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作指导>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详细内容

篇一:《建国60年流行词汇回顾》

“知青”(educatedyouth)、“铁饭碗”(ironricebowl)到“包二奶”(keepingamistre)

建国60年流行语之“大锅饭”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它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建国60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盘点60年来国内流行的口头语,听听孟凡君博士对这些流行语的翻译点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锅饭”的英文翻译:

“大锅饭”概念的流行,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下半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全民运动中,口粮由公社、生产队掌管,农民不在自己家里吃“小锅饭”,而要一起到公共食堂吃“用一个大锅煮的饭”。但是,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大锅饭”制度,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于1961年上半年停止实施。

孟博士的翻译解析:“大锅饭”不仅仅指"thefoodinabigpot"(在一口大锅里煮成的饭),也不是"themunalpot"(公用饭锅),而是特指人民公社运动期间出现的劳动人民都到公共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过去60年来的几个重要表达。这些词汇记录了中国从强调政治挂帅到保护文化、发展经济的巨大转变。它们让我们回想起中国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故事讲给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们听。Inthefollowingparagraphs,wewillhighlightseveralkeyexpressionsfromthelastsixdecades.

ThesewordsandphrasesdocumentChina`sshiftfromemphasizingpoliticstopreservingcultureandgrowingtheeconomy.Theyremindusabouthowfarwehaveeasacountry.AndtheycanhelpusbettertellChina`sstorytoforeignersinterestedinknowingmoreaboutourcountry.20世纪50年代1950s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studyhardandmoveforwardeveryday

1951年,苏州市一名8岁小学生陈永康帮助警察捉住了一名特务。事后,毛泽东主席为他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奖励。毛主席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写着这句标语的横幅几乎挂满中国的每间教室。MaoZedongwrotetohonoran8-year-oldboy,ChenYongkang,whohelpedpolicecatchaspyinSuzhou,in1951.Maoaskedallkidstostudyhardtodoabetterjobforthecountry.Bannerswiththisslogancouldbeseenin

almosteveryclassroom.年轻人经常戏谑地说Goodgoodstudy,daydayup。它和"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一样逐渐成为部分老外能明白的中式英语。但这样的直译只是博君一笑的特例。

粮票foodcoupon

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是人们购买某些粮食的必备凭证。较低的农业产出导致了食物供给的短缺和定额分配制度,而粮票恰恰解决了这一分配问题。这种定额分配制度一直持续到90年代早期。如今,它们已经成了收藏者们的挚爱。Thisallowedpeopletogetcertainfoodsuppliesundertheplannedeconomy.Lowagriculturalproductionmeantinsufficientfoodsuppliesandaquotasystemandthecouponswereameansofdistribution.Thequotasystemlastedtotheearly`90s.Theticketsarenowthestuffofcollectors.那时是国家统一定价(uniformpricing

system),后来经济发展了,市场上出现了国家供应粮之外的市场定价粮,通常高于国家牌价,叫做"议价粮"。可以解释为foodthat`soutsidethequotasystem,whichhasahigherprice。20世纪60年代1960s

毛主席语录quotationsfromChairmanMao

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红宝书》。1964年至1976年,人们从毛泽东的演讲和著作中摘选部分内容制成语录并出版发行。人们被要求背诵其中的语句,并以此来指导他们的思想。西方人根据该书红色的书皮和口袋书的大小将其命名为"LittleRedBook"。PracticallyeveryonehasheardoftheLittleRedBook.ThiscollectionofquotationsfromMaoZedong`sspeechesandwritingswaspublishedfrom1964untilabout`76.Peoplehadtorememberlinesandusethemtoguidetheirthoughts.ThetitleLittleRedBookwascoinedbyWesternersbecauseoftheredcoverandpocket-booksize.当年为了翻译《毛主席语录》,国家动用了强大的专家力量,因此据说英文版"红宝书"是学习翻译的好教材。

红卫兵RedGuard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所有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都是革命的“红卫兵”。在小学,小红卫兵替代了少先队员。“四人帮”利用红卫兵来挑战权威。他们是导致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1978

年,“四人帮”终于被彻底粉碎,红卫兵也不复存在。Basicallymiddle-schoolandcollegestudentsduringthe"CulturalRevolution"thatChairmanMaoallowedtoactasrevolutionaries.Inprimaryschools,LittleRedGuardsreplacedtheYoungPioneers.The"GangofFour"usedRedGuardstochallengeauthority.Theywereakeycauseofsocialdisorder,buttheirreignendedin1978.红卫兵的主要手段是贴“大字报”(wallpostersusinglargeChinesecharactersasameansofprotestorpropaganda),以及全国“大串联”(redguardstookpublictransportationforfreeacrossthecountrytoexchangerevolutionaryideas)。

20世纪70年代1970s

知青educatedyouth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约1700万城市中学毕业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农村。他们被告诫要尊敬农民,向农民学习。到了1979年,大多数知青返回城市。但是他们很难适应新的社会。Fromthemid-`60stothelate-`70s,about17millionurbanmiddleschoolgradsansweredMao`scallandflockedtothecountryside.Theywereencouragedtopayrespecttoandlearnfromthepeasants.By1979,mosteducatedyouthwereheadingbacktothecitiesbuttheyhadahardtimeadaptingtothechangedworld.当代的“新知青”-村官,翻译为studentvillageofficials。

走后门pullstring

“走后门”可直译为"enteringthroughthebackdoor"。该词源自计划经济下人们利用自己的关系从国营商店的后门获取商品这一行为。这种现象在70年代末知青绞尽脑汁返回城市时达到了高潮。Literally,"enteringthroughthebackdoor".Itoriginatedundertheplannedeconomywhenpeopleusedconnectionstogetgoodsfromthebackdoorofastate-ownedshop.Thisstring-pullingreachedasortofclimaxinthelate`70swhenthe"educatedyouth"triedeverythingpossibletogetbacktothecities.pullstrings来源于木偶戏,引申为幕后操纵,或利用关系进行幕后操纵。相关表达"拉关系"可翻译成makesocialconnectionstogainfavors.

老外laowai

“老外”直译就是"oldforeigner"。“老外”这一新词出现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人涌入中国。起初,该词含有一种戏弄的口气。如今,该词多用为一种友好的昵称。Literally"oldforeigner",thetermwascoinedinthelate1970sasmanyforeignerscametoChinaafterthecountry`sreformandopeningup.Atfirstitcarriedateasingtone.Butnowit`smoreofafriendlynickname.像大山这种在中国居住、工作或学习时间较久,精通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常被称作anoldChinahand中国通。

20世纪80年代1980s

铁饭碗ironricebowl

“铁饭碗”指由政府提供的有保证的终生制工作。因此,这些人永远不愁失去工作。然而,到了80年代,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竞争机制出现。存在了30多年之后,备受人们喜{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爱的“铁饭碗”退出了历史舞台。Asecure,lifetimejobassignedbythegovernment.Wherewasnofearoflosingthejob.Bythe`80s,withthenewmarketeconomy,therewasapetitivemodelofemployment.Andthecherishedironricebowlwasgoneaftermorethan30years.英语中,表示一份工作稳定通常用safe,stable或者reliable来形容。

三好学生all-roundgoodstudent

“三好学生”直译为"thrice-good",指在德、智、体三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该词最早在50年代由毛主席提出,旨在鼓励年轻人强身健体、努力学习、勤奋工作。Literally,"thrice-good",giventostudentswhowerevirtuous,talented,andgoodatPE;firstusedinthe`50sbyMaoto

encourageyoungpeopletokeepfit,studywell,andworkhard.“三好”指的是德、智、体三方面,而英语中的straightAstudent指的是每门功课都得A的学生。所以两者并不完全对等。“三好学生”也不能翻成three-goodsstudent,因为goody-goody是指那种在老师面前挣表现的“好”学生。

倒爷profiteering

在1979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双轨制开始实行。那时,某些特定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这些商品不对外出售而是采取分配的方式。若生产量超出配额,工厂可以高价卖出这些剩余商品。如此一来,那些政府、工厂领导的"关系户"就能以低价买进这些商品,然后再高价卖出。到了1987年,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才被禁止。Forthemarketeconomy,adual-pricingsystemwastriedin1979.Thepriceofcertaingoodswasfixedandtheyweredistributedinsteadofsold.Ifafactoryexceededitsquota,itcouldsellthesurplusatahigherprice.Peopleclosetogovernmentorfactoryofficialsgotthelow-pricedgoodsandsoldthematahigherprice.Thisprofiteeringwasoutlawedin1987.官倒,是指官员利用职权进行倒买倒卖谋利,可译为officialprofiteering。

待业青年youthwaitingforjob

80年代,政府停止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国企及政府机关的工作机会,致使社会上出现大批待业青年。其中,一部分人能从退休父母那里继承工作;另一部分人则只能选择小型企业。Theunemployedyoungpeopleofthe`80s,afterthegovernmentstoppedassigningjobstomiddleschoolgrads,atState-ownedenterprisesovernmentoffices.Someunemployedyouthcould"inherit"apostfromaretiredparent.Otherstriedsmallbusinesses.待业只是失业的好听说法,英语叫betweenjobs。现在有些年轻人毕业后takeagapyear,四处旅游或学习更多技能后再来找工作。

20世纪90年代1990s

炒股speculateinstock{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90年代,上海、深圳交易所创立后,股票市场投资大行其道。根据其不稳定的特征,中国人用烹饪中的“炒”(翻炒)来形容炒股交易,该词还包含了保持股票不断买卖交易、维持股票热度的含义。Investinginthestockmarketwastheorderofthedayinthelate`90saftertheShanghaiandShenzhenexchangesopened.Chineseusedawordfromcooking,"chao"(stir-fry),

todescribetheunstablenatureofthetrading,whichinvolvedkeepingthesharesmoving(buyingandselling)tokeepithot.“炒”后来被广泛用于口语,炒房、炒楼都可以用speculate。包二奶keepingamistre

“包二奶”一词源自广东话,指一个已婚男人的长期婚外恋行为。通常,他要为对方提供金钱、车子甚至别墅。到了90年代,人们的收入足以负担这些花费后,“包二奶”现象更加普遍。Originally,Cantoneseforamarriedmanwithalong-termextramaritalaffair,wherehekeptawomanbygivinghermoney,acar,oraflat.Thisbecamemoremoninthelate`90swhenpeoplegotrichenoughtoaffordsuchcosts.包二奶的男人叫sugardaddy,"傍大款"就是findasugardaddy。"包养":payforamistress。"被包养":financiallydependentonamanwho`shavinganaffairwithher。

2000年2000s

小康well-off

所谓小康,是指一种相对舒适的生活标准。该词源自孔子,80年代末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重申该词。小康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将人们的生活标准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文化和教育方面都有所提升。Thisreferstoastandardoflivingthat`sconsideredrelativelyfortable.It`soriginallyfromConfuciusandwasusedbyDengforthereformsbytheendofthe`80s.Awell-offsocietywouldnotonlysolvetheclothingandfoodproblems,butwouldalsopushthestandardoflivingtoahigherlevel,culturallyandintellectually.well-off是指具备充足的物质条件,可以过上惬意舒适的生活。按照该定义,如果说一个人welloff,他就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衣食住行游,样样不用愁。但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我们所说的"小康"依然够不上这样的标准。

囧sunk

“囧”是个不常见的词。在传统意义上,其意思是“光明”。2008年,网友将其作为最佳在线聊天的表情符号,该词再度被广泛运用。由于该字看起来很像一个失望的表情,它还被赋予一个新含义:尴尬和困窘。此外,在口语中它还能用作形容词。有时,它还和"orz"一起用作"囧rz",表示一个人跪在地上,象征绝望、失败的样子。Thisunmoncharactermeans"brightness"initsclassicalsense.Around2008,izensbroughtitbacktolifeasaperfectemoticonforonlinechatting.Ithasalookofdisappointment,soit`sgainedanewmeaning:

embarrassmentorawkwardness.Itisalsousedinspokenlanguageasanadjective.Sometimesit`susedinconjunctionwith"orz",as"囧rz",torepresentapersononhandsandknees,asymbolofdespairorfailure.英文当中有一些常用的词组或用法,可以表达"囧",比如turnredintheface,从字面意思就可看出是因为尴尬,害羞而脸红;或Ijustdied,意思是IwassoembarrassedIreallywantedto"die"。

篇二:《建国六十年》

建国六十年

居家开门七件事的巨变

周万寿

2010年7月30日

建国六十年

居家开门七件事的巨变

人生出世后,生长在社会上,与时光共度,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生活中的必须品,缺一不可。

前人也非常关心开门的几件事;宋朝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说是;“柴米油盐酱酒醋茶”。这是宋朝以前的说法,共有八件,后来到了元朝就说成七件了。例如;元剧中常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除去了酒。酒确实算不上每天的生活必须品。

在旧社会,一般平民家庭。每天为生活辛苦奔忙,主要就是为开门七件事,也就是为吃饭问题操劳。曾有作者为“开门七件事”写过两首诗[作者不详]

其一;

书画琴棋诗酒花,行年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件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二;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我也一些忧不得,且锄明月种梅花。

开门七件事的话题,人人都在口中叨念。但七件之中,

前面四件更为重要,“柴米油盐”缺一不可。

俗话说: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就是为官的根本话题,决定国家大事的各项政策,不能夺离民众的衣食住行。

昔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百字箴告诫群臣;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衣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室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已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功名富贵可久。{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自古至今,几乎人人都为日常生活的七件事而劳碌奔波。总的来说:为衣食住行而担忧。旧社会历代帝王坐位,只为将相贵族富豪权益的统治而决定政策,但大多数的劳苦大众,靠当奴隶,做长工,打短工度日。还是衣不着身,食不中口,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足之地。到头来到处流浪乞讨,饥寒交迫,疾病缠身,沿头抛尸路骨,哀鸿遍野,苦不堪言。唐朝大诗人杜甫58岁时,对社会现实生活写有这样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十年来帝王统治的江山,鱼肉人民的政策。建立了民国。实行了“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帝王将相就此告终。中国人民开始得到自由,由于大军阀袁世凯的复旧破坏,使人民生活

开门“七件事”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主席为领导的。经过八年抗日四年解放战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完全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让人民当家做主人,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在全国解放的已丑年

[1949年]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已丑年[2009年]甲子六十年的第一个周期,也就是“家国春秋六十年”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旧中国,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将新中国建设为现代化强国。从此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以人为本逐步改脱了贫困,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之时,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同志,亲临实地,现场指挥。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到一处有难,八方支援,恢复重建家园等.....,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有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还要领导人民奔小康,比开门七件事胜过了多少倍呀!现将衣食住行的现实生活以白话诗表达如下;

衣{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四季衣服款式新,西服领带革履登。

绸缎羽绒花样多,穿的衣裳无补丁。

一日三餐干稀饭,大米面粉是主粮。

有荤有素还有汤,心宽体胖寿命长。

城市乡村一个样,钢筋水泥高楼房。

几室几厅加厨房,住得舒适又宽敞。

公路铁路蜘蛛网,晴雨道路到村庄。

出门赶集不步干,全都感谢共产党!

六十年的巨变,复兴腾飞。奋斗创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辉煌建设成就,千言万语难以表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不同的文字,不同言语,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历代帝王将相过了千百万,人民心中感情最深的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监利县国土资源局尺八国土所退休老人周万寿学习撰写

篇三:《建国60年德宏水利成就辉煌》

建国60年德宏水利成就辉煌

更新日期:2009-9-1517:05:35

索引号:533100-008919-20090915-0001

发文日期:2009-09-15

名称:建国60年德宏水利成就辉煌

主题词:德宏水利成就

德宏州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959.4mm,多年年平均产水量136.3亿m3,入境水量81.7亿m3,共拥有水资源总量218亿m3。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雨水多但时空分布不均,春冬干旱少雨,夏秋洪水成灾,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为求生存和发展,德宏各族人民与水旱灾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在解放前的漫长历史中,德宏一无水利水电科技人员,二无水电,三无蓄水工程,农田灌溉多处等雨栽秧的自然状态,“田在大江边,栽秧还靠天,下上三天雨,农田被水淹”,成了德宏历史上农业灌溉的真实写照。1950年,德宏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广倡水土资源保护、大兴治水办电之工,开始了水利水电建设的新篇章。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德宏水利发生了沧桑巨变,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德宏州努力构建平安水利,打造生态水利,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以江河治理、水毁修复、节水工程为重点,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抓好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加大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在国家及省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多渠道增加投入,德宏水利实现重大{建国60年吃饭的变化}.

跨越,治水思路发生重大转变,水利投入大幅增加,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89.91万亩,水电装机容量达147.0272万千瓦。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水利水电建设成就辉煌

水源工程和江河治理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防洪保安能力大幅提升。德宏州境内江河密布,大小河流近千条,其中大盈江、瑞丽江属国际河流,两岸居民、土地众多,加强水工程防洪保安能力意义重大。建国以来,我州高度重视和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共建成潞西市芒究、瑞丽市姐勒、盈江县户宋河、陇川县芒旦4座中型水库以及潞西勐板河等19座小(一)型水库和43座小(二)型水库,并先后对潞西市芒究、瑞丽市姐勒、陇川县芒旦3座中型水库以及潞西市芒别、瑞丽市勐卯、陇川县海岗等小(一)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结束了带病运行、限制蓄水的被动局面。全州中小型水库累计达66座,总库容20872万立方米,塘坝总数达到171座,总库容437万立方米。已建成的水库工程,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全州人民期盼已久的陇川县麻栗坝大

(二)型水库也已基本建成,盈江县回龙河和瑞丽市芒林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我州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并且随着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灾损失程逐年增大趋势,水灾已日益成为坝区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心腹之患。建国以来,江河治理作为全州各族人民向洪水作斗争、求生存的一种手段,从未间断。德宏州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各级政府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坚持不懈地对江河堤防进行治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江河治理的投资力度,1990年安排以工代赈资金对大盈江河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治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又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对大盈江、瑞丽江、南碗河瑞丽段和畹町

河等实施了大规模的治理,防洪标准达到了二十年一遇,瑞丽江部分河段达到三十年一遇,设防标准显著提高。全州堤防总长度达到379.46公里,其中达标堤防166.03公里,保护人口51.65万人,保护耕地60.09万亩。2004年,德宏州遭遇了“7•5”、“7•20”特大洪涝泥石流滑坡灾害,由于大盈江、瑞丽江工程防护体系基本形成,经受住了两大洪灾的考验,整治综合效益非常明显,有效支撑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建国60周年来,我州坚持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动员群众大力开展以堤防加固、沟渠整治、农村人畜饮水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州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德宏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全州累计解决70.3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工程成为“民心工程”。通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饮水安全得到保障,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州坚持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强干支渠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挖潜配套。全州共建成引水渠道累计达9858条,其中0.3方/秒以上引水工程339条,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能力94854.94万立方米。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农田灌溉面积显著扩大。我州还坚持巩固坝区,加强山区的原则,切实抓好山区“五小水利”建设,引导山区农民积极兴建小型蓄水、引水、提水等水源设施和灌溉设施,努力改变山区“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德

宏州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相伴发生。建国以来,特别是从98年开始,国家和省加大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我州抓住机遇,先后完成了国家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梁河县弯中河、猛科河、杨柳河、赖帕河、平山小河小流域,潞西市邦滇河、放马河、清塘河小流域,盈江县水槽河、朋果河、勐勇河小流域治理以及省级重点工程浑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1.7平方公里。

浑水沟位于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属大盈江左支的一条支沟,是一条暴雨型暴发频率很高的粘性泥石流沟。浑水沟滑坡泥石流暴发至今已有150余年,治理初期年暴发频率每年在50次以上,是大盈江流域的第一大沙源,是造成大盈江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尽快根治浑水沟滑坡泥石流灾害,从1966年开始至2005年进行了四十年的连续治理,共建成拦沙坝7座(含门坎坝1座),梯级拦沙坝群总高程达88米,分凹治理共建谷坊19座,植树造林8000亩,完成投资1400万元。通过连续治理,浑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固的大坝,把暴烈肆虐的浑水沟滑坡泥石流这条“泥龙”牢牢锁住,拦截了大量泥砂、减轻洪涝灾害、恢复流域生态,泥沙下泄量由治理初期的每年约150万立方米减少到3~5万立方米。

水电建设突飞猛进。德宏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而集中,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62.4万kw,可开发利用300多万kw。50年代德宏地方电力建设开始起步,几十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70年代,州和各县市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小水电站,到198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6939千瓦,年发电量0.31亿千瓦时。1999年,全州建成了110kv单环网区域电网,2000年全州“村村通电”工程全面完工,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全州各县(市)

在实现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的基础上,率先建成我省第一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州,也是全国第二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地州。从2000年12月开始,共进行了两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进行了潞西市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完成了“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组织实施220kv电网工程。2003年开始进行水电大开发以来,全州先后有49座水电站建成并投产发电,新增装机127.718万千瓦,截止2009年7月底,共有水电站103座,总装机容量达147.027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98399万千瓦时,电力成为了德宏又一新的支柱产业。水电业的迅速崛起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州已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户通电率达到了99.46%。潞西市是全国26个(全省6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之一,并于2005年8月13日通过省、州级验收,试点区内1282户农户从2004年10月起已经享受到以电代柴的优惠政策,烧水做饭都用上了每度0.18元的优惠电价,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防汛抗旱能力明显提高

德宏江河在上百年的水灾记录中,有小灾年年出,大灾10年发的一般规律。2004年发生的“7•5”“7•20”特大洪涝泥石流滑坡灾害和2005年发生的旱灾分别是建州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泥石流滑坡灾害和最大的一次旱灾。在洪旱灾害面前,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防汛部门致力于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的水环境,科学规划,科学调度,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的水环境。汛前,精心制定度汛计划,修订和完善各项防洪预案,组织开展汛前检查,落实防汛责任制,抓好组织准备、工程准备、方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工作。汛期抓好防汛值班,加强对蓄水工程的安全调度运行管理,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和水毁工程修复等项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