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详细内容
'【篇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昆山市一中 朱湘前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分析。
2、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指导
1、 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 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新课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归纳。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六、分析人物形象。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A、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 摸出银子(爽利 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 说李忠不爽利 ( 豪爽 慷慨)
B、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C、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D、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七、布置作业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 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第二拳:打前骂:__ 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 比喻:_____;描写角度: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
3、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 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16-18段。
3、 语文指导用书。
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 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 三次反应:反衬 侧面烘托
【篇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王禹鸿
教学设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里头的吗?(学生答)对,是《水浒传》。电视剧《水浒》是根据长
1.找出生字新词。
2.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
3.准备复述课文。
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
1.注意下面这些生字新词:
厮 聒噪 腌 赊
揸 拾掇 钹儿 铙儿
2.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
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
3.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
四、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悉课文。
2.尝试归纳鲁达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检查作业,学生回答自己归纳的鲁达形象。
二、讨论:请引用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交流、讨论后明确:
1.慷慨大方、重义轻财。
事例: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
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
2.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事例:痛打郑屠。
帮助金家父女。
3.性急如火、心细如发。
事例: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
“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4.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事例: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
质问郑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斥骂郑屠“诈死”从容退却。
教师归纳明确:
鲁达是行伍出身的下级卑官,他武艺超群,军功显赫,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武官,但他看不惯封建统治阶级欺压人民,他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他要向黑暗现实挑战。
三、揭示与思考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鲁达的形象的?
交流、分析:
1.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其性格。课文中没有具体的环境介绍。鲁达没有什么家产,独身一人,性格粗豪,所以敢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2.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达一出场就置身于金家父女与郑屠的尖锐冲突之中。他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的性格得以体现,后来又置身于店小二、郑屠的矛盾冲突之中,他的性格得以全面凸现。个性化的语言也值得品味。
3.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鲁达的“寻思”可以看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史进、李忠“相劝了三五回”的细节,突出鲁达的疾恶如仇,郑屠的低三下四,衬托出鲁达的浩然正气。
4.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明写鲁达的扶危济困,暗写郑屠的横行乡里。
四、说话训练
鲁达生活在封建时代,他对横行乡里的郑屠可以“挥拳痛打”。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看待他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向他学习,以拳头来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鲁达打郑屠的“三拳”,课文写得很精彩。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体会其写法。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篇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2012年中考复习热点精粹——名著阅读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考点分析】
对名著的考查,各地市的涉及非常高,考查范围一般为课标所推荐阅读的17部文学名著,涉及的题型可分为:
1、作家、作品常识的考查。
2、作品中主要情节及故事梗概。
3、对文学作品中中的人物评价或写感悟,特别是结合具体情节的评价属于较高层次的考查。
分值:6分左右
难度:中
【热点题型】
一、作家、作品常识的考查。
(2011年,北京市中考,8)
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 ①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
①朝花夕拾 ②仙台 ③弃医从文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解题思路:只要平时注重名著阅读,记准相关的作品、情节,就不难回答。
二、作品中主要情节及故事梗概。
(2011年,安顺市中考,8)
《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选择其中一面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相关情节。(3 分)
参考答案:
例如:粗鲁莽撞的一面: ①潘家酒楼上,因金氏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到楼板上。 ②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 ⑧店小二不放金氏父女走,鲁智深大怒,一掌打得店小二吐血,再一拳打落店小儿两个门牙。
粗中有细的一面: 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 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试题解析: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面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相关情节,因此,只要选择其一进行准确简洁归纳即可。
三、对文学作品中中的人物评价或写感悟。
(2011年,滨州市中考,5)
名著阅读。(3分)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
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
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_______》。(1分)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拳打镇关西》 评分:共1分。
(2)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评分:共2分。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解析:根据图片,不难答题。但是对人物性格概括时需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的两个方面。切忌只选择一个方面作答。
【方法指津】
1、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做好读书笔记,了解掌握重要作家的简介。答题是认真回忆。
2、平时注重对作品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掌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特别是结合具体的情节评价人物或写感悟。考试时简洁归纳,准确作答。切忌牵强附会,胡编乱造。
【精题演练】
一、作家、作品常识的考查。
1、(2011年,朝阳市中考,5)
走进名著。(4分)
(1)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
B.郦道元——《三峡》——《水经注疏》
C.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美国
D.高尔基——《童年》——自传体小说
(2)填空。(2分)
罗曼•罗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___________________、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的 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2011年,东营市中考,4)
名著阅读。(2分)
“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 写得《 》。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 、 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3、(2011年,哈尔滨市中考,4)
(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
B.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听得雨景,看得雨声,品得雨味。
4、(2011年,河南省中考,4)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2011年,湖州市中考,5)
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耍求回答问题。
【甲】“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丙】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1)【甲】出自作品《 ▲ 》,【乙】出自作品《 ▲ 》。
(2)【丙】中的“我”指 ▲ ,他是法国作家 ▲ 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
6、(2011年,兰州市中考,5)
名著阅读(3分)
(1)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 。(1分)
(2)回顾初中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将《傅雷家书》的内容简要介绍给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2分)
7、(2011年,临沂市中考,5)
名著阅读(3分)
⑴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⑵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找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⑶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⑴作品: ; “他”叫
⑵作品: ; “他”叫
⑶作品: ; “他”叫
二、作品中主要情节及故事梗概。
8、(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5)
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2)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9、(2011年,龙岩市中考,6)
请将下面的故事补充完整。(7分)
青面兽 (人名)负责押送“生辰纲”, (绰号)吴用在 (地点)巧设妙计“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用药的过程是: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 ,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
。最后,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10、(2011年,大连市中考,7)
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1)提示词:《骆驼祥子》 人物经历 主题
①三起三落(任举两例):
②主题:
(2)
名著 人物 事件 人物作为 性格
《水浒》 武松
施恩快活林酒店被霸占 ③
④
宋江 梁山泊主事 ⑤ 忠心
11、(2011年,福州市中考,8)
名著阅读。(4分)
《水浒》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
12、(2011年,广安市中考,12)
名著阅读(5分)
材料一: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材料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B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1)材料一中A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材料二中B处人物是 ,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 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2分)
(2)请从材料一、材料二所对应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则推荐语(可选择内容、人物、语言等方面来写,不少于50字)。(3分)
我推荐的名著是《 》(1分)
我的推荐语: (2分)
三、对文学作品中中的人物评价或写感悟。
13、(2011年,龙东地区中考,5)
走近名著(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家喻户晓,该书作者是 ,这部长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15、(2011年,赤峰市中考,4)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梁山泊108位好汉都取了一个幽默、风趣的绰号,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并用简洁的语言做点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1年,德州市中考,5)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4分)
精神: 举例:
17、(2011年,佛山市中考,21-23)名著阅读
A
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武松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麽?” 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直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再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
B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人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 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分别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括A、B段材料的主要情节。(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的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面描写人物的语句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4分)
①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鸡西市中考,5)走近名著。(4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A.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
B.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1)A是____(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B是____(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
5.(1)林冲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
(2)孙悟空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等。
评分说明:(4分)每空1分,性格和情节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2011年,济宁市中考,4)
《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 的女性。(2分)
4.身份低微、相貌平平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2分)
参考答案
1.(1)C(2分)
(2)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2分。填对一空得1分。)
2.答案: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大人国 飞岛
评分:每空1分,共2分。第一空只答“斯威夫特”也对;第三四空能答出大人国、飞岛、马(慧骃)国中的两个地名即可。
3.D
4. B(3分)
5. (共4分,各1分)(1)《我的叔叔丁勒》或《羊脂球》《傅雷家书》(2)贝多芬罗曼•罗兰
6.(3分)(1)(1分)《鲁滨孙漂流记》 (2)(2分)这是一个父亲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书。
7.⑴《骆驼祥子》祥子 ⑵《水浒》或《水浒传》 李逵 ⑶《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
8. (两小题任选一题)
(1)(4分)第一次是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却中了埋伏,兵败而归;第二次是宋江为雪前耻,二打祝家庄,王矮虎、秦明等人被捉,再次失利;第三次,在孙立等人的策应之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取得胜利。(任选两次,每次2分)
(2)(4分)第一次是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了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保快尔在铁路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任选两次,每次2分)
9.(7分)杨志(1分) 智多星(1分) 黄泥冈(1分)
刘唐: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2分) (原文: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
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
(2分)(原文: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
10.(6分)(1)①辛苦攒钱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为安葬虎妞把车卖掉(三选二,一点1分,共2分) ②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旧社会穷苦人难以翻身)(1分) (2)③醉打蒋门神(1分) ④仗义(有恩必报)(1分)⑤改聚义厅为忠义堂(立起“替天行道”杏黄旗)(1分)
11.示例:①在大相国寺里,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林冲竟然忍气吞声放走他。②刺配沧州道中,差役(董超、薛霸)将林冲的双脚强按进滚烫的水中,烫伤了脚,第二天又让他穿硌脚的新草鞋上路,林冲都强忍了下来。③初到柴进庄上,面对洪教头的傲慢,林冲只是低头行礼。④到沧州城牢营内,被里面的差拨骂得狗血淋头也没有抬头应答一句,待其发作后,再陪笑送礼。⑤初到梁山,王伦妒贤,故意为难林冲,要他在三天内取“投名状”来,他虽然闷闷不已,但还是按王伦的要求去办。(4分,简述故事梗概即可)
12(1)鲁提辖(鲁达、鲁智深)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答到一点即可得分) 保尔或保尔?柯察金(答“柯察金”不得分) 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答到一点即可得分)
评分说明:每空0.5分,共2分。
(2)答案示例一:《水浒传》(1分) 推荐语:《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吴用等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作品运用的是古白话,通俗生动,活灵活现,充满个性化特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1分)
答案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推荐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作品塑造了一位敢于向命运挑战、勇敢坚强、意志坚定、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作品刻画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2分)
评分说明:推荐作品必须是材料一、材料二所对应的名著作品,推荐语与推荐作品相符,不拘泥于文字表述,从内容、人物、语言等任一方面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3.走近名著(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 保尔•柯察金(保尔)1分。
(2)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2分。
评分标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得2分。
14.(2分)C(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15.武松:绰号行者 性格: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16、答案示例:精神: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举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
17.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鲁达义救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救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是一种真正的大义。
(2)武松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父子的恩惠,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
(1)武松口中说“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说明他已经心中有数,不是胡乱而来,做事比较细心。“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是武松有意让蒋门神丢脸面,表明武松豪气干云又机智风趣一面。
(2)鲁达此时已经打死了郑屠,“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装模作样地“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言语动作表现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机警灵活的性格
吴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1.故事情节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新课(3)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1)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五、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5)
六、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一、1-5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豪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
课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重要情节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格。
2.理解侧面烘托的写法。
3.进一步学习鲁提辖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2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2分钟)
提问: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要求中等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问题1〗(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问题2-4〗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教师下去进行适当指导(差生)
3.教师抽样提问后不足由其他学生补充。
4.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14分钟)〖问题3-6〗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2.学生略作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磋商,教师巡视指导
3.抽样检查提问,每道题一个人(对加1分,不出声扣1分),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有建设性的的加1-2分)
4.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1分钟)
六、堂上练习:(5分钟)《掌握语文》75页3-7
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A:课后熟读16-18段至基本成诵。
2.A:预习新课,按《掌握语文》要求做。
附:板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有勇有谋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三次反应:反衬侧面烘托
【篇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1
2
3
4
【篇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1.帮助学生掌握本文通过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本文篇幅较长,采用长文短教法。在梳理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情节,着重分析“三拳”。
一、学前准备
1、“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相对于诗歌、散文、戏剧而言)
(2)、小说三要素:
A、人物:①了解人物的刻画方法:描写类: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②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人物描写来把握,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③景物烘托:烘托心情或处境或命运,渲染气氛,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B、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文章划分层次按此。
C、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的时空景致;社会环境:人物生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代观念,法律,道德伦理等。
2、作家、作品
(1)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
元末明初,是第一部刻地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作品紧扣“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题旨,刻画梁山英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典型。如林冲、杨志、吴用等。
(3)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绰号花和尚。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做了和尚;真纯豪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做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3.本故事之前的情节。
九纹龙史进去延安寻找师傅王进,却误到了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巧遇鲁达,鲁达对史进一见如故,邀他一同上街喝酒。在前往酒楼的途中,又遇见正在耍枪卖药膏的李忠,于是三人一起去酒楼。
4.注音、释词
(1)水浒(hǔ)唱喏(rě)这厮(sī)聒噪(guō)恁地(nèn)相公(xiàng)腌臢(āzā)赊欠(shē)
揸开(zhā)掇凳(duō)臊子(sào)迸出(bèng)
绽裂(zhàn)咄(duō)
(2)古白话词语古今异义对照。
将来:(古)拿来。(今)将来但是:(古)只要是。(今)表转折
只顾:(古)尽管(今)只是顾及较量:(古)谈论(今)比本领、实力
颜色:(古)容貌、姿色。(今)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入港:(古)谈得投机。(今)进入港口。消遣:(古)戏弄、捉弄。(今)消闲解闷。
(3)通假字
彀(够)直(值)火(伙)
5.收集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如:花和尚—鲁智深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好汉歌》)听着这首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歌曲,同学们一定联想到了一部古典名著,它的书名叫做?作者是?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结合课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
2、初读课文,熟悉文章大致内容
3、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准备复述课文。
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
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
4、仔细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小结: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艺术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鲁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他的?
二、细读课文,你认为文章哪些段落写得最能体现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鲁达一见郑屠,是不是马上来了个“饿虎扑食”上去就是三拳?鲁达是怎样“消遣”郑屠的?
1、鲁达是怎样“消遣”郑屠的呢?速读高潮部分的10——14节,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想想:鲁达“消遣”郑屠的目的何在?
三次“消遣”:
第一次:“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并要郑屠“你自与我切”。
条件苛刻,有意“消遣”的意思郑屠不会不明白,但郑屠欺弱怕强,只得忍气吞声。
第二次:“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虽提出“肥的臊子何用”,但顶不住鲁提辖的“相公钧旨”“谁敢问他”,也只好屈曲从事。
第三次:“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见些肉在上面”。条件更为苛刻,消遣味道更浓,逼得郑屠冒出一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逼迫郑屠落入圈套,为“打”创造了条件,鲁提辖为“打”找到了理由。三次“消遣”,步步紧逼,郑屠忍无可忍,鲁提辖却是一胜再胜,次次得手。从中表现了鲁提辖为伸张正义惩治邪恶中表现出的坚定和机智。
目的: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拳打”找正当借口。
(二)、接着鲁达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三拳就要打出来了。请大家朗读16——18节,勾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赏析。
1、郑屠右手、、、、、大小拳头。
①、“按住”是用手压,郑屠一揪,就给鲁达制住了。
②、“踢倒”是鲁达一脚的结果。
③、“踏”更有力度,更见豪迈气概。
④、“提”是由下往上移,这足以使恶霸胆战心惊。
2、找出三拳的句子,并赏析:
第一拳:打前先骂,一骂他郑屠不配叫“镇关西”,二斥他郑屠强骗金翠莲。这是先造舆论,为打张本,足见其智勇俱全,决非粗鲁贸然行事。打的动作极为简洁:“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显示了武艺的高超。打的结果是“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这是具有何等的力量!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个比喻很有讲究,首先是油酱有味,所以咸、酸、辣的不同;其次,油酱是液体,与后面的“滚”相呼应。
第二拳:郑屠被打翻在地,挣扎不起,只叫:“打得好!”而鲁达却接口骂道:“还敢应口!”于是又找到再打的理由,惩罚“还口”。打的动作也只一下,“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结果是“眼棱缝裂,乌珠迸出”,其技艺其威力与第一拳比毫不逊色。这里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因是“彩”后面便有三色;因是“帛”,后面便有一个“绽”字,这段文字除了呼应之妙,更逼真地描出“血”“乌珠”带来红黑二色以及由红黑配调而出的“紫色”。
第三拳:打前,郑屠“讨饶了”了,而鲁达却接过话题来个“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俺偏不饶你!”鲁达是软硬都不吃,正反都要打,打得都有理。打的动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何谓“正着”?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位置上,准确度似乎超过了前两拳。之后还有一个妙喻“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道场必击法器,三种法器齐响,郑屠哪里受得了!
①、三拳着落点分别在哪里?能否颠倒过来写,比如说第一拳打在太阳穴上。
——其实这三拳是按照来写的呢?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准!
②、这三拳运用什么修辞?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③、这三拳描写角度一致吗?不同角度的描写好在哪里?
——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来写,全方位的,既写出感觉的苦痛、外行的狼狈,又写出了精神的昏厥。
④课文为什么如此详写三拳?(人物形象、写法、观众等方面探究)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疾恶如仇的性格,也表现了人民的心愿,打得越厉害,人民越解恨。
小结:施耐庵用他生动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里再现了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精彩场面,你能把这种畅快读出来吗?齐读16——18节。
3、找出描写店小二反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店小二的三次反应:第一次“消遣”:店小二“见鲁提辖坐在肉案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的立住,在房檐下望。”第二次“消遣”:“那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
主顾也不敢拢来。”第三次“消遣”:“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作用:店小二是郑屠的帮凶,他的三次反应,一次比一次心虚,一次比一次胆怯,从而反衬了鲁达的气豪胆壮,显示了他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对次要人物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收到表现主要人物的艺术效果。是侧面衬托的手法。
四、拓展延伸:三拳打出了鲁达的侠义,打出了作者的爱憎,也打出了人民的渴望。然而,却结束了鲁达的“提辖”生涯,从此亡命天涯,落草为寇。那么今天,生活在法制健全的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侠义行为呢?
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该行为。在社会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真正的侠义应该是:谭千秋老师在地震之时,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用生命死死护住桌下的4个学生的奉献精神;是14岁少年童世强在地震中救出7名儿童的舍生忘死;是沈阳高院对黑帮老大刘涌作出的庄严宣判;是修女特丽莎拥抱爱滋病患者时的从容微笑;更应该是用人间的温情与法律的正义来代替无端的杀戮!
五、归纳写作特色,学习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1、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2、我们欣赏小说时,要学会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要学会从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去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品味词句,从细节描写去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结:
鲁提辖是(水淋传)刻画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表现了他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慷慨豪爽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鲁提辖路见不平,洲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拳打镇关西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亡命江湖,最后被逼上梁山。这正是封建黑暗,恶人行,好人遭殃的社会现实所致。
【篇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教学目的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理解鲁达的人物形象,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3、品味精彩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4、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鲁提辖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板书课题)
2、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鲁达其人:(多媒体展示)
3、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指导
借助字典,默读课文。简述课文的故事情节。(课后思考与练习第1题)。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明确。
(1)读准字音。
赊(shē)绽(zhàn)掇(duō)聒噪(guō)
腌臜(āzā)眼棱(léng)绰号(chuò)
(2)古今异义词.
但是:(古)只要是(今)表转折
只顾:(古)尽管(今)只是顾及
将:(古)拿来(今)将来
较量:(古)谈论(今)比本领、实力
入港:(古)谈得投机(今)进入港口
颜色:(古)姿色(今)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只:(古)就(今)仅仅
消遣:(古)戏弄捉弄(今)消闲解闷
(3)理出小说故事情节。
讨论并归纳,明确:
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氏父女的倾诉。
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里,鲁达保护金氏父女离开。
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前,鲁达痛打郑屠。
第四部分(21段):鲁达奔出南门,亡命出走。
拟小标题:倾听诉苦——帮助脱身——拳打郑屠——智走他乡
三、当堂训练
完成《基础训练》第1题.
第二课时
一、探讨人物性格
1、自学指导。
(1)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
样的性格特点。(课后思考与练习第2题)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明确。
鲁提辖的性格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1)仗义疏财,豪爽大方。
请史进、李忠喝酒,向金家父女赠银。
(2)疾恶如仇,见义勇为。
倾听金家父女诉苦,帮助其逃生。拳打郑屠。
(3)暴躁鲁莽,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在酒店点菜不耐烦店小二问;听见哭声,就摔东西;听完哭诉马上就要去打死郑
屠。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先救助金家父女脱险再惩处郑屠;打死郑屠后谎称其“诈死”以利逃脱,更见其机敏。
二、赏析精彩片断
1、自学指导
精读16—18段,分析这三拳的描写方法。(课后思考与练习第3题)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明确。
(1)从正面描写切入:
出示投影
(第一拳由教师对照题目示范分析,分析后板书;第二拳、第三拳由学生自己分析,指名回答后板书。)
(2)这三拳的顺序能交换吗?
明确:不能,这三拳,是一拳比一拳厉害,一拳比一拳致命,这样便于一层一层展开描写,叫人越读越感到痛快。如果颠倒了,例如第一拳就打在太阳穴上,镇关西一命呜呼,就无法展开别的描写,味儿寡淡了。
(3)为什么不一上去就打,而要三次消遣郑屠?还要先质问他“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明确: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这个质问,表明了鲁达来的缘由,也给周围的群众表明了打郑屠是事出有因,使“打”显得更合理,反映了鲁达的有勇有谋。
(4)从讨论详略处理切入:如果将这一片段的内容略写成“鲁达只三拳就把个郑屠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三拳打死郑屠是鲁达嫉恶如仇侠义性格的集中表现,是课文的高潮,必详写。如果略写,那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的痛快淋漓,失去了强烈的感染力。
(5)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这叫侧面烘托的写法。
三、人生感悟
《水浒传》里有许多类似鲁达打抱不平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类故事?(思考与练习四)
讨论并归纳:在当时那个没有公理、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官府不能为民做主,百姓有冤无处申,只能寄希望于打抱不平的英雄。鲁达的行为是正义之举,是有合理性的,在法制社会,我们不能简单模仿鲁达的做法,应通过正当的途径以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要行法行事。
四、当堂训练
完成《基础训练》同步习题。
【篇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三拳”的分析,感受人物性格;
2、多角度思维训练,激发探究意识;
3、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教学重点
分析“三拳”,感受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
对鲁提辖侠义行为的辨证理解。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导入
根据故事情节:潘家酒楼,父女诉苦----鲁家客店,帮忙脱身----郑屠肉铺,三拳打死----渭州南门,亡命天涯),请四位同学上台各复述一部分。
二、切入重点
你认为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三拳打死镇关西)
三、巧析“三拳”1、有声有色地朗读。找出书上描写那三拳的句子,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四人分为一小组,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整体分析:①、三拳着落点分别在哪里?能否颠倒过来写,比如说第一拳打在太阳穴上。
——其实这三拳是按照来写的呢?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准!
②、这三拳运用什么修辞?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a、血流满面,疼痛难忍,又酸又咸又痛又麻,就像油酱铺里的调味品一样味道丰富。
b、眼棱裂开,红的血,黑的眼珠,紫的脓血等五颜六色的,与财帛铺里的五彩布帛相似。
c、神智迷乱,两耳乱鸣,就像水陆道场上的各种乐器乱鸣,纷乱嘈杂。
③、这三拳描写角度一致吗?不同角度的描写好在哪里?
——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来写,全方位的,既写出感觉的苦痛、外部的狼狈,又写出了精神的昏厥。
④课文为什么如此详写三拳?(人物形象、写法、观众等方面探究)——三拳三个比喻,三个喻体分别是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全凭想象。三拳三个落点,一拳比一拳厉害。爱憎分明,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3、鲁达形象分析
(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仗义疏财、有勇有谋、粗中有细、豪爽慷慨。)
4、课堂小结:
本部分内容,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对鲁达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的性格。
5、观看视频(过渡语:刚才,施耐庵用他生动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里再现了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现在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更直接的感受那种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的场面。)
四、评析人物,说说鲁提辖是否有罪。
话说,鲁达三拳打死郑关西,从南门出逃后,官府发了一则“通缉令”,列举鲁提辖的四大罪状,请官府的衙役来诵读。听完了这则“通缉令”,小组探讨:你认为鲁提辖有罪还是无罪?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理由。同学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文中的鲁达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他所奋身干预的事情,没有一件和他切身相关,关涉到他个人利害,而他无不慷慨赴之,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难怪,金圣叹评鲁智深为一百单八将中上上人物,又道:“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文中镇关西那样的人当时是没有人(官)可以对他那样的人治罪,如果没有鲁达这样的人那仅至就是社会的缺失!但毕竟鲁达始终是杀了人。他无罪否?他有罪吗?难下定论。
五、课堂延伸:谈古论今,各抒己见辨“侠义”。
三拳打出了鲁达的侠义,打出了作者的爱憎,也打出了人民的渴望。然而,却结束了鲁达的“提辖”生涯,从此亡命天涯,落草为寇。
那么今天,生活在法制健全的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侠义行为呢?
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该行为。鲁达独来独往,闯荡江湖,爱打抱不平,他的行为是对封建势力的一种有力的反抗,体现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在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他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气、独来独往的个人英雄主义,应该增强法制观念,一切依法律办事。更应该是用人间的温情与法律的正义来代替无端的杀戮!
六、学好汉,唱《好汉歌》
七、课外拓展:
课外再读《水浒传》,写人物评价。
要求:抓住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用恰当的语言来评价他,字数在100字左右,至少写一个,可多写。看谁写得好!
【篇九】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