时光》{偏偏喜欢你文章}.

1)《半暖时光》2014-10/湖南文艺出版社台湾繁体版《步步惊心》共2版

1)共三卷:《待选秀女》《情归何处》《心中所爱》2009-06/耕林出版社

2)共三卷:《不思量,自难忘》《有情,终似无情》《往事,哪堪回首》2012-05/野人出版社《大漠谣》共2版

分为《花落月牙泉》《情牵鸳鸯藤》《情飞祁连山》三卷1)2010-10/野人出版社2)2013/野人出版社《云中歌》共1版

分为《情定绿罗裙》《情乱长安城》《相劫今生诺》《心系半生缘》《恨酬江山月》《悲唤来世梦》六卷1)2011-11/野人出版社《曾许诺》共1版

分为《桃花下,约今生》《曾许诺,存心寄》《天能老,情难绝》《桃花落,生别离》四卷1)2012-04/野人出版社《最美的时光》共1版分为上,下两卷

1)2012-09/野人出版社《长相思》共1版

全集共六卷,当下只出版《孤月下·许君心》《人依旧·终离别》两卷1)2013/野人出版社海外版《步步惊心》共3版

1)越南版2012-02/NHANAM2)韩国版2013-02/Paranmedia

3)泰国版2013-04/SIAMINTERMULTIMEDIA《大漠谣》共3版

1)越南版2012-02/NHANAM2)韩国版2014-09/Paranmedia3)泰国版2014再版/Jamsai《最美的时光》共1版

1)越南版2012-12/NHANAM

共1版

1)越南版2013-03/NHANAM未出版《解忧曲》

《楼兰篇·曼陀罗华》《大唐双娇》《清明时节雨纷纷》《听说,你要结婚了》《书中游——写给潜心》《落花盈我衣》[4]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未发表的番外(宋鹏篇)专栏

《新女报》“纽约纽约”专栏

《羊城晚报》第B04版花地·专栏“人在纽约”专栏(已停止,刊载时间为2008年-2009年,其余文章不详)

注:两专栏文章相同,标注时间为文章在《羊城晚报》上的刊载时间2008-12-19《圣诞按时到来,纽约依旧快乐》[6]2009-01-09《经济一冷,爱情升温》[7]2009-01-23《美利坚也有山寨》[8]2009-01-30《囊有钱,出无车》[9]2009-02-13《情迷巧克力》[10]

2009-02-20《剩女向东,剩男向西》[11]2009-03-13《赌城小传单》[12]2009-03-27《赌城的脱衣舞娘》[13]《东方文化周刊》专栏

之一《宓妃——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之二《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三《王母——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之四《西陵嫘——蚕桑创自西陵母,穿绸勿忘养蚕娘》之五《女娲——水亦溟涬无涯边兮,女娲练石补苍天兮》之九《刑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其他

《鲜花满楼》(刊载于《花雨》第四十二、四十三期)《当巴》(刊载于《私·念念不忘》)

《此情可待成追忆》(刊载于《时尚芭莎》26周年纪念刊)《用激情燃烧文字》(于正小说《大清后宫》序文)《天长地久?天长地久!》(Jas小说《天长地久》序文)《纯真》(一草小说《那时年少》序文)

《少年》(一草小说《写给年少回不去的爱》序文)《相思相望、相亲相知》(评倾泠月小说《兰因·璧月》)《现实深处的浪漫》(评缪娟小说《智斗》)

作品改编

13.人的心态很奇怪,幸福或不幸福,痛苦或不痛苦都是通过比较来实现的。比如,某人每天都做一天活,只能吃一个饼子,可他

看到街头有很多冻死的乞丐,他就觉得自己很幸运,过得很不错,心情愉快;但如果他看到小时候和自己一样的伙伴们都发了财,开始穿绸缎,吃肉汤,有婢女伺候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好,心情很糟糕。

14.伤心是伤心,颓废是颓废,伤心是因为过去,颓废毁灭的却是未来,永远不要拿颓废当伤心,用未来为过去陪葬。15.如果大人们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不肯承担责任去保护小孩子,那么小孩子只能快速地长大,像大人一样保护自己。16.路要怎么走,只有自己能决定,这世上如果不自爱,没有人会爱你。17.往事是用来回忆的,不是用来追寻的。

18.如何从容自信地爱不完美的自己,是一门比如何爱别人更深奥的学问。

19.因为年少,总觉得前面的时间很漫长,长得一切皆有可能重新来过,却不知道时光的河,只能往前流,从来没有重新来过。20.人对真正在乎和看重的事,只有患得患失,勇气似乎离得很远。

人物专访

桐华,用细腻柔滑的文字成全了女人们对爱情最初、最纯粹的幻想,又用一种浸透的悲伤打破原本的幻想,读者就在这样矛盾的

氛围中感动着,惊叹着……直至彻底臣服。她的作品比普通言情小说少了一丝缠绵悱恻,多了一股磅礴大气……

女人的安全感,只能来自女人自己

“物质上的安全感不是来自男人,而是来自女人本身。女人不应该将物质满足寄托在男人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更专注爱情。”——

桐华

总在编织爱情小说的女人,我们通常会认为那一定是有着黛玉式九转回肠细腻心肠的女人。桐华表面上看是弱弱的,看的出来,

骨子里却是极为坚强的。她并非南方女子,出身西北的她,就像她自己所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从小惯看的景色,心底却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式的薄暮昏冥。

桐华毕业于北大,老公则毕业于清华,北大清华的组合,实在是再般配不过。大学毕业后不久两人即完婚,结婚8年,虽短暂工

作过,但桐华更愿意安心做她的家庭主妇。而大凡甘心做家庭主妇的女人,不仅很受老公宠爱,心底里还必须有强大的安全感做支撑。桐华当年跟随老公去到美国,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攻读财经类专业硕士,并非是为了分担家庭经济所需,而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在桐华看来,亲情是爱情的一部分,也是爱情的延续,爱情中包含安全感。也就是说,只有不需要从爱情中汲取安全感的女人,才能更纯粹的去爱,才能更完整的获得来自对方的爱。这或许也是桐华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缠绵悱恻爱情小说的原因吧。

“土气狂傲”的中学女生

桐华说自己中学时“应该算是很土很土那种类型的女生”,完全不关注时尚、明星,那时候同学们都追星——比如收集明星海报,

课间谈论明星八卦,对明星动向了如指掌,但她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看看原子的结构,或者去读金庸和古龙的小说”。

桐华说自己“土”的另一表现是,学校的校服不好看,“全年级几百号人中除了几个男生穿,别的女生都不怎么穿,就我整天穿着难

看的校服来回晃荡。”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桐华上学时颇有点特立独行,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土气狂傲”。

比如,身为一名好学生,她却选择坐教室最后一排的最角落位置,上晚自习时有时坐在地上,靠着墙看书或思索。有时候老师来

巡查,以为她逃课了,结果发现她钻在桌子底下。“其实当时那么做,不是寻求任何与众不同,而是我觉得那种状态让我精力更集中,我是在真正地学习。”

篇五:《写出事件的波澜范文》

写出事件的波澜范文

范文一:尴尬瞬间

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开门的声音。机不可失,赶忙打开门一看,哇,好一位秀发披肩清纯美丽的现代淑女!当我正上上下下“饱餐秀色”时,一声河东狮吼:“见鬼,瞅什么瞅,没见过人哪?”唬得我心里直发毛,灰溜溜地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