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作指导>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详细内容

篇一:《山中访友语段分析》

1《山中访友》中作者拜访的老朋友指的是山中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

3.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古桥数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耐心呵护。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我进入大自然怀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成了我的朋友,都成了可以交流的对象。

5.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表现作者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的感情。

6.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7.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用了博喻的手法,侧重描绘了雷阵雨的声势。{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8.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作者回到了人类最早的家园,觉得故园的亲切可爱。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让人永铭心间。

9.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这是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使行文生动,并为下文做了铺垫。

10.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

物我交融,景物的美在他眼里首先人格化,然后升华为一种情感,由情感又升华为思想。他,不仅用眼睛去观赏“朋友”,更是用情感去浸润“朋友”,更是用心去冥想,与“朋友”交谈。{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1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强调了什么?

相互照应,强调了满怀的好心情。{怎么朗诵好山中访友}.

12.两种“好心情”是一样的吗?

第一种“好心情”是抛开一切欲念,以一颗纯净的心亲近大自然;第二种是与大自然神交后的彻底放松,对自然亲近与赏识后的惬意和满足。

13.运用联想,想象自己是某一种景物,写一段话。

假如我变成了一棵小草,我的身体缩小,再缩小,变得和我的领居——狗尾巴草一样高。我穿上了绿色的新衣裳,一阵风吹来,我随着它轻轻地舞蹈。